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汉宇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荧光标记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及配套上样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885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荧光标记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及其配套上样管,该装置由上样管架旋转装置、上样管架、上样管架顶盖、加样装置和综合控制器等组成,该配套上样管由样管管体、孵育杯、注射器杆、注射器杆推板、注射器杆密封圈、注射器杆空腔、滤膜支撑架、滤膜支撑架密封圈和滤膜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及配套上样管能够自动处理人或动物外周血标本,包括加样、染色、溶血、分离白细胞和悬浮白细胞等步骤,减少了劳动强度及人为误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配套上样管采用滤膜过滤原理,并通过注射器替代真空泵批量去除红细胞碎片和废液,能够极短时间内完成荧光标记的白细胞的分离,减少了相应设备的体积,去除了真空泵成本,节省了空间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荧光标记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及配套上样管
本技术属于生物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由PLC控制的全自动荧光标记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及配套上样管,用于自动处理人或动物的外周血样本。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人或动物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均须在检测前对收集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处理。现有的处理方法大致分为吸取血样加入实验器皿、加荧光标记抗体染色、加溶血素(或溶血剂)溶血、分离标记的白细胞和悬浮标记的白细胞于液体中等五大步骤,并且处理的实验过程存在实验耗材珍贵、实验过程繁琐、对加样体积和反应时间精确度要求较高等特点。对于其中的分离标记白细胞这一步骤,目前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离心法、密度梯度分离液法、磁珠吸附法和滤膜过滤法等几种。离心法虽经济便捷,但需要配备离心机,且会造成白细胞损伤及丢失;密度梯度分离液法和磁珠吸附法则需要较为昂贵的分离液及吸附磁珠,费时较长,且无法避免白细胞丢失;滤膜过滤法则需要额外的过滤器皿和真空泵。离心机是实验室的常备设备,因此目前离心法分离白细胞最为常见,但该方法需要人工将实验器皿转移至离心机里进行离心,且离心后仍需要人工对实验器皿进行排序以便继续加样上机检测,耗费人工,且容易出错。目前已有一些替代人工的样本处理装置面市,如在染色、溶血后,略去分离白细胞的步骤,直接上机检测,称之为免洗模式,但该方法由于溶血过后红细胞碎片过多,会对后续检测结果有不利影响,且容易造成检测装置堵塞等故障的发生,因而推广应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荧光标记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及配套上样管,可进行包括加样、染色、溶血、分离白细胞和悬浮白细胞于液体中等步骤在内的人或动物外周血样本的自动处理,以便标本直接上机检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荧光标记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由上样管架旋转装置、上样管架、上样管架顶盖、加样装置和综合控制器组成;所述上样管架旋转装置包括一根用于安装所述上样管架的上样管架支撑杆,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上旋转的上样管架旋转机构,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的中部可活动地套设有一个上样管架底盘,所述上样管架底盘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底盘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上转动的上样管架底盘旋转机构,所述上样管架底盘旋转机构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底盘在上样管架支撑杆上垂直移动的上样管架底盘垂直移动机构;所述上样管架底盘的圆周边缘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每个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的顺时针方向一侧均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限位孔,且每个上样管注射器杆限位孔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连通;所述上样管架可同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的上部,所述上样管架上表面的圆心上设置有一根用于安装所述上样管架顶盖的上样管架顶盖定位柱,所述上样管架上表面的圆周边缘设置有一圈凸台,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标本管安装孔,所述上样管架上表面沿所述凸台内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样管安装孔,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且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上下共轴;所述标本管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的数量相对应,且当所述上样管架固定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上时,每个所述标本管安装孔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上下共轴;所述上样管安装孔的数量则与所述标本管安装孔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的分布位置分别与各自相对应的所述标本管安装孔的分布位置相对应;所述上样管架顶盖可同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上,所述上样管架顶盖上表面的圆心上设置有一个上样管架顶盖盖柄,所述上样管架顶盖的圆周边缘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过孔,所述上样管过孔的数量与所述上样管安装孔的数量相对应,且当所述上样管架顶盖固定在所述上样管架上时,每个所述上样管过孔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安装孔上下共轴;所述加样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顶盖的上方,所述加样装置包括一个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所述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的下部设置有并排设置有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杆、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和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杆;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杆的前端通过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块设置有一个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的下端设置有一根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上下伸缩的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上设置有可垂直移动的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清洗机构;所述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杆的前端通过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块设置有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和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所述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和所述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的下端分别设置有1号抗体加样针和2号抗体加样针,所述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和所述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1号抗体加样针和所述2号抗体加样针上下伸缩的1号抗体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和2号抗体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上设置有一个可移动的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上设置有一个标本微量注射泵,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的下端设置有标本加样针,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标本加样针上下伸缩的标本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所述标本加样针上设置有可垂直移动的标本加样针清洗机构;当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移动至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的后部定位点时,