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667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级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组、一级变径静压箱、送风温湿度检测仪、加压风机、若干二级变径静压箱和出风管。一级变径静压箱通过送风主管连接在送风机组上,若干二级变径静压箱通过送风支管对应连接在一级变径静压箱的第一连接口上,出风管一端封闭,一端连接在二级变径静压箱的第二连接口上,出风管沿物料的输送设备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输送设备上方,出风管上的出风口朝向物料且出射风与输送设备边缘围成温湿度控制区,两级变径静压箱的设置便于管路在其他设备之间穿插布设,且便于控制出风量,以调节和控制物料输送过程的环境温湿度,降低能耗,实现局部环境温湿度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送风装置
本技术属于送风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级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各行业、企业的工艺流程中,物料需要在不同的厂房、车间流转,有时需要连续穿越多个不同环境温湿度的区域,当对物料有严格的温度与含水率工艺要求时,如物料吸潮、干燥或温差变形、静电等,则对厂房布局,工艺流程,生产组织效率等带来系列的影响。又如烟草行业或相关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物料很非常容易在短时间内吸湿或散失温度水分,导致产品质量下降,过程造碎增加以及对外粉尘排放量增大。在厂房布局的工程设计以及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方面的技术难题,还包括:物料物流输送线路与其他工艺装备紧密联接,不能在物理空间上单独隔离,一条占地与体积均较小的输送线路,却需要整个车间实施环境温湿度控制,存在提升工艺效率与能源成本上升的矛盾;车间与车间之间的架空连廊,安装输送线路后,无法再安装暖通空调的送风回风装置,或衍生其他建筑承重、建筑保温等问题;输送线路越长,空调送风与回风效率越低,能源消耗剧增的问题;输送线穿越狭小空间,粉尘沉积难清理,滋生昆虫与霉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空调送风系统保持物料输送过程温湿度的能耗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级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组;一级变径静压箱,通过送风主管连接在所述送风机组上;所述一级变径静压箱的箱体上开设若干第一连接口;送风温湿度检测仪,安装在所述送风主管上;加压风机,并联设置在所述送风主管上;若干二级变径静压箱,通过送风支管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口上;任一所述二级变径静压箱的箱体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口;出风管,其一端封闭,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口上;所述出风管沿物料的输送设备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输送设备上方;任一所述出风管开设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物料且出射风与所述输送设备边缘围成温湿度控制区;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均具有多种口径和/或多种口型,且对应的所述送风支管与所述出风管均具有相匹配的管型。所述出风管平行于所述物料的行进路径设置在所述输送设备上方。所述出风管平行所述物料的行进路径设置在所述输送设备的正上方。所述出风口为条缝出风口或网缝出风口。还包括工况温湿度检测仪,固定在所述二级变径静压箱上,适于检测所述温湿度控制区内的温湿度。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二连接口的口型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相应地,所述送风支管与所述出风管为圆管、椭圆管或方管。所述送风机组为空调机组。所述空调机组不设置回风结构。还包括:清吹装置,适于清理所述多级送风装置表面的灰尘。所述送风主管、送风支管和出风管由纤维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级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机组、一级变径静压箱、送风温湿度检测仪、加压风机、若干二级变径静压箱和出风管。一级变径静压箱通过送风主管连接在送风机组上,若干二级变径静压箱通过送风支管对应连接在一级变径静压箱的第一连接口上,出风管一端封闭,一端连接在二级变径静压箱的第二连接口上,出风管沿物料的输送设备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输送设备上方,出风管上的出风口朝向物料且出射风与输送设备边缘围成温湿度控制区,两级变径静压箱的设置便于管路在其他设备之间穿插布设,且便于控制出风量,以调节和控制物料输送过程的环境温湿度,降低能耗,实现局部环境温湿度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多级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级送风装置中一级变径静压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级送风装置中出风管的分布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多级送风装置中出风管的分布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空调机组;2-一级变径静压箱;21-第一连接口;3-二级变径静压箱;31-第二连接口;4-送风主管;41-第一连接管;5-送风温湿度检测仪;6-加压风机;7-送风支管;71-第二连接管;8-出风管;81-出风口;9-控制阀;10-工况温湿度检测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级送风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送风机组、一级变径静压箱2、送风温湿度检测仪5、加压风机6、若干二级变径静压箱3和出风管8。送风主管4连接在送风机组上,本实施例中,送风机组为空调机组1,适于调制合适温湿度的出射风。且本实施例中,空调机组1不设置回风结构,进风采用100%的新风,减少了回风结构占用空间的问题。送风主管4上设置送风温湿度检测仪5,以检测空调机组调制的出射风,送风主管4上还安装控制阀9,通过控制阀9控制整体出风量。一级变径静压箱2通过第一连接管41连接在送风主管4上,根据具体使用环境,送风主管4上可以连接多个第一连接管41,并对应设置多个一级变径静压箱2。第一连接管41上并联设置多个加压风机6,通过加压风机6提高送风压力,以便于将调制好的空调风输送至远端出风管8。一级变径静压箱2上开设若干具有不同口径大小和不同开口形状的第一连接口21,相应的,连接一级变径静压箱2的送风支管7具有与第一连接口21相匹配的管型,如图2所示,例如圆形管,椭圆管或者方形管等等。任意一个送风支管7上可以连接多个第二连接管71,并与第二连接管71一一对应设置二级变径静压箱3,二级变径静压箱3对应设置在物料的输送设备上方,出风管8一端封闭,一端连接在二级变径静压箱3的第二连接口31上,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风机组;/n一级变径静压箱(2),通过送风主管(4)连接在所述送风机组上;所述一级变径静压箱(2)的箱体上开设若干第一连接口(21);/n送风温湿度检测仪(5),安装在所述送风主管(4)上;/n加压风机(6),设置在所述送风主管(4)上;/n若干二级变径静压箱(3),通过送风支管(7)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上;任一所述二级变径静压箱(3)的箱体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口(31);/n出风管(8),其一端封闭,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口(31)上;所述出风管(8)沿物料的输送设备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输送设备上方;任一所述出风管(8)开设出风口(81);所述出风口(81)朝向所述物料且出射风与所述输送设备边缘围成温湿度控制区;/n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31)均具有多种口径和/或多种口型,且对应的所述送风支管(7)与所述出风管(8)均具有相匹配的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机组;
一级变径静压箱(2),通过送风主管(4)连接在所述送风机组上;所述一级变径静压箱(2)的箱体上开设若干第一连接口(21);
送风温湿度检测仪(5),安装在所述送风主管(4)上;
加压风机(6),设置在所述送风主管(4)上;
若干二级变径静压箱(3),通过送风支管(7)对应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上;任一所述二级变径静压箱(3)的箱体上开设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口(31);
出风管(8),其一端封闭,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口(31)上;所述出风管(8)沿物料的输送设备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输送设备上方;任一所述出风管(8)开设出风口(81);所述出风口(81)朝向所述物料且出射风与所述输送设备边缘围成温湿度控制区;
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所述第二连接口(31)均具有多种口径和/或多种口型,且对应的所述送风支管(7)与所述出风管(8)均具有相匹配的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8)平行于所述物料的行进路径设置在所述输送设备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敬华李日南莫礼东邹克兴李坚韦文刘远涛黄江韦典进邓挺苏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