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20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铁芯,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和铁芯对应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支架有定位柱,所述铁芯有对应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铁芯上定位孔配合进行安装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铁芯结构上设置定位孔,并对应在电机支架上设置定位柱,在安装时,先将定位柱插入铁芯内,就能准确找准安装位置,并限制支架与铁芯在该位置上不能移动,大大提升了安装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现有小型的自动清洁设备(如扫地机器人,吸尘器,擦地机等)都需要电机作提供动力源进行抽风作业。现有电机铁芯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安装时,需要将支架与铁芯上连接孔相对,插入螺栓,而要将多个螺栓孔相对,安装十分繁琐,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安装时能够与铁芯快速定位,提高安装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铁芯,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和铁芯对应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所述上支架有上定位柱,所述铁芯有对应上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上定位柱与铁芯上的定位孔配合进行安装定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铁芯结构上设置定位孔,并对应在电机支架上设置定位柱,在安装时,先将定位柱插入铁芯内,就能准确找准安装位置,并限制支架与铁芯在该位置上不能移动,大大提升了安装速度。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下支架上设置下定位柱,下定位柱与铁芯上的定位孔配合进行安装定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就能准确找准下支架与铁芯的安装位置,提升了安装速度。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的位置对应;安装时,上定位柱、下定位柱分别放置于铁芯同一定位孔内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下定位柱在同一定位孔内,可以一次性对上支架、铁芯和下支架三者进行定位,然后一次就可以完成对上支架、铁芯和下支架三者的安装,进一步提升了安装速度。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铁芯包括环形的轭部以及在所述轭部上向其轴心延伸设置的多个齿,多个所述齿沿轭部内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齿靠轴心一端形成有极靴,所述轭部外圈设有连接部,所述定位孔设置于连接部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连接部便于设置铁芯的连接孔以及定位孔。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为耳板,有3个,与轭部一体成型,均匀分布在轭部外圈上,所述耳板上有连接孔,所述定位孔位于连接孔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耳板,便于设置连接孔与定位孔,有利于铁芯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主体为三角形,三个角上分别为上支架连接孔;所述定位柱位于上支架连接孔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角形与铁芯结构相适应,便于固定连接铁芯;在安装时,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就能准确找准上支架与铁芯的安装位置,提升了安装速度。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主体的三条边为过渡圆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支架周围会有绕线经过,采用直边的话容易对线束造成损伤,采用过渡圆弧,一方面减少对线束的伤害,另一方面也更节省空间。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齿的中垂线成对称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形成对称结构,装配时以何种角度叠放均不会错位。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齿的个数为3个,相邻两个齿的中心夹角为1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称结构便于安装,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对称结构。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耳板上连接孔与电机上支架、电机下之架上的连接孔配合,穿螺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连接孔,通过螺栓方式连接,简单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上支架正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支架背面视图;图4为本技术下支架视图;图5为本技术铁芯结构示意图;其中:1、轭部,2、连接孔,3、耳板,4、定位孔,5、齿,6、极靴,7、上定位柱,8、下支架,9、上支架连接孔,10、下支架连接孔,11、上支架,12、下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包括上支架11,下支架8和铁芯,上支架11,下支架8和铁芯对应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2,上支架11有上定位柱7,铁芯有对应上定位柱7的定位孔4,上定位柱7与铁芯上的定位孔4配合进行安装定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铁芯结构上设置定位孔4,并对应在电机支架上设置上定位柱7,在安装时,先将上定位柱7插入铁芯定位孔4内,就能准确找准安装位置,并限制支架与铁芯在该位置上不能移动,大大提升了安装速度。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电机下支架8上设置下定位柱12,下定位柱12与铁芯上定位孔4配合进行安装定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下定位柱12和定位孔4,就能准确找准下支架8与铁芯的安装位置,提升了安装速度。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上定位柱7和下定位柱12的位置对应;安装时,上定位柱7、下定位柱12分别放置于铁芯同一定位孔4内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下定位柱在同一定位孔4内,可以一次性对上支架11、铁芯和下支架8三者进行定位,然后一次就可以完成对上支架11、铁芯和下支架8三者的安装,进一步提升了安装速度。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铁芯包括环形的轭部1以及在所述轭部1上向其轴心延伸设置的多个齿5,多个所述齿5沿轭部内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齿5靠轴心一端形成有极靴6,轭部1外圈设有连接部,定位孔4设置于连接部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连接部便于设置铁芯的连接孔2以及定位孔4。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连接部为耳板3,有3个,与轭部1一体成型,均匀分布在轭部1外圈上,耳板3上有连接孔2,所述定位孔4位于连接孔2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加耳板3,便于设置连接孔2与定位孔4,有利于铁芯的安装。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上支架11主体为三角形,三个角上分别为上支架连接孔9;定位柱位于上支架连接孔9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角形与铁芯结构相适应,便于固定连接铁芯;在安装时,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就能准确找准上支架11与铁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铁芯,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和铁芯对应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有上定位柱,所述铁芯有对应上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上定位柱与铁芯上的定位孔配合进行安装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铁芯,所述上支架,下支架和铁芯对应位置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有上定位柱,所述铁芯有对应上定位柱的定位孔,所述上定位柱与铁芯上的定位孔配合进行安装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下支架上设置下定位柱,下定位柱与铁芯上的定位孔配合进行安装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的位置对应;安装时,上定位柱、下定位柱分别放置于铁芯同一定位孔内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支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环形的轭部以及在所述轭部上向其轴心延伸设置的多个齿,多个所述齿沿轭部内圈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齿靠轴心一端形成有极靴,所述轭部外圈设有连接部,所述定位孔设置于连接部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贵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柯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