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以及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966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定子的层叠铁芯具有:连结部,将多个芯体块被配置为圆环状并相互连结而构成为一串的多个芯体块的两端部连接;和第二外周壁,在连结部中相对于背轭部所构成的第一外周壁形成于径向的内侧,连结部在层叠方向观察具有:第一边部,是凹部与凸部的接合部且位于层叠铁芯的外周侧;和第二边部,位于层叠铁芯的内周侧,由此具有构成为前端沿周向突出的V字形的接合部,对于层叠铁芯而言,在层叠方向观察,将在连结部中位于背轭部的供齿部突出的壁面的内径侧连结点和第二外周壁的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1与连结部的第二边部的角度θ1呈90°±5°的角度,将内径侧连结点和第二外周壁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2与连结部的第一边部的角度θ2呈90°±5°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子以及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连结型的层叠铁芯构成的定子以及具备该定子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以往,电动机大多使用将由冲压机冲裁出的薄板状的电磁钢板层叠并通过铆接或焊接而一体化的层叠铁芯作为定子。在这样的定子中,存在无法充分满足提高卷绕绕线时的作业性的要求的情况。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将构成定子的层叠铁芯分割化、将具有从背轭部向内周侧径向突出的齿部的多个芯体块构成为环状的分割型的层叠铁芯构造。然而,在将背轭部形成为直线状来进行绕线的情况下,由于向齿部间插入绕线喷嘴来进行绕线,所以因导线在喷嘴前端被弯曲成直角而产生由塑性变形引起的形变,存在线圈的排列性产生问题的情况。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在背轭部的连结部中在外周部形成切口的层叠铁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层叠铁芯由于能够展开至使背轭部反翘曲的状态,所以能够实现基于锭翼(flyer)的卷绕作业,由于在基于喷嘴的卷绕时产生的张力的变动等所引起的担心也消失,所以能够使绕线的排列性提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72027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铁芯中,关于在将分割的层叠铁芯连结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连结成一串的芯体块的周向端部彼此固定时的组装精度的提高并未记载。例如,在为了将层叠铁芯构成为圆环状而通过焊接等将连结成一串的芯体块的周向的端部固定时,存在端部彼此在因来自保持层叠铁芯外径的夹具的载荷而在径向偏移了的状态下被固定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在为了将层叠铁芯构成为圆环状而通过焊接等将连结成一串的芯体块的周向的端部固定时抑制端部彼此因来自保持层叠铁芯的外径的夹具的载荷而在径向偏移这一情况的层叠铁芯的定子以及具备该定子的电动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定子具备多个芯体块,该多个芯体块具有构成层叠铁芯的第一外周壁的背轭部和从背轭部突出的齿部,且相互连结而构成为一串,层叠铁芯具有:连结部,将多个芯体块被配置为圆环状并相互连结而构成为一串的多个芯体块的两端部连接;和第二外周壁,在连结部中相对于背轭部所构成的第一外周壁形成于径向的内侧,连结部在构成为一串的多个芯体块的两端部中在一方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在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与凹部嵌合的凸部,并且在层叠方向观察具有:第一边部,是凹部与凸部的接合部且位于层叠铁芯的外周侧;和第二边部,是凹部与凸部的接合部且位于层叠铁芯的内周侧,由此所述连结部具有构成为前端沿周向突出的V字形的接合部,在层叠方向观察,第二外周壁的一方的端部位于凸部侧的芯体块,另一方的端部位于凹部侧的芯体块,对于层叠铁芯而言,在层叠方向观察,将在连结部中位于背轭部的供齿部突出的壁面的内径侧连结点和第二外周壁的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1与连结部的第二边部的角度θ1呈90°±5°的角度,在层叠方向观察,将内径侧连结点和第二外周壁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2与连结部的第一边部的角度θ2呈90°±5°的角度。对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定子而言,定子的将在连结部中位于背轭部的供齿部突出的壁面的内径侧连结点和第二外周壁的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1与连结部的第二边部的角度θ1呈90°±5°的角度。另外,在层叠方向观察,定子的将内径侧连结点和第二外周壁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2与连结部的第一边部的角度θ2呈90°±5°的角度。因此,对于定子而言,在通过焊接等固定连结部时,上述结构的第一边部与第二边部构成相对于层叠铁芯从保持层叠铁芯的外周的夹具受到的径向的载荷而限制连结成一串的芯体块的端部的移动的壁面。其结果是,在为了将层叠铁芯构成为圆环状而通过焊接等将连结成一串的芯体块的周向的端部固定时,定子能够抑制因来自保持层叠铁芯的外径的夹具的载荷引起的端部彼此的径向的偏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子的俯视图。图2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子的层叠铁芯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芯体块的结构图。图4是构成图2的芯体块的芯体片的连结部的示意图。图5是构成图1的定子的层叠铁芯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构成图1的定子的层叠铁芯的连结部的放大图。图7是说明图6的连结部的结构的放大图。图8是说明图6的连结部的变形例的放大图。