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所述标本加样针、所述1号抗体加样针和所述2号抗体加样针呈弧形排列,且分别与所述上样管架顶盖上任意四个相邻的所述上样管过孔的平面位置一一上下对应,当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移动至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的前部定位点时,所述标本加样针向前伸出与所述上样管架上的一个所述标本管安装孔上下对应;所述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的中部设置有一块试剂瓶底座,所述试剂瓶底座上分别设置有溶血素试剂瓶、缓冲液试剂瓶、1号抗体试剂瓶和2号抗体试剂瓶,所述溶血素试剂瓶和缓冲液试剂瓶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连接,所述1号抗体试剂瓶通过管路与所述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连接,所述2号抗体试剂瓶通过管路与所述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连接;所述综合控制器以PLC为核心的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上样管架旋转机构、所述上样管架底盘旋转机构、所述上样管架底盘垂直移动机构、所述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清洗机构、所述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所述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所述1号抗体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所述2号抗体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所述标本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和所述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荧光标记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样管架旋转装置、上样管架(1)、上样管架顶盖(2)、加样装置和综合控制器组成;/n所述上样管架旋转装置包括一根用于安装所述上样管架(1)的上样管架支撑杆(3),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1)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上旋转的上样管架旋转机构(4),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的中部可活动地套设有一个上样管架底盘(5),所述上样管架底盘(5)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底盘(5)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上转动的上样管架底盘旋转机构(6),所述上样管架底盘旋转机构(6)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底盘(5)在上样管架支撑杆(3)上垂直移动的上样管架底盘垂直移动机构(7);所述上样管架底盘(5)的圆周边缘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8),每个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8)的顺时针方向一侧均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限位孔(9),且每个上样管注射器杆限位孔(9)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8)连通;/n所述上样管架(1)可同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的上部,所述上样管架(1)上表面的圆心上设置有一根用于安装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的上样管架顶盖定位柱(10),所述上样管架(1)上表面的圆周边缘设置有一圈凸台(11),所述凸台(1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标本管安装孔(12),所述上样管架(1)上表面沿所述凸台(11)内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样管安装孔(13),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14),且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14)上下共轴;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的数量与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14)的数量相对应,且当所述上样管架(1)固定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上时,每个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14)上下共轴;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的数量则与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的分布位置分别与各自相对应的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的分布位置相对应;/n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可同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1)上,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上表面的圆心上设置有一个上样管架顶盖盖柄(15),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的圆周边缘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过孔(16),所述上样管过孔(16)的数量与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的数量相对应,且当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固定在所述上样管架(1)上时,每个所述上样管过孔(16)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上下共轴;/n所述加样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的上方,所述加样装置包括一个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17),所述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17)的下部设置有并排设置有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杆(18)、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19)和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杆(20);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杆(18)的前端通过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块(21)设置有一个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22),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22)的下端设置有一根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23),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22)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23)上下伸缩的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24),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23)上设置有可垂直移动的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清洗机构(25);所述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杆(20)的前端通过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块(26)设置有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7)和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8),所述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7)和所述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8)的下端分别设置有1号抗体加样针(29)和2号抗体加样针(30),所述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7)和所述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8)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1号抗体加样针(29)和所述2号抗体加样针(30)上下伸缩的1号抗体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31)和2号抗体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32);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19)上设置有一个可移动的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33),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33)上设置有一个标本微量注射泵(34),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34)的下端设置有标本加样针(35),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3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标本加样针(35)上下伸缩的标本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36),所述标本加样针(35)上设置有可垂直移动的标本加样针清洗机构(37);当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33)移动至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19)的后部定位点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荧光标记单细胞悬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样管架旋转装置、上样管架(1)、上样管架顶盖(2)、加样装置和综合控制器组成;
