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521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涉及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富水湿软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施工,特别涉及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前管和后管,所述前管和后管可拆卸相连,前管和后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本前管和后管可拆卸连接、分段安装,并利用液压钻机顶进拟顶进管道底部,从而在拟顶进管道底部形成于其长度相同的一体管,实现了对顶进中管道的连续支托,解决了湿软土体承载力低、顶进时易发生“栽头”的施工难题;同时利用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的导排装置和内置过滤装置对富水土体水流进行分次导排,解决了掘进面带水作业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
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富水湿软地质条件下人工顶管施工,特别涉及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
技术介绍
根据规范和实际操作要求,人工掘进顶管适用于在地层条件良好、土质稳定的地质条件,且施工前必须将地下水降低到管底50cm以下方可进行。在富水湿软地质条件下进行人工顶管施工,一方面由于湿软土体含水量大、承载力低,人工顶管顶进过程中极易发生管子持续“栽头”,高程调整难度极大,顶进质量不能保证;另一方面由于该种土体自立稳定性差,在水流作用下人工掘进面可能发生塌方,不但严重威胁作业人员安全,而且会造成地面沉降,威胁到地面上建筑物的安全。面对此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有注浆预加固法和管棚支护法。其中注浆预加固法是通过地面注浆的方式对湿软土体的土体进行预加固,以利于后续顶管顺利掘进;管棚支护法是预先在拟顶进管道管顶外周135°范围一次性顶入与管道长度相同的钢管形成棚护结构,同时注浆增强钢管强度并兼具止水作用。注浆预加固法对施工范围内既有的地下管线需要提前改迁,影响工程进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前管(1)和后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1)和后管(2)可拆卸相连,前管(1)和后管(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n所述前管(1)和后管(2)上均设置有用于水流导排的导排装置,所述前管(1)上还设置有用于清理导排装置堵塞物的清淤装置;/n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为中空筒状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一端设置在前管(1)内,过滤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后管(2)内,且过滤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装置与前管(1)和后管(2)固定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包括中空圆柱状的前管(1)和后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1)和后管(2)可拆卸相连,前管(1)和后管(2)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前管(1)和后管(2)上均设置有用于水流导排的导排装置,所述前管(1)上还设置有用于清理导排装置堵塞物的清淤装置;
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为中空筒状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一端设置在前管(1)内,过滤装置的另一端设置在后管(2)内,且过滤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装置与前管(1)和后管(2)固定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排装置包括第一导排孔(3)和第二导排孔(4),所述第一导排孔(3)和第二导排孔(4)均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第一导排孔(3)设置在前管(1)上,第二导排孔(4)设置在后管(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管(1)的周面一分为二,分别为前管(1)上周面和前管(1)下周面,前管(1)上周面和前管(1)下周面的横截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80度;
第一导排孔(3)设置为三个,三个第一导排孔(3)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前管(1)上周面内,且三个第一导排孔(3)设置在的中心轴线位于前管(1)上周面的同一横截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导排孔(3)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人工顶管施工中具有支托导排功能的一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管(2)的周面一分为二,分别为后管(2)上周面和后管(2)下周面,后管(2)上周面和后管(2)下周面的横截面所在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180度;
第二导排孔(4)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锋王全振梁玉钊陈西德刘宏涛陈尊鹏陈钊刘斌王潇童蓬勃朱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政道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