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蓄热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
技术介绍
在北方集中供热将煤改电进行蓄热时,采用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原理,即利用夜间谷段电力由电锅炉将蓄热水槽内的水加热,在非电力谷段时间由蓄热水槽释放热量加热二次侧采暖用水,达到电锅炉在非电力谷段时间少开启或不开启的目的,在存在峰谷电价差的地区可为用户节省运行费用。在水蓄热技术中,关键问题是蓄热罐的结构形式应能防止所蓄热水与回流水的混合。采用供水和回水同槽的方式,既可以节省蓄热罐的投资,同时也可减少罐体占地。相关技术中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的布水器的散流长度不够以至于供回水流速过快,扰动较大,导致斜温层过厚,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的蓄热效率不高。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旨在提高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的蓄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蓄水空间,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蓄水空间连通的第一进水出口和第二进水出口,所述第一进水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二进水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第一进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出口均与所述蓄水空间连通;/n第一布水管,所述第一布水管设于所述蓄水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壳体上端,所述第一布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布水管开设有多个第一散流口;/n第二布水管,所述第二布水管设于所述蓄水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壳体下端,所述第二布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布水管开设有多个第二散流口;以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蓄水空间,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蓄水空间连通的第一进水出口和第二进水出口,所述第一进水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所述第二进水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所述第一进水出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出口均与所述蓄水空间连通;
第一布水管,所述第一布水管设于所述蓄水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壳体上端,所述第一布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布水管开设有多个第一散流口;
第二布水管,所述第二布水管设于所述蓄水空间内,并位于所述壳体下端,所述第二布水管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布水管开设有多个第二散流口;以及
多个布水帽,一所述第一散流口设有一所述布水帽,一所述第二散流口设有一所述布水帽,所述布水帽设有导向结构,所述蓄水空间内的水流沿着所述导向结构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帽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所述导向结构;和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外侧,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连接件限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散流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布水管连接;
且/或,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散流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布水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为弧形面或者倾斜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冷热水自然分层循环蓄热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春阳,辛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鑫誉蓄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