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864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属于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输入单元、检测单元、输出单元、剔除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单元。输入单元、检测单元、剔除单元和输出单元在滤棒溶洞检测装置顺序依次排布,控制单元安装在检测单元的底部,人机交互单元安装在剔除单元的一侧。采用模块化设计,使被检测物送料、检测、剔除、出料等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检测
,涉及滤棒的溶洞自动识别检测,尤其是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烟支滤棒在成型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成型质量,需要对纤维丝束喷洒甘油酯,甘油酯的喷洒过程中,有时候会由于回流,形成甘油酯的异常液滴,如果滴入生产过程中的丝束,在滤棒固化的过程中,会形成“溶洞”。溶洞不会在滤棒生产完成时立即出现,必须经过12-24小时固化后才会出现。因此,滤棒溶洞的出现具备一定的隐蔽性。此外,滤棒溶洞是由于甘油酯液滴回流形成,具备了一定的随机性。含有溶洞的滤棒属于有质量缺陷的产品,不能流入烟支的生产环节。当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滤棒溶洞的自动检测设备,滤棒溶洞检测完全靠人工,耗时耗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模块化设计,利用3D视觉检测的方式自动识别滤棒溶洞,自动化程度高,提高滤棒生产的产品质量及有效作业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包括输入单元、检测单元、输出单元、剔除单元、人机交互单元、控制单元。输入单元、检测单元、剔除单元和输出单元在滤棒溶洞检测装置顺序依次排布,控制单元安装在检测单元的底部,人机交互单元安装在剔除单元的一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程序设定和操作控制。检测单元包括高度传感器和3D视觉检测器,可以检测被检测物体表面与高度检测器之间的距离。检测单元具备自动调节高度的装置,可以自动调节3D视觉检测器的高度位置。控制单元含有低压电控部分和图像分析识别部分。检测单元采用3D视觉检测的方式,实时采集通过检测单元的整箱滤棒,自动识别当前检测单元中的滤棒高度,并自动调整检测单元中3D视觉检测探头的高度,使其达到最佳位置,获得最佳图像采集效果;通过控制单元中的图像分析识别部分的图像处理算法,对整箱中的所有滤棒进行分析判断,检测识别出有溶洞的滤棒,并在人机交互单元的界面上进行缺陷情况显示,同时控制单元控制剔除单元,将含有缺陷滤棒的箱体剔除。本技术的效果和益处是:(1)该滤棒溶洞检测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使被检测物送料、检测、剔除、出料等环节全部实现自动化,降低产品的次品率,节约生产成本;(2)功能模块具有可移植性,可以应用在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动化设备中,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滤棒溶洞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滤棒溶洞检测装置控制原理图。图中:1输入单元;2检测单元;3输出单元;4剔除单元;5控制单元;6人机交互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包括输入单元1、检测单元2、输出单元3、剔除单元4、控制单元5、人机交互单元6。输入单元1、检测单元2、剔除单元4和输出单元5在滤棒溶洞检测装置顺序依次排布,控制单元5安装在检测单元2的底部,人机交互单元6安装在剔除单元4的一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程序设定和操作控制。检测单元2包括高度传感器和3D视觉检测器,可以检测被检测物体表面与高度检测器之间的距离。检测单元2具备自动调节高度的装置,可以自动调节3D视觉检测器的高度位置。控制单元5含有低压电控部分和图像分析识别部分。实施例滤棒溶洞检测装置的控制过程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滤棒溶洞检测装置启动后,操作人员将被检测物(整箱滤棒)放入输入单元1,输入单元1匀速将被检测物送入检测单元2,高度传感器检测到与被检测物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距离信息传输至控制单元5,控制单元5通过驱动检测单元2处的高度调节结构,调整3D视觉检测器到最佳的检测高度,然后开始对被检测物进行图像采集;图像采集完成后,将图像信号传输至控制单元5,控制单元5通过内部的图像分析识别部分,对图像信号进行判断,一一判断被检测物的形态,利用3D视觉形态学算法,对每根滤棒进行检测,将含有溶洞的滤棒识别出来,并在人机交互单元6的人机界面上进行缺陷状态及位置显示;控制单元5同时向剔除单元4输出剔除信号,将含有缺陷滤棒的整箱被检测物在剔除单元4处自动剔除;如果被检测物内部无缺陷滤棒,则进入输出单元3。说明书附图只作为产品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实际产品结构和尺寸以专利技术者设计生产图纸为准。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包括输入单元(1)、检测单元(2)、输出单元(3)、剔除单元(4)、控制单元(5)、人机交互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1)、检测单元(2)、剔除单元(4)和输出单元(3)在滤棒溶洞检测装置顺序依次排布,所述控制单元(5)安装在检测单元(2)的底部,所述人机交互单元(6)安装在剔除单元(4)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置,包括输入单元(1)、检测单元(2)、输出单元(3)、剔除单元(4)、控制单元(5)、人机交互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1)、检测单元(2)、剔除单元(4)和输出单元(3)在滤棒溶洞检测装置顺序依次排布,所述控制单元(5)安装在检测单元(2)的底部,所述人机交互单元(6)安装在剔除单元(4)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棒溶洞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明林明叶恒宇赵雷朱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