图9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定子的层叠铁芯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10是构成图9的定子的层叠铁芯的连结部的放大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定子与外壳的固定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定子的电动机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定子进行说明。其中,在包括图1的以下附图中,存在各构成部件的相对尺寸的关系以及形状等与实际不同的情况。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了相同附图标记的结构是相同或者与之相当的结构,这在说明书全文中共通。另外,为了使理解容易而适当地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这些表述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如此记载,并不限定装置或部件的配置以及朝向。另外,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俯视图”是在层叠铁芯1的层叠方向观察对象物的情况下的图。实施方式1.[定子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子30的俯视图。定子30具有层叠铁芯1和经由绝缘部件配置于层叠铁芯1的绕线2。[层叠铁芯1]图2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定子30的层叠铁芯1的俯视图。层叠铁芯1具备多个芯体块20,该多个芯体块20具有构成层叠铁芯1的第一外周壁1a的背轭部6和从背轭部6突出的齿部7,且被相互连结而构成为一串。在图2中,共计9个芯体块20被配置为圆环状,但只要能够将层叠铁芯1构成为圆环状即可,芯体块20的共计数可以为8个以下,也可以为10个以上。在层叠铁芯1中,背轭部6被配置为圆筒状。如图1所示,层叠铁芯1在齿部7借助绝缘件(未图示)通过集中卷绕而卷装有绕线2。图3是图2的芯体块20的结构图。图4是构成图2的芯体块20的芯体片5的连结部的示意图。使用图2~图4对芯体块2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芯体块20具有:背轭部6,被配置于层叠铁芯1的外周部;和大致T字形状的齿部7,在层叠铁芯1的层叠方向观察,从背轭部6的周向的中央向层叠铁芯1的径向内侧突出。如图3所示,层叠第一芯体部件3与第二芯体部件4而构成芯体块20。其中,图3示意性表示了芯体块20的层叠构造的一部分。如图4所示,该第一芯体部件3以及第二芯体部件4由芯体片5构成,该芯体片5由磁性材料的钢板构成。磁性材料例如为铁。第一芯体部件3是将图2所示的多个芯体片5的第一端面5d与第二端面5f连接并排列成带状的部件。第二芯体部件4是与第一芯体部件3在长度方向彼此交错地排列了各芯体片5的部件。芯体块20通过第一芯体部件3与第二芯体部件4交替层叠且在层叠方向相邻的芯体片5彼此的凹部5b以及凸部5c嵌合而连结为旋转自如。芯体块20能够通过使各芯体片5的凹部5b以及凸部5c旋转来配置为环状。芯体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n具备多个芯体块,该多个芯体块具有构成层叠铁芯的第一外周壁的背轭部和从所述背轭部突出的齿部,并相互连结而构成为一串,/n所述层叠铁芯具有:/n连结部,将所述多个芯体块被配置为圆环状且相互连结而构成为一串的所述多个芯体块的两端部连接;和/n第二外周壁,在所述连结部中相对于所述背轭部所构成的所述第一外周壁形成于径向的内侧,/n所述连结部在构成为一串的所述多个芯体块的两端部中在一方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在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并且,在层叠方向观察具有:第一边部,是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接合部且位于所述层叠铁芯的外周侧;和第二边部,是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接合部且位于所述层叠铁芯的内周侧,由此所述连结部具有构成为前端沿周向突出的V字形的接合部,/n在层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外周壁的一方的端部位于所述凸部侧的所述芯体块,另一方的端部位于所述凹部侧的所述芯体块,/n对于所述层叠铁芯而言,/n在层叠方向观察,将在所述连结部中位于所述背轭部的供所述齿部突出的壁面的内径侧连结点和所述第二外周壁的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1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第二边部的角度θ1呈90°±5°的角度,/n在层叠方向观察,将所述内径侧连结点和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另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2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第一边部的角度θ2呈90°±5°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芯体块,该多个芯体块具有构成层叠铁芯的第一外周壁的背轭部和从所述背轭部突出的齿部,并相互连结而构成为一串,
所述层叠铁芯具有:
连结部,将所述多个芯体块被配置为圆环状且相互连结而构成为一串的所述多个芯体块的两端部连接;和
第二外周壁,在所述连结部中相对于所述背轭部所构成的所述第一外周壁形成于径向的内侧,
所述连结部在构成为一串的所述多个芯体块的两端部中在一方的端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凹部,在另一方的端部形成有与所述凹部嵌合的凸部,并且,在层叠方向观察具有:第一边部,是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接合部且位于所述层叠铁芯的外周侧;和第二边部,是所述凹部与所述凸部的接合部且位于所述层叠铁芯的内周侧,由此所述连结部具有构成为前端沿周向突出的V字形的接合部,
在层叠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外周壁的一方的端部位于所述凸部侧的所述芯体块,另一方的端部位于所述凹部侧的所述芯体块,
对于所述层叠铁芯而言,
在层叠方向观察,将在所述连结部中位于所述背轭部的供所述齿部突出的壁面的内径侧连结点和所述第二外周壁的一方的端部连结的线L1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第二边部的角度θ1呈90°±5°的角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末义和坂边克弥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