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016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把手,所述外壳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源分配器本体,所述外壳内腔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检修窗,且检修窗的顶端栓接有检修板,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轴、主动齿轮、主动扇叶、从动齿轮、从动轴、从动扇叶和散热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提供驱动来源,接着通过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从动轴的配合,从而带动从动扇叶和主动扇叶进行转动,从而从动扇叶和主动扇叶转动产生的风经过散热孔吹向电源分配器本体表面,从而可对电源分配器本体表面聚集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
本技术涉及电源分配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
技术介绍
智能PDU机柜电源分配服务器是针对各种监控场合,研发的通用机柜电源分配服务器,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机房监控,为大多数系统集成商和自动化公司、研究所采用,是一种具有极高性格比、稳定可靠的网络化机柜电源分配设备。在使用者对电源分配器进行长期使用后,电源分配器表面会聚集大量热量,然而传统的电源分配器在使用过程中,散热效果差,热量聚集时间长后,热量易造成电源分配器元件出现高温损坏,同时也降低电源分配器的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解决了传统电源分配器在使用过程中,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把手,所述外壳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源分配器本体,所述外壳内腔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检修窗,且检修窗的顶端栓接有检修板,所述固定箱的内腔设置有散热机构。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轴、主动齿轮、主动扇叶、从动齿轮、从动轴、从动扇叶和散热孔,所述固定箱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中心处栓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轴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栓接有主动扇叶,所述主动齿轮的两端均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内腔横向栓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远离从动齿轮的一端栓接有从动扇叶,所述固定箱内腔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设置为阵列状结构,所述散热孔的孔径范围介于1-3cm,所述散热孔位于电源分配器本体的背面。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的两侧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散热窗,所述散热窗的内腔连通有滤尘网,所述滤尘网的网眼密度小于300目。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栓接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位于电源分配器本体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腔底部的四周均竖向栓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电源分配器本体底部的四周,所述限位板和电源分配器本体相向的一侧粘接有防护垫。优选的,所述电源分配器本体底部的四周均竖向栓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外壳内腔的底部栓接,所述外壳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散热板。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1、本技术通过电机提供驱动来源,接着通过主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从动轴的配合,从而带动从动扇叶和主动扇叶进行转动,从而从动扇叶和主动扇叶转动产生的风经过散热孔吹向电源分配器本体表面,从而可对电源分配器本体表面聚集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从而提高电源分配器本体的运行效率。2、本技术通过散热孔设置为阵列状结构,可对从动扇叶和主动扇叶转动产生的风进行均流处理,防止风力气流出现紊乱,通过散热窗,可对外壳内部聚集的热量进行物理散热,通过散热片,可对外壳内壁的两侧进行辅助散热,通过限位板和防护垫,可对电源分配器本体的四角进行辅助限位,防止电源分配器本体出现大幅度位移晃动,通过减震弹簧,可对电源分配器本体底部的四周进行均匀受力,从而增强电源分配器本体的减震效果,防止电源分配器本体受力出现磕碰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箱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外壳的结构主视剖面图。图中标号:1、外壳;2、把手;3、电源分配器本体;4、固定箱;5、检修板;6、散热机构;61、电机;62、主动轴;63、主动齿轮;64、主动扇叶;65、从动齿轮;66、从动轴;67、从动扇叶;68、散热孔;7、散热窗;8、散热片;9、限位板;10、减震弹簧;11、散热板;12、滤尘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箱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外壳的结构主视剖面图,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把手2,所述外壳1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源分配器本体3,所述外壳1内腔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4,所述固定箱4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检修窗,且检修窗的顶端栓接有检修板5,所述固定箱4的内腔设置有散热机构6。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电机61、主动轴62、主动齿轮63、主动扇叶64、从动齿轮65、从动轴66、从动扇叶67和散热孔68,所述固定箱4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轴62,所述主动轴62的中心处栓接有主动齿轮63,所述主动轴62远离主动齿轮63的一端栓接有主动扇叶64,所述主动齿轮63的两端均啮合有从动齿轮65,所述从动齿轮65的内腔横向栓接有从动轴66,所述从动轴66远离从动齿轮65的一端栓接有从动扇叶67,所述固定箱4内腔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68,从而可对电源分配器本体3表面聚集的热量进行散热处理,从而提高电源分配器本体3的运行效率。所述散热孔68设置为阵列状结构,所述散热孔68的孔径范围介于1-3cm,所述散热孔68位于电源分配器本体3的背面,可对从动扇叶67和主动扇叶64转动产生的风进行均流处理,防止风力气流出现紊乱。所述外壳1内腔的两侧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散热窗7,所述散热窗7的内腔连通有滤尘网12,所述滤尘网12的网眼密度小于300目,可对外壳1内部聚集的热量进行物理散热。所述外壳1内腔两侧的中心处均栓接有散热片8,所述散热片8位于电源分配器本体3的外侧,可对外壳1内壁的两侧进行辅助散热。所述外壳1内腔底部的四周均竖向栓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位于电源分配器本体3底部的四周,所述限位板9和电源分配器本体3相向的一侧粘接有防护垫,可对电源分配器本体3的四角进行辅助限位,防止电源分配器本体3出现大幅度位移晃动。所述电源分配器本体3底部的四周均竖向栓接有减震弹簧10,所述减震弹簧10的底端与外壳1内腔的底部栓接,所述外壳1内腔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散热板11,可对电源分配器本体3底部的四周进行均匀受力,从而增强电源分配器本体3的减震效果,防止电源分配器本体3受力出现磕碰损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在电源分配器本体3长时间使用后,电源分配器本体3表面会聚集大量热量,接着使用者开启电机61,电机61通过主动轴62带动主动齿轮63进行转动,从而主动齿轮63带动两个从动齿轮65和主动扇叶64进行转动,两个从动齿轮65通过两根从动轴66带动两个从动扇叶67进行转动,从而主动扇叶64和从动扇叶67产生的风经过散热孔68均流处理后吹向电源分配器本体3表面,从而风力加快电源分配器本体3表面热量的流速,接着热量由多个散热窗7进行排出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把手(2),所述外壳(1)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源分配器本体(3),所述外壳(1)内腔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4),所述固定箱(4)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检修窗,且检修窗的顶端栓接有检修板(5),所述固定箱(4)的内腔设置有散热机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正面的中心处栓接有把手(2),所述外壳(1)内腔的中心处设置有电源分配器本体(3),所述外壳(1)内腔的背面栓接有固定箱(4),所述固定箱(4)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检修窗,且检修窗的顶端栓接有检修板(5),所述固定箱(4)的内腔设置有散热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抽屉电源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电机(61)、主动轴(62)、主动齿轮(63)、主动扇叶(64)、从动齿轮(65)、从动轴(66)、从动扇叶(67)和散热孔(68),所述固定箱(4)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轴(62),所述主动轴(62)的中心处栓接有主动齿轮(63),所述主动轴(62)远离主动齿轮(63)的一端栓接有主动扇叶(64),所述主动齿轮(63)的两端均啮合有从动齿轮(65),所述从动齿轮(65)的内腔横向栓接有从动轴(66),所述从动轴(66)远离从动齿轮(65)的一端栓接有从动扇叶(67),所述固定箱(4)内腔正面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孔(6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抽屉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