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48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向轴承,单向离合的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U”形槽,一滚柱设置在该“U”形槽与外圈之间,在“U”形槽较高的侧壁一端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另一端连接滚柱,所有的滚柱的自锁角在任何情况下保持相同;采用了上述方案后,滚柱与外圈始终保持固定角度接触,滚柱与“U”形槽底的平面也始终保持固定角度接触,因此,所有滚柱的自锁角均相同,即使在高频振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单向轴承的锁紧也防止卡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特指可实现单向转动的单向轴承。
技术介绍
单向轴承是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的一种轴承。单向轴承的金属外壳里,包括许多个滚轴,滚针或滚珠,而其转动座(穴)的形状使它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会发生很大的阻力实现所谓“单向”。单向轴承的这一特性使其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上。如图1-2所示,为现有的楔块式单向轴承,包括外圈1`、内圈2`、保持架3`、楔块4`、弹簧5`,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一体并排设置,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共用外圈1`和内圈2`。由于楔块4`为异形结构,其弧形下端面与内圈2`的弧形外表面间为两个圆弧背向接触,其接触面较小,因此摩擦面较小。另外在楔块4`受到磨损时每个楔块4`的自锁角则不相同,这样导致单向轴承在受到高频振动或过大载荷时发生卡死现象(如图3、图4所示)。媒体就有报道过使用这种楔块式单向轴承卡死后自行车前栽致使骑手死亡的案例。中国专利CN202468707U公开了一种单向轴承,包括:轴承体,所述轴承体包括外圈、内圈,所述外圈与内圈之间环设有多个沟槽,所述沟槽开口设于所述内圈上,所述沟槽内设有滚柱、弹性件,所述滚柱设于所述沟槽内一侧的弧形位置,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沟槽另一侧内壁与滚柱之间,所述弹性件是沿所述轴承体旋转的反方向设置。这种结构由于沟槽为弧形设计,单向轴承在受到高频振动时,每个滚珠的自锁角会不同,会造成不法锁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振、防卡死的单向轴承。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单向轴承,包括一体设置的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并排设置并共用外圈和内圈,其中,单向离合的外圈内表面截面为圆环形,单向离合的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U”形槽,一滚柱设置在该“U”形槽与外圈之间,该“U”形槽底面为平面,“U”形槽深度沿单向轴承顺向转动方向由深到浅,在“U”形槽较高的侧壁一端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另一端连接滚柱;滚柱与外圈相交面的法线和滚柱与内圈“U”形槽底面相交面的法线间形成自锁角,所有的滚柱的自锁角在任何情况下保持相同。所述的弹性体为固设在“U”形槽较高的侧壁上弹簧容置腔内的弹簧,弹簧另一端与滚柱连接。U”形槽较低的侧壁为挡壁,滚柱抵触到该挡壁时,弹簧仍保持压缩状态。采用了上述方案后,滚柱与外圈始终保持固定角度接触,滚柱与“U”形槽底的平面也始终保持固定角度接触,因此,所有滚柱的自锁角均相同,即使在高频振动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改变,保证了单向轴承的锁紧也防止卡死。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楔块式单向轴承局部横向截面图;图2为现有楔块式单向轴承局部纵向截面图;图3为现有楔块式单向轴承卡死状态示意图;图4为现有楔块式单向轴承楔块自锁角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横向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纵向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自锁角示意图。标号说明:1`、外圈;2`、内圈;3`、保持架;4`、楔块;5`、弹簧;1、外圈;2、内圈;21、“U”形槽;211、弹簧容置腔;212、挡壁;3、滚柱;4、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5以及图6,本技术一种单向轴承,包括一体设置的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并排设置并共用外圈和内圈,图5中,单向离合设在左侧,轴承在右侧,单向离合的外圈1内表面截面为圆环形,单向离合的内圈2外表面设有若干“U”形槽21,滚柱3设置在“U”形槽21与外圈1之间,“U”形槽21底面为平面,“U”形槽21深度沿单向轴承顺向转动方向(图5中内圈顺时针方向)由深到浅,每个“U”形槽21底面与外圈1弧面夹角均相同,在“U”形槽左侧较高的侧壁上斜向下设有弹簧容置腔211,弹簧4一端固接在弹簧容置腔211底部,另一端与滚柱3连接。U”形槽21较低的侧壁为挡壁212,滚柱3抵触到该挡壁212时,弹簧4仍保持压缩状态。如图7所示滚柱3与外圈2相交面的法线和滚柱3与内圈“U”形槽21底面法线间形成自锁角,由于每个“U”形槽21底面与外圈1弧面夹角均相同,所以所有的滚柱的自锁角在任何情况下保持相同。本技术单向轴承正向使用时,内圈2顺时针转动,滚柱3位于“U”形槽21左侧较深一侧,不影响轴承转动;当内圈2反向转动时,滚柱3位于“U”形槽21右侧较浅一侧,这时在外圈1和“U”形槽21底面挤压下摩擦力增大使单向轴承锁止,由于滚柱3与“U”形槽21底面是线对面结合(相对于楔块式的线对线结合),摩擦面较大,扭矩较大,同型号的楔块式的单向轴承扭矩只有80N/M,本技术可以达到300N/M。由于滚柱3与圈及“U”形槽21底面一直能保持固定的角度,所以在单向轴承遇到外部高频振动或大载荷时,每滚柱的自锁角均相同且不发生变化。这样单向轴承就会保持锁紧状态,不会卡死也会出现单向失效的情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形状或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轴承,包括一体设置的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并排设置并共用外圈和内圈,其特征在于:单向离合的外圈内表面截面为圆环形,单向离合的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U”形槽,一滚柱设置在该“U”形槽与外圈之间,该“U”形槽底面为平面,“U”形槽深度沿单向轴承顺向转动方向由深到浅,在“U”形槽较高的侧壁一端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另一端连接滚柱;滚柱与外圈相交面的法线和滚柱与内圈“U”形槽底面相交面的法线间形成自锁角,所有的滚柱的自锁角在任何情况下保持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轴承,包括一体设置的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轴承本体和单向离合并排设置并共用外圈和内圈,其特征在于:单向离合的外圈内表面截面为圆环形,单向离合的内圈外表面设有若干“U”形槽,一滚柱设置在该“U”形槽与外圈之间,该“U”形槽底面为平面,“U”形槽深度沿单向轴承顺向转动方向由深到浅,在“U”形槽较高的侧壁一端设有弹性体,该弹性体另一端连接滚柱;滚柱与外圈相交面的法线和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斯迪尔传动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