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65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在箱体内设置有表冷器、蒸发器、再热冷凝器、余热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表冷器外接冷源,蒸发器、压缩机、再热冷凝器、余热冷凝器和节流阀依次由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余热冷凝器换热表面与外接冷源接触。在工作时,空气经表冷器进行初步降温除湿,再由蒸发器进行进一步降温除湿,之后低温低湿的空气经过再热冷凝器进行加热,以达到所需出风温度的要求;在循环回路中还设置有余热冷凝器,余热冷凝器表面与外接冷源接触,以此,可以通过控制余热冷凝器和再热冷凝器各自分担的散热量,从而实现控制箱体内低温低湿的空气在再热冷凝器上所带走的热量,从而实现调节出风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除湿机组中,一般是用温度较低的冷冻水经过换热器,将风的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将水析出,即为冷冻除湿或降温除湿。以此除湿方式要求冷冻水的供水温度足够低,导致冷水主机蒸发温度过低,不利于主机制冷系统的节能,此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也会由于其他因素,冷冻水输送到末端空调机组时,水温温升比较高,供水温度往往达不到除湿要求。为此,现已有将直膨式制冷系统设置于除湿机组内的解决方式,利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对经过换热器的空气进行进一步降温,以达到降温除湿要求;再利用制冷系统的冷凝器对经过除湿的空气进行加热,使输出空气温度提高。但是,现有的除湿机组是直接将直膨式制冷系统设置于机组内,空气经过冷凝器时都是固定要吸收整个制冷系统所释放的热量,而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调节空气在蒸发器吸收的热量,不方便于调节出风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能够将空气处理至温度比冷冻水处理温度更低的露点,且能够对除湿后的低温空气进行加热,可根据实际需求自由调节空气在蒸发器吸收的热量,便于调节出风温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内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进风室和除湿室,所述进风室内设有风机,所述除湿室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表冷器、蒸发器和再热冷凝器,所述除湿室内还设有余热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所述表冷器外接冷源,所述蒸发器、压缩机、再热冷凝器、余热冷凝器和节流阀依次由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余热冷凝器的换热表面与外接冷源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送风阀,所述送风阀内水平设置有上隔板,所述上隔板将所述送风阀上下分隔为再热调节风窗和旁通风窗,所述再热冷凝器的下端与所述上隔板连接,空气自左向右穿过所述再热冷凝器后由所述再热风调节窗送出。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阀内还水平设置有下隔板,所述下隔板位于所述上隔板下方,所述下隔板将所述旁通风窗上下分隔为旁通风调节窗和旁通风过风窗,所述再热风调节窗、旁通风调节窗和旁通风过风窗内均分别设置有扇叶和用于调节所述扇叶的转动轴;所述再热风调节窗和旁通风调节窗的所述转动轴分别各自固定连接一根拨杆,两根所述拨杆分别与同一根传动杆的两端铰接;所述再热风调节窗和旁通风调节窗内的扇叶的设置方向相反,所述再热风调节窗和旁通风调节窗上的转动轴同时转动时,其中一个风窗通风面积增大,另一个风窗通风面积减小。进一步的,所述再热风调节窗和旁通风调节窗的两个所述转动轴中有一个连接有调节电机;所述旁通风过风窗上的所述转动轴连接有手动风阀调节器。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上设有进风阀。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上设有初效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除湿室内位于所述表冷器左侧从左到右依次设有中效过滤器和亚高效过滤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在箱体内设置有表冷器、蒸发器、再热冷凝器、余热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表冷器外接冷源,蒸发器、压缩机、再热冷凝器、余热冷凝器和节流阀依次由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余热冷凝器表面与外接冷源接触。