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316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箱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包括机箱,机箱内部下侧设有一隔板,隔板将机箱分成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隔板上端面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冷却液流动管道,该管道贴合在机箱内表面并在机箱内顶面上呈蛇形环绕,且该管道的另一端贯穿于隔板并延伸至下方空间,下方空间中间位置设有冷却箱,冷却箱包括上下设置的冷水箱和热水箱,下方空间左侧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一端连接该管道,另一端穿入冷却箱内并与冷水箱连通,机箱内设有多个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多个温湿度传感器对机箱温度进行精准的检测,精准的控制机箱内冷却液的水温,保证机箱温度恒定,从而达到降温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箱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不断发展,大型的机房设施开始全面铺开建设,机房如何节能就成为节能环保的关键环节,已经受到行内外各方的普遍关注;现在机房的主要能耗就是设备运行以及制冷系统的能耗,但其中机房空调制冷的费用要达到机房总电费的50%以上,因此如何对机箱进行冷却,提高机房的节能率,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弊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解决了机箱的冷却问题,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降低了机房冷却的带来高能耗,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包括:所述机箱内部下侧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机箱分成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所述隔板上端面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冷却液流动管道,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贴合在所述机箱内表面并在机箱内顶面上呈蛇形环绕,且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的另一端贯穿于隔板并延伸至下方空间,所述下方空间中间位置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包括上下设置的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用隔热板分开,所述下方空间左侧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另一端穿入所述冷却箱内并与冷水箱连通,所述下方空间右侧设有比例阀,所述比例阀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抽水泵、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机箱的底部、中部、上部以及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的进水口、出水口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优选的,所述机箱的外表面包裹保温棉。优选的,所述冷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改变其内部冷却液温度的冷却泵。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的流向为从左到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对机箱温度进行精准的检测,根据回传温度对冷却泵制冷的温度调节,改变冷却液的温度,以及通过节流阀控制冷却液的进出水量,精准的控制机箱内冷却液的水温,保证机箱内既不会出现冷凝现象,又能保证机箱温度恒定,从而达到降温节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冷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1、单向阀;2、冷却箱;3、比例阀;4、抽水泵;5、温湿度传感器;6、机箱;7、保温棉;8、冷却液流动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包括机箱6,所述机箱6内部下侧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机箱6分成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所述隔板上端面设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冷却液流动管道8,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贴合在所述机箱6内表面并在机箱6内顶面上呈蛇形环绕,且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的另一端贯穿于隔板并延伸至下方空间,所述下方空间中间位置设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包括上下设置的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用隔热板分开,所述下方空间左侧设有单向阀1,所述单向阀1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另一端穿入所述冷却箱2内并与冷水箱连通,所述下方空间右侧设有比例阀3,所述比例阀3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抽水泵4、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机箱6的底部、中部、上部以及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的进水口、出水口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5。先根据机箱6底部、中部以及上部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计算出机箱凝露点,再根据进出口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进一步对机箱6内的凝露点进行控制,从而调节比例阀3来调节出水口的温度,还可以调节抽水泵4加快冷却液的流动速度。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抽水泵4用来调节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中的流动速度。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单向阀1放在冷却箱2的冷水箱入口,防止冷热水混流,无法实现冷水降温的效果。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比例阀3安装在出水口处连接冷却箱的冷水箱和热水箱,调节冷热水的比例。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机箱6的外表面包裹保温棉7,可减少热量的散失。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改变其内部冷却液温度的冷却泵。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1的流向为从左到右。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节能设备的冷却方法,具体如下: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对机箱温度进行精准的检测,并计算凝露点,然后回传至机箱控制系统,机箱控制系统根据凝露点以及进水口温度、出水口温度对冷却泵制冷的温度调节,改变冷却液的温度,以及通过比例阀控制冷却液的进出水量,精准的控制机箱内冷却液的水温,保证机箱内既不会出现冷凝现象,又能保证机箱温度恒定,从而达到降温节能的效果。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的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通过设置于机箱6内部的温湿度传感器5对机箱6内部各个目标位置的温湿度进行检测,并计算出各个目标位置凝露时的温度,及将各个目标位置凝露时的温度传回到机箱6的控制系统,所述目标位置为所述机箱6的底部、中部、上部以及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的进水口、出水口;步骤二、机箱的控制系统根据传回的各个目标位置凝露时的温度,计算出所述冷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通过比例阀3进行调节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两端的进水比例,从而调节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的进水口处冷却液的温度,初步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调节;步骤三、通过再次对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温度进行检测,进一步调节进水口处冷却液的温度,并通过抽水泵4对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中的流速进行调节,再次调整冷却液的温度保证机箱6的温度相对恒定,同时不会形成凝露,达到节能冷却的效果;步骤四、重复上述步骤,确保机箱6的温度恒定。本技术为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对机箱温度进行精准的检测,根据回传温度对冷却泵制冷的温度调节,改变冷却液的温度,以及通过节流阀控制冷却液的进出水量,精准的控制机箱内冷却液的水温,保证机箱内既不会出现冷凝现象,又能保证机箱温度恒定,从而达到降温节能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包括机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6)内部下侧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机箱(6)分成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所述隔板上端面设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冷却液流动管道(8),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贴合在所述机箱(6)内表面并在机箱(6)内顶面上呈蛇形环绕,且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的另一端贯穿于隔板并延伸至下方空间,所述下方空间中间位置设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包括上下设置的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用隔热板分开,所述下方空间左侧设有单向阀(1),所述单向阀(1)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另一端穿入所述冷却箱(2)内并与冷水箱连通,所述下方空间右侧设有比例阀(3),所述比例阀(3)的三个端口分别连接抽水泵(4)、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机箱(6)的底部、中部、上部以及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的进水口、出水口均设有温湿度传感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箱冷却的节能设备,包括机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6)内部下侧设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机箱(6)分成上方空间和下方空间,所述隔板上端面设有抽水泵(4),所述抽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冷却液流动管道(8),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贴合在所述机箱(6)内表面并在机箱(6)内顶面上呈蛇形环绕,且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的另一端贯穿于隔板并延伸至下方空间,所述下方空间中间位置设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包括上下设置的冷水箱和热水箱,所述冷水箱和热水箱用隔热板分开,所述下方空间左侧设有单向阀(1),所述单向阀(1)一端连接所述冷却液流动管道(8),另一端穿入所述冷却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吉田东缙宋文王双秦文娟朱红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