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441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6
本申请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风罩,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动叶轮,设于所述风罩内且靠近所述进风口处;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叶轮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动叶轮在所述风罩内转动;扩压器,包括扩压器基座和多个静叶片,所述扩压器基座固定于所述风罩内,多个所述静叶片环向间隔固定于所述风罩内表面对应所述扩压器基座的区域,所述静叶片的入口安放角设置为25°~60°,所述静叶片的出口安放角设置为20°~90°。通过对静叶片安放角的设置,气流经过静叶片时具有较大的进口,减小了流体阻力,有效减小送风装置内部流体经过扩压器时的动能损失,提升工作性能,降低耗电量,又能实现扩压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装置
本申请属于风机
,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面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送风设备,如手持式吸尘器等,这些送风设备内使用的送风装置体积较小,转速通常都很高,在8万~15万rpm之间。为了将气流动能转化为气压能,使流出的风吹得更远,常在送风装置内设置扩压器,但由于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气流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后部扩压器而造成的流动损失较大,进而导致送风装置的效率低下,送风设备的耗电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送风设备由于气流在内部流动的过程中动能损失较大,进而导致效率较低、耗电量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送风装置,包括:风罩,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动叶轮,设于所述风罩内且靠近所述进风口处;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叶轮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动叶轮在所述风罩内转动;扩压器,包括扩压器基座和多个静叶片,所述扩压器基座固定于所述风罩内且靠近所述出风口处,多个所述静叶片环向间隔固定于所述风罩内表面对应所述扩压器基座的区域,所述静叶片的入口安放角设置为25°~60°,所述静叶片的出口安放角设置为20°~90°。在一个实施例中,经过所述扩压器中心轴线的面为子午面,在所述子午面上,所述静叶片头部的投影形成前缘线,所述前缘线与所述扩压器基座的投影得到的曲线在交点处沿所述曲线构造成切线,所述切线与所述扩压器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0°~70°。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子午面上,所述静叶片尾部的投影形成尾缘线,所述前缘线与所述扩压器基座的投影得到的曲线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为设置为70°~110°,所述尾缘线与所述扩压器基座的投影得到的曲线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设置在70°~1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罩的内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等径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呈变径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变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压器基座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为变径结构,所述上段的外径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下段的外表面为等径结构,所述下段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对应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且为内凹弧面,所述第二弧面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且为内凸弧面,所述静叶片设于所述第一弧面;所述动叶轮包括动叶轮基座和设置在动叶轮基座外表面上的多个动叶片,所述动叶轮基座的外表面向内侧凹陷呈弧面且外径从所述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弧面的位置与所述上段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弧面的位置与所述动叶轮基座的外表面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上段外表面的曲率小于第一弧面的曲率,所述动叶轮基座外表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二弧面的曲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段靠近所述动叶轮的一侧凸出形成有内凸环和外凸环,所述内凸环与所述外凸环之间形成有环形槽,所述动叶轮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适配容置于所述环形槽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叶片的叶顶与所述扩压器基座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且两者最窄处的间隙为0.1m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机壳和安装部,所述机壳呈筒状且设于所述风罩的出风口处,所述安装部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内的轴承室和连接于所述轴承室与所述机壳之间且彼此间隔的多个筋条,所述扩压器套设于所述轴承室外且抵靠于多个所述筋条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筋条之间形成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通道。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筋条靠近所述机壳的一端分别设有倾斜的凸起,各所述凸起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凸起包括相连接的凸起头部和凸起根部,所述凸起根部与所述筋条连接,所述凸起的厚度从所述凸起根部至所述凸起头部逐渐变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的入口安放角A与所述扩压器的出口安放角β之间存在以下关系:凸起的入口安放角=静叶片的出口安放角±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路板和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马达,所述马达的转轴与所述动叶轮连接,所述电路板具有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引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马达的一部分套设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扩压器的一端,所述马达与所述筋条连接固定,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马达远离所述扩压器的一端。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在风罩内设有动叶轮和扩压器,将风罩内表面上的静叶片的入口安放角设置为25°~60°、出口安放角设置为20°~90°,通过对静叶片安放角的设置,气流经过静叶片时具有较大的进口,减小了流体阻力,有效减小送风装置内部流体经过扩压器时的动能损失,提升工作性能,降低耗电量,又能实现扩压的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的剖切视图;图2为图1所示送风装置中风罩的剖切视图;图3为图1所示送风装置中扩压器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扩压器基座的剖切视图图5为图1所示送风装置中扩压器的平面叶栅图;图6为图1所示送风装置中扩压器的子午面投影原理图;图7为图1所示送风装置中扩压器的在子午面的投影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装置中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送风装置中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送风装置中机架上的凸起的截面展开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风罩;200-动叶轮;300-驱动机构;400-扩压器;500-机架;101-进风口;102-出风口;110-第一部分;120-第二部分;121-第一弧面;122-第二弧面;130-内倒角;210-动叶轮基座;220-动叶片;310-马达;320-电路板;313-轴承;314-转轴;315-连接柱;401-扩压器中心轴线;402-子午面;403-静叶片的投影;410-扩压器基座;411-上段;412-下段;420-静叶片;421-静叶片头部;422-静叶片尾部;423-前额线;424-后额线;425-中线;426-第一切线;427-第二切线;428-第三切线;429-第四切线;431-内凸环;432-外凸环;433-环形槽;441-前缘线;442-尾缘线;443-曲线;444-第五切线;445-第六切线;501-出风通道;510-机壳;511-插接部;520-安装部;521-轴承室;530-筋条;531-安装孔;532-支撑台面;540-凸起;541-凸起头部;542-凸起根部;543-前额线;544-后额线;545-中线;546-第七切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罩,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n动叶轮,设于所述风罩内且靠近所述进风口处;/n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叶轮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动叶轮在所述风罩内转动;/n扩压器,包括扩压器基座和多个静叶片,所述扩压器基座固定于所述风罩内且靠近所述出风口处,多个所述静叶片环向间隔固定于所述风罩内表面对应所述扩压器基座的区域,所述静叶片的入口安放角设置为25°~60°,所述静叶片的出口安放角设置为20°~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罩,两端分别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
动叶轮,设于所述风罩内且靠近所述进风口处;
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叶轮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动叶轮在所述风罩内转动;
扩压器,包括扩压器基座和多个静叶片,所述扩压器基座固定于所述风罩内且靠近所述出风口处,多个所述静叶片环向间隔固定于所述风罩内表面对应所述扩压器基座的区域,所述静叶片的入口安放角设置为25°~60°,所述静叶片的出口安放角设置为2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扩压器中心轴线的面为子午面,在所述子午面上,所述静叶片头部的投影形成前缘线,所述前缘线与所述扩压器基座的投影得到的曲线在交点处沿所述曲线构造成切线,所述切线与所述扩压器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0°~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午面上,所述静叶片尾部的投影形成尾缘线,所述前缘线与所述扩压器基座的投影得到的曲线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为设置为70°~110°,所述尾缘线与所述扩压器基座的投影得到的曲线在交点处的切线的夹角设置在7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的内表面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等径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呈变径结构,所述第二部分的直径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压器基座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为变径结构,所述上段的外径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下段的外表面为等径结构,所述下段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且为内凹弧面,所述第二弧面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且为内凸弧面,所述静叶片设于所述第一弧面;所述动叶轮包括动叶轮基座和设置在动叶轮基座外表面上的多个动叶片,所述动叶轮基座的外表面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琢周亚运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