在工作时,空气经表冷器进行初步降温除湿,再由蒸发器进行进一步降温除湿,之后低温低湿的空气经过再热冷凝器进行加热,以达到所需出风温度的要求;在循环回路中还设置有余热冷凝器,余热冷凝器换热表面与外接冷源接触,即余热冷凝器换热表面释放的热量不与箱体内低温低湿的空气接触,而是直接由外接冷源带走排出箱体外,以此,可以通过控制余热冷凝器和再热冷凝器各自分担的散热量,从而实现控制箱体内低温低湿的空气在再热冷凝器上所带走的热量,从而实现调节出风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排风阀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风阀内部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拨杆与传动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结构说明:1箱体、2进风室、21风机、3除湿室、4表冷器、51蒸发器、52再热冷凝器、53压缩机、54节流阀、55余热冷凝器、6送风阀、61上隔板、62下隔板、63再热风调节窗、64旁通风调节窗、65旁通风过风窗、66转动轴、661拨杆、67调节电机、68传动杆、69手动风阀调节器、71初效过滤器、72中效过滤器、73亚高效过滤器、8进风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箱体1内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进风室2和除湿室3,所述进风室2内设有风机21,所述除湿室3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表冷器4、蒸发器51和再热冷凝器52,所述除湿室3内还设有余热冷凝器55、压缩机53和节流阀54,所述表冷器4外接冷源,所述蒸发器51、压缩机53、再热冷凝器52、余热冷凝器55和节流阀54依次由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余热冷凝器55的换热表面与外接冷源接触。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中所指的外接冷源,是指从箱体1外界连接冷源介质,该冷源介质可以是冷却水、冷冻水或冷气体,比如在表冷器4中,可以外接冷冻水,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箱体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在余热冷凝器55中,可以外接冷却水、冷冻水或直接利用箱体外界的空气进行散热,使余热冷凝器55换热表面散发的热量直接被箱体外的冷源介质带走而不与箱体内的低湿冷空气接触,从而实现温度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实现外接冷源的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与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可做出,为使文本更加整洁,在此不做详细解释说明。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送风阀6,所述送风阀6内水平设置有上隔板61,所述上隔板61将所述送风阀6上下分隔为再热风调节窗63和旁通风窗,所述再热冷凝器52的下端与所述上隔板61连接,空气自左向右穿过所述再热冷凝器52后由所述再热风调节窗63排出。设置送风阀6,将送风阀6上下分隔为再热风调节窗63和旁通风窗,经过再热冷凝器52加热的空气由再热风调节窗63送出,不经过加热的空气直接由旁通风窗送出,以此,可以通过分配调节再热风调节窗63和旁通风窗各自分配的通风量,以此改变经过加热的空气的量,与此同时再热冷凝器52分配的散热量也会改变,从而实现调节空气在再热冷凝器52上带走的热量,由送风阀6送出的空气进一步混合,以此实现调节送出风的温度。图示机组出风方向为水平端部出风,机组顶部或侧部出风均可实现相同的效果。参照图2-4,进一步的,所述排风阀6内还水平设置有下隔板62,所述下隔板62位于所述上隔板61下方,所述下隔板62将所述旁通风窗上下分隔为旁通风调节窗64和旁通风过风窗65,所述再热风调节窗63、旁通风调节窗64和旁通风过风窗65内均分别设置有扇叶和用于调节所述扇叶的转动轴66;所述再热风调节窗63和旁通风调节窗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进风室(2)和除湿室(3),所述进风室(2)内设有风机(21),所述除湿室(3)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表冷器(4)、蒸发器(51)和再热冷凝器(52),所述除湿室(3)内还设有余热冷凝器(55)、压缩机(53)和节流阀(54),所述表冷器(4)外接冷源,所述蒸发器(51)、压缩机(53)、再热冷凝器(52)、余热冷凝器(55)和节流阀(54)依次由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余热冷凝器(55)的换热表面与外接冷源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有进风室(2)和除湿室(3),所述进风室(2)内设有风机(21),所述除湿室(3)内自左向右依次设有表冷器(4)、蒸发器(51)和再热冷凝器(52),所述除湿室(3)内还设有余热冷凝器(55)、压缩机(53)和节流阀(54),所述表冷器(4)外接冷源,所述蒸发器(51)、压缩机(53)、再热冷凝器(52)、余热冷凝器(55)和节流阀(54)依次由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余热冷凝器(55)的换热表面与外接冷源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送风阀(6),所述送风阀(6)内水平设置有上隔板(61),所述上隔板(61)将所述送风阀(6)上下分隔为再热风调节窗(63)和旁通风窗,所述再热冷凝器(52)的下端与所述上隔板(61)连接,空气自左向右穿过所述再热冷凝器(52)后由所述再热风调节窗(63)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温型深度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阀(6)内还水平设置有下隔板(62),所述下隔板(62)位于所述上隔板(61)下方,所述下隔板(62)将所述旁通风窗上下分隔为旁通风调节窗(64)和旁通风过风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东明王四海何赞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同方瑞风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