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摄像装置所使用的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在固体摄像元件上成像被摄体的像的摄像镜头,尤其涉及一种在不断小型化、高性能化的智能手机和移动电话、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游戏机、PC、机器人等信息设备等,以及附加有相机功能的家电产品、以及监视用相机或汽车等上搭载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家电产品、信息终端设备、汽车或公共交通工具中普遍搭载有相机功能。另外,当前对于融合了相机功能的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高,从而各式各样的商品的开发不断开展。这样的设备中所搭载的摄像镜头,需要小型也需要高分辨率性能。作为以往的期待高性能化的摄像镜头,例如已知有以下专利文献1的摄像镜头。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228305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二透镜,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的合成光焦度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n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n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n第三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n第四透镜;以及/n第五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以及(3):/n(1)0.70<νd3/νd4<1.30/n(2)0.40<r2/f<1.20/n(3)2.20<r9/f<6.00/n其中,/nνd3:第三透镜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nνd4:第四透镜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30 JP 2018-1421181.一种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
第一透镜,在光轴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且具有正的光焦度;
第二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负的光焦度;
第三透镜,双面形成为非球面;
第四透镜;以及
第五透镜,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像侧且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的面形成为在光轴上以外的位置具有极点的非球面,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以及(3):
(1)0.70<νd3/νd4<1.30
(2)0.40<r2/f<1.20
(3)2.20<r9/f<6.00
其中,
νd3:第三透镜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
νd4:第四透镜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
r2: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附近具有正的光焦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在光轴附近凹面朝向物体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4)0.55<(T1/f)×100<1.40
其中,
T1: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6)2.80<(T4/f)×100<9.00
其中,
T4: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7):
(7)0.05<T1/T2<0.18
其中,
T1:第一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T2: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三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8):
(8)0.70<D3/T3<1.40
其中,
D3:第三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T3:第三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四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9):
(9)1.80<D4/T4<3.50
其中,
D4:第四透镜的光轴上的厚度,
T4:第四透镜的像侧的面至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11)0.50<r3/r4<1.45
其中,
r3:第二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
(12)f2/f...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