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吸入式单级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43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6
一种单吸入式单级离心泵,泵体(1)至少包括叶轮。壳盖(2)包括依次设置的单侧吸入口(3)和容纳空间,叶轮(4)至于容纳空间内。叶轮(4)为单吸式叶轮,即壳盖(2)内的叶轮(4)一侧设置吸入口(3),未设置吸入口(3)的叶轮(4)另一侧为后盖板(6);在后盖板且与叶轮吸入口(3)顶端的水平位置向外设置后部接触板(7),在后部接触板(7)和后部口(8)之间设置密封环(9)。后盖板(6)与轮毂(10)之间水平开设平衡孔(5)。轴套(11)与轮毂(10)紧密贴合。平衡孔(5)的面积为口环间隙的3~5倍。泵体(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脚(12),四枚支撑脚(1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吸入式单级离心泵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
,特别提供了一种单吸入式单级离心泵。
技术介绍
单级中开泵是完全符合国际标准API610《石油、重化学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的一种重要的离心泵结构,结构编码为BB1。由于其进出口法兰都位于下泵体,从而具有检修不需要拆卸泵体管路法兰等明显优点,使其检修快速方便,在输油(水)管线、水处理、石化流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单级中开泵叶轮为双吸结构,叶片背对背对称布置。双吸式叶轮使泵在同样扬程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流量大一倍的工况,同时叶片背靠背对称布置使得轴向力自动平衡,运行稳定可靠。但是这种结构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是在流量比较小、扬程比较高的工况下效率很低,能耗大。其原理是:根据离心泵的性能参数特点,离心泵的水力效率和一个无因次常数—比转速ns紧密相关:其中:n——转速,rpmQ——流量,m3/hH——单级扬程,m由此可见,当离心泵的ns越大,效率越高,节能效果越显著,反之则效率低、能耗高。换言之,流量越小、扬程越高,离心泵的效率就越低。对于单级中开泵而言,由于叶轮采用双吸式结构,流量Q要除以2方可得到单侧吸入流量,因此会使得ns的数值降低。通常ns小于80的参数就属于低比转速工况了,泵的效率很低,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节能环保、高效运转的离心泵。本技术具体提供了一种单吸入式单级离心泵,泵体1至少包括叶轮。壳盖2包括依次设置的单侧吸入口3和容纳空间,叶轮4至于容纳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叶轮4为单吸式叶轮,即壳盖2内的叶轮4一侧设置吸入口3,未设置吸入口3的叶轮4另一侧为后盖板6,相当于本技术将双吸式叶轮中的一侧叶轮去掉,使用后盖板封堵代替。在后盖板且与叶轮吸入口3顶端的水平位置向外设置后部接触板7,在后部接触板7和后部口8内周布置的泵密封环之间设置密封环9。后盖板6与轮毂10之间水平开设平衡孔5。当叶轮为双吸结构时,叶片背对背对称布置,使得轴向力自动平衡。本技术采用单侧吸式设计,轴向力通过平衡孔来平衡。在叶轮吸入侧开有平衡孔,平衡孔的面积约为口环间隙的4倍,平衡孔使得叶轮的吸入侧和叶轮的背侧压力相等,使得轴向力得以平衡;同时平衡孔还使得泵体两侧的吸入区的流动死区得以消除,改善泵的入口条件。轴套11与轮毂10紧密贴合。每片叶轮叶片均开设有且只有一处平衡孔5,平衡孔5的面积为口环间隙的3~5倍。泵体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脚12,四枚支撑脚1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本技术将叶轮的双吸式结构改变为单吸式结构,将流体的双侧吸入改为单侧吸入形式,即流体从泵体吸入流道吸入到叶轮单侧的吸入口后,经由泵体吐出流道流出;而叶轮另一侧的吸入口不再吸入流体。根据前述的ns计算公式,流量Q就为泵的全部流量,而不需要除以2,因此ns的数值大幅提高,从而获得较高的水力效率。本技术具有制作或改造简单的特点。在技术改造时,保持原来的泵体、泵盖等除了轴和叶轮以外的其它零部件设计不变,既能够满足泵的标准化和通用化设计达到最优,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改变产品规格,同时还可以减少铸件的模具投入,降低成本,管理简便。小流量的叶轮能够利用成熟的单级泵叶轮现有模型,尤其是ZA系列前部入口端设计较长的叶轮,完全能够满足原泵体对叶轮吸入端口环位置轴向尺寸的长度要求。改造时,将后部密封环的位置在铸造工序制造砂型时,采取贴活块的方式,将后部口环位置加长到所需要的轴向尺寸,进而轻松获得叶轮铸件,而不需要重新制作叶轮模具,且不需要重新进行水力设计。