所述上样管架旋转装置包括一根用于安装所述上样管架(1)的上样管架支撑杆(3),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1)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上旋转的上样管架旋转机构(4),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的中部可活动地套设有一个上样管架底盘(5),所述上样管架底盘(5)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底盘(5)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上转动的上样管架底盘旋转机构(6),所述上样管架底盘旋转机构(6)的下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上样管架底盘(5)在上样管架支撑杆(3)上垂直移动的上样管架底盘垂直移动机构(7);所述上样管架底盘(5)的圆周边缘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8),每个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8)的顺时针方向一侧均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限位孔(9),且每个上样管注射器杆限位孔(9)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推板过孔(8)连通;
所述上样管架(1)可同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的上部,所述上样管架(1)上表面的圆心上设置有一根用于安装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的上样管架顶盖定位柱(10),所述上样管架(1)上表面的圆周边缘设置有一圈凸台(11),所述凸台(11)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标本管安装孔(12),所述上样管架(1)上表面沿所述凸台(11)内侧设置有若干个上样管安装孔(13),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14),且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14)上下共轴;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的数量与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14)的数量相对应,且当所述上样管架(1)固定在所述上样管架支撑杆(3)上时,每个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注射器杆过孔(14)上下共轴;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的数量则与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个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的分布位置分别与各自相对应的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的分布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可同轴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1)上,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上表面的圆心上设置有一个上样管架顶盖盖柄(15),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的圆周边缘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上下贯通的上样管过孔(16),所述上样管过孔(16)的数量与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的数量相对应,且当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固定在所述上样管架(1)上时,每个所述上样管过孔(16)分别与各自对应的所述上样管安装孔(13)上下共轴;
所述加样装置设置在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的上方,所述加样装置包括一个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17),所述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17)的下部设置有并排设置有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杆(18)、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19)和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杆(20);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杆(18)的前端通过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固定块(21)设置有一个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22),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22)的下端设置有一根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23),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微量注射泵(22)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用于驱动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23)上下伸缩的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24),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23)上设置有可垂直移动的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清洗机构(25);所述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杆(20)的前端通过抗体微量注射泵固定块(26)设置有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7)和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8),所述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7)和所述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8)的下端分别设置有1号抗体加样针(29)和2号抗体加样针(30),所述1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7)和所述2号抗体微量注射泵(28)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1号抗体加样针(29)和所述2号抗体加样针(30)上下伸缩的1号抗体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31)和2号抗体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32);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19)上设置有一个可移动的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33),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33)上设置有一个标本微量注射泵(34),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34)的下端设置有标本加样针(35),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3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标本加样针(35)上下伸缩的标本加样针垂直移动机构(36),所述标本加样针(35)上设置有可垂直移动的标本加样针清洗机构(37);当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33)移动至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19)的后部定位点时,所述溶血素/缓冲液加样针(23)、所述标本加样针(35)、所述1号抗体加样针(29)和所述2号抗体加样针(30)呈弧形排列,且分别与所述上样管架顶盖(2)上任意四个相邻的所述上样管过孔(16)的平面位置一一上下对应,当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水平移动机构(33)移动至所述标本微量注射泵移动杆(19)的前部定位点时,所述标本加样针(35)向前伸出与所述上样管架(1)上的一个所述标本管安装孔(12)上下对应;所述加样装置整体垂直移动机构(17)的中部设置有一块试剂瓶底座(38),所述试剂瓶底座(38)上分别设置有溶血素试剂瓶(39)、缓冲液试剂瓶(40)、1号抗体试剂瓶(41)和2号抗体试剂瓶(42),所述溶血素试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汉宇李昕
申请(专利权)人:周汉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