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65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烘箱以及第一吸‑脱附柱组,第二吸‑脱附柱组;烘箱的上端通过管路第一吸‑脱附柱组的一端相连,烘箱的下端通过管路第二吸‑脱附柱组一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二组吸‑脱附柱进行循环除湿,以克服单一烘箱除湿效果不佳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除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湿
,具体地说,是一种连续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7424141涉及采样过程中的气体除湿领域,尤其是一种除湿装置。包括散热模块、制冷模块和冷凝模块,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制冷模块的上方,冷凝模块设置在制冷模块的下方,所述制冷模块包括半导体制冷块,半导体制冷块的上表面为发热面,对应的下表面为制冷面,半导体制冷块的上方与散热模块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块的发热面朝向散热模块,半导体制冷块的下方与冷凝模块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块的制冷面朝向冷凝模块。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单,无需更换吸附物质,除湿效果好。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1821104涉及一种橱柜除湿系统,包括橱柜柜体,橱柜柜体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还包括除湿装置,除湿装置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以连通到橱柜柜体,以抽出橱柜柜体内的气液混合物;除湿装置连接于第二连接部以连通到橱柜柜体,以排入气液混合物经除湿装置除处理后所剩的气体。提供的橱柜除湿系统,避免橱柜受潮导致橱柜寿命的降低和影响内置品的保质效果,提高橱柜的使用效果。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4396296涉及一种基于膜的空气除湿设备。该空气除湿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泵与膜分离器;膜分离器包括不锈钢外壳与设置在不锈钢外壳内的若干多孔载体,各多孔载体表面设置亲水膜;不锈钢外壳设置进气口与出气口;空气压缩泵将空气通入所述不锈钢外壳的进气口,空气经过亲水膜与多孔载体,其中的水分子被亲水膜吸附,最后经出气口流出。该空气除湿装置结构简单,除湿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6014826涉及一种微珠自动除湿装置,该微珠自动除湿装置设置在除湿房内部,包括输送工作台架、自动加珠装置、传送除湿机构和收集密封装置,所述的自动加珠装置和传送除湿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工作台架的两端,所述的自动加珠装置设置在输送工作台架的上方并且设置在传送除湿机构运行方向的后端,所述的收集密封装置设置在传送除湿机构运行方向的前端,所述的传送除湿机构包括除湿传送带和驱动机构,所述的除湿传送带倾斜设置在输送工作台架的台面上并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匀速运动。该微珠自动除湿装置,通过自动加珠装置和定量加珠料槽将微珠均匀添加到除湿传送带表面,使微珠在除湿传送带上自动进行除湿保湿,操作方便,效率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5359222涉及一种双转轮除湿机,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形成干涉配合的空气除湿装置,及回风干燥装置;所述空气除湿装置用于对风进行干燥除湿,保持室内的相对湿度;所述回风干燥装置用于对所述空气除湿装置进行回风干燥,以使所述空气除湿装置达到再生、持续使用的目的。采用双转轮的结构形式,且具有回风干燥装置,提高了处理空气的能力,减少资源浪费,能耗低,能量的利用率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5833420涉及一种智能除湿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终端主体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终端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终端主体的上方安装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一侧的终端主体上方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终端主体的内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上方的终端主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方的终端主体内部安装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风机后侧的终端主体内部安装有隔板。通过设置湿度传感器、控制器、风机、制冷片、出水管、加热片、无线通讯模块、声光报警器、温度传感器结构,解决了缺乏除湿结构和缺少加热升温机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除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其包含烘箱以及第一吸-脱附柱组,第二吸-脱附柱组;烘箱的上端通过管路第一吸-脱附柱组的一端相连,烘箱的下端通过管路第二吸-脱附柱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吸-脱附柱组由一个以上的吸-脱附柱串联而成;其中数目优选为三个。所述的第二吸-脱附柱组由一个以上的吸-脱附柱串联而成;其中数目优选为三个。在烘箱和第一吸-脱附柱组的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在第一阀门和第一吸-脱附柱组之间设置一个外接管路,由第二阀门控制开关。烘箱的上端通过管路第一吸-脱附柱组的一端相连,烘箱的下端通过管路第二吸-脱附柱组一端相连;第一吸-脱附柱组的另外一端和第二吸-脱附柱组的另外一端通过管路相连,且管路中间设置第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二组吸-脱附柱进行循环除湿,以克服单一烘箱除湿效果不佳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烘箱,2第一吸-脱附柱组,3第二吸-脱附柱组,4第一阀门,5第二阀门,6第三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技术一种连续除湿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参见附图1,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其包含烘箱以及第一吸-脱附柱组,第二吸-脱附柱组;烘箱的上端通过管路第一吸-脱附柱组的一端相连,烘箱的下端通过管路第二吸-脱附柱组一端相连。所述的第一吸-脱附柱组由一个以上的吸-脱附柱串联而成;其中数目优选为三个。所述的第二吸-脱附柱组由一个以上的吸-脱附柱串联而成;其中数目优选为三个。在烘箱和第一吸-脱附柱组的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在第一阀门和第一吸-脱附柱组之间设置一个外接管路,由第二阀门控制开关。烘箱的上端通过管路第一吸-脱附柱组的一端相连,烘箱的下端通过管路第二吸-脱附柱组一端相连;第一吸-脱附柱组的另外一端和第二吸-脱附柱组的另外一端通过管路相连,且管路中间设置第三阀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烘箱以及第一吸-脱附柱组,第二吸-脱附柱组;烘箱的上端通过管路第一吸-脱附柱组的一端相连,烘箱的下端通过管路第二吸-脱附柱组一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烘箱以及第一吸-脱附柱组,第二吸-脱附柱组;烘箱的上端通过管路第一吸-脱附柱组的一端相连,烘箱的下端通过管路第二吸-脱附柱组一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吸-脱附柱组由一个以上的吸-脱附柱串联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吸-脱附柱组由三个吸-脱附柱串联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吸-脱附柱组由一个以上的吸-脱附柱串联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跃邓洪贵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