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换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太阳能和空气能冷热联供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与空气能综合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储换热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太阳能和空气能冷热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热和空气源热泵联用热水、采暖、制冷系统(在此简称太阳能和空气能冷热联供系统),可以实现清洁的太阳能与空气能优势互补,是非集中供暖区域多能互补采暖和制冷的发展方向,但目前太阳能和空气能冷热联供系统还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考虑到生活热水与换热介质隔离的要求,这种系统所采用的储换热装置一般采用双盘管封闭式水箱的结构,用于将两种或者以上的热源耦合,储存热量并通过换热器进行换热,再供热给采暖末端。太阳能集热器通过一组盘管与水箱进行温差循环,提供生活热水用能;空气源热泵冷暖机组连接另一组盘管,在太阳能不足时用于加热水箱的水,同时,空气源热泵冷暖机组提供冬季采暖量或夏季的制冷量。在冬季采暖时,开启制热模式,关闭风机盘管,利用地暖盘管辐射供暖;夏季供冷时,开启制冷模式,关闭地暖盘管,开启风机盘管。两种能源的循环管路各自运行,没有实现有机的结合,也不能发挥出太阳能在中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内胆(100)及外壳与内胆(100)之间的保温层,在内胆(100)上设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热泵介质入口(103),热泵介质出口(104),太阳能介质入口(105)和太阳能介质出口(106),所述热泵介质出口(104)、太阳能介质入口(105)和太阳能介质出口(106)均与内胆(100)直接相通,在内胆(100)内设有内盘管(107),所述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分别与内盘管(107)的两端连接并密封,在内盘管(107)的部分管段上设有套在其外部的套盘管(108),所述套盘管(108)一端开放,另一端通过转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内胆(100)及外壳与内胆(100)之间的保温层,在内胆(100)上设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热泵介质入口(103),热泵介质出口(104),太阳能介质入口(105)和太阳能介质出口(106),所述热泵介质出口(104)、太阳能介质入口(105)和太阳能介质出口(106)均与内胆(100)直接相通,在内胆(100)内设有内盘管(107),所述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分别与内盘管(107)的两端连接并密封,在内盘管(107)的部分管段上设有套在其外部的套盘管(108),所述套盘管(108)一端开放,另一端通过转接件(111)将内盘管(107)和套盘管(108)之间的夹腔与热泵介质入口(103)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接件(111)包括内盘管接口(115)、套盘管接口(113)和介质进口(114),内盘管(107)穿过内盘管接口(115)和套盘管接口(113),并在内盘管接口(115)处连接并密封,套盘管(108)与套盘管接口(113)连接并密封,介质进口(114)与热泵介质入口(103)连接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胆(100)上设有位于内胆(100)中上部的上部温度探头(109)和位于内胆(100)中下部的下部温度探头(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换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内胆(100)的顶部设有排气口(112)。
5.一种太阳能和空气能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是:包含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储换热装置,还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200)、空气源热泵冷暖机组、给水总管(600)和回水总管(700),所述给水总管(600)和回水总管(700)与采暖及制冷末端连接;
所述太阳能集热系统(200)包括太阳能集热器(201)、集热循环泵(P1)、补液阀(202)和管路;所述太阳能介质出口(106)、集热循环泵(P1)和太阳能集热器(201)的进水口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太阳能介质入口(105)与太阳能集热器(20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补液阀(202)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学鹏,帅永,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华扬太阳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