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箍型耳戴装置
本技术属于耳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发箍型耳戴装置。
技术介绍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利用这些骨传导技术制造的耳机,称之为骨传导耳机。申请号为CN201520445567.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骨传导耳机,其中该专利说明书中记载了:“所述耳机架为佩戴在头部的圆弧形支撑架,其绕于头后部的部分由面板、上壳和下壳扣合而成”。由此可知,这种骨传导耳机佩戴时,耳机架是绕于头后部的,这种佩戴方式不够美观;躺下时,耳机架会造成阻碍。对于长头发的用户,佩戴时也相当不便。此外这种耳机的扬声器的位置不能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箍型耳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骨传导耳机使用时绕于头后部,这种佩戴方式不够美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箍型耳戴装置,包括两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一骨传导扬声器;该发箍型耳戴装置还包括发箍主体,所述发箍 ...
【技术保护点】
1.发箍型耳戴装置,包括两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一骨传导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箍主体,所述发箍主体具有两个端部;两所述发声单元分别设于所述发箍主体的两端部;所述发箍主体的端部通过纵向调节结构和/或横向调节结构与所述发声单元连接,所述纵向调节结构驱动所述发声单元沿纵向方向活动,所述横向调节结构驱动所述发声单元沿横向方向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箍型耳戴装置,包括两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一骨传导扬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箍主体,所述发箍主体具有两个端部;两所述发声单元分别设于所述发箍主体的两端部;所述发箍主体的端部通过纵向调节结构和/或横向调节结构与所述发声单元连接,所述纵向调节结构驱动所述发声单元沿纵向方向活动,所述横向调节结构驱动所述发声单元沿横向方向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箍型耳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扬声器包括:
第一磁性单元,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中形成有第一磁间隙;
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内环体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环体上且向外延伸;所述内环体悬空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上,所述连接臂通过支撑件而固定在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上或直接固设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上;
第一音圈,所述第一音圈设置于所述弹片的下表面且伸入所述第一磁间隙中;以及
第一传导件,所述第一传导件设置于所述弹片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箍型耳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包括连接部和旋臂部;所述连接部固设于所述内环体的外周缘上且沿所述内环体的径向往外延伸;所述旋臂部沿所述内环体的周向延伸,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箍型耳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上,其另一端向上延伸并与所述内环体固定连接;所述内环体悬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箍型耳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设于所述第一磁性单元上;所述连接臂的末端设有定位孔;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柱下部以及设于所述支撑柱下部顶面上的支撑柱上部;所述支撑柱上部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连接臂的末端限位在所述支撑柱上;
或,所述支撑件还包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达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想听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