本技术由于轴伸出端的不同,可以获得两种转向,即本技术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使得离心泵电机顺时针转动,也可以获得逆时针转动。如说明书附图2和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单吸叶轮也设计成中心线对称的形式,通过布置方式的不同,实现泵的进出口法兰方向完全对称相反布置;并通过改变叶轮的吸入口朝向,并通过轴套安装位置来调节轴向尺寸,实现了两种转向同一泵体的设计,使得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管路的布置更加灵活和规范。本技术使得中开泵既有原泵两端支撑、泵体轴向中开的结构优点,又能满足用户的流量、扬程的工况参数要求,同时还能在流量比较小的工况条件下依旧保持很高的效率,有效解决低比转速单级中开泵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实现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的效果,降低使用单位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中开泵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符号说明:1泵体、2壳盖、3吸入口、4叶轮、5平衡孔、6后盖板、7后部接触板、8后部口、9密封环、10轮毂、11轴套、12支撑脚、13泵体吸入流道、14泵体吐出流道、15叶片流道。箭头方向为流体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节能环保、高效运转的离心泵。本实施例具体提供了一种单吸入式单级离心泵,泵体1至少包括叶轮。壳盖2包括依次设置的单侧吸入口3和容纳空间,叶轮4至于容纳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叶轮4为单吸式叶轮,即壳盖2内的叶轮4一侧设置吸入口3,未设置吸入口3的叶轮4另一侧为后盖板6,相当于本实施例将双吸式叶轮中的一侧叶轮去掉,使用后盖板封堵代替。在后盖板且与叶轮吸入口3顶端的水平位置向外设置后部接触板7,在后部接触板7和后部口8内周布置的泵密封环之间设置密封环9。后盖板6与轮毂10之间水平开设平衡孔5。当叶轮为双吸结构时,叶片背对背对称布置,使得轴向力自动平衡。本实施例采用单侧吸式设计,轴向力通过平衡孔来平衡。在叶轮吸入侧开有平衡孔,平衡孔的面积约为口环间隙的4倍,平衡孔使得叶轮的吸入侧和叶轮的背侧压力相等,使得轴向力得以平衡;同时平衡孔还使得泵体两侧的吸入区的流动死区得以消除,改善泵的入口条件。轴套11与轮毂10紧密贴合。每片叶轮叶片均开设有且只有一处平衡孔5,平衡孔5的面积为口环间隙的3~5倍。泵体1的底部固定有支撑脚12,四枚支撑脚1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施例将叶轮的双吸式结构改变为单吸式结构,将流体的双侧吸入改为单侧吸入形式,即流体从泵体吸入流道吸入到叶轮单侧的吸入口后,经由泵体吐出流道流出;而叶轮另一侧的吸入口不再吸入流体。根据前述的ns计算公式,流量Q就为泵的全部流量,而不需要除以2,因此ns的数值大幅提高,从而获得较高的水力效率。本实施例具有制作或改造简单的特点。在技术改造时,保持原来的泵体、泵盖等除了轴和叶轮以外的其它零部件设计不变,既能够满足泵的标准化和通用化设计达到最优,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改变产品规格,同时还可以减少铸件的模具投入,降低成本,管理简便。小流量的叶轮能够利用成熟的单级泵叶轮现有模型,尤其是ZA系列前部入口端设计较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吸入式单级离心泵,泵体(1)至少包括叶轮:壳盖(2)包括依次设置的单侧吸入口(3)和容纳空间,叶轮(4)至于容纳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叶轮(4)为单吸式叶轮,即壳盖(2)内的叶轮(4)一侧设置吸入口(3),未设置吸入口(3)的叶轮(4)另一侧为后盖板(6);在后盖板且与叶轮吸入口(3)顶端的水平位置向外设置后部接触板(7),在后部接触板(7)和后部口(8)之间设置密封环(9);/n后盖板(6)与轮毂(10)之间水平开设平衡孔(5);/n轴套(11)与轮毂(10)紧密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吸入式单级离心泵,泵体(1)至少包括叶轮:壳盖(2)包括依次设置的单侧吸入口(3)和容纳空间,叶轮(4)至于容纳空间内;其特征在于:叶轮(4)为单吸式叶轮,即壳盖(2)内的叶轮(4)一侧设置吸入口(3),未设置吸入口(3)的叶轮(4)另一侧为后盖板(6);在后盖板且与叶轮吸入口(3)顶端的水平位置向外设置后部接触板(7),在后部接触板(7)和后部口(8)之间设置密封环(9);
后盖板(6)与轮毂(1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滨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华大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