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31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移动座、万向轮、把手、支撑座、线盘、线、固定导轮一、固定导轮二、连接座一、连接座二、活动导轮一、活动导轮二、活动臂、手轮一、摩擦盘、纵向移动机构和卡座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这里放完线后刹紧万向轮并对线的终点位置进行纵向和竖向的调节,从而避免移动本装置带来的调节不便,也就提高了施工的进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连接座一上侧纵向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螺钉,从而便于通过拧紧固定螺钉顶紧固定导轮一避免产生旋转,也就防止工作过程中线出现松动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线盘外侧中心轴上设置有收线手轮,便于使用完成后快速对线进行收集,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在修建高炉、桥梁,道路及河道时,通常利用放线的方式来确定施工时的边线,如挖河道及修建河道的坡面时,需在地面上放线,顺着线撒上白石灰,以便挖机操作人员顺着线来施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现有放线装置功能简单,尤其是放线后线的位置微调比较麻烦,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移动座、万向轮、把手、支撑座、线盘、线、固定导轮一、固定导轮二、连接座一、连接座二、活动导轮一、活动导轮二、活动臂、手轮一、摩擦盘、固定轴、锁紧螺钉、纵向移动机构和卡座;所述移动座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移动座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座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座顶面中央,所述支撑座上侧活动连接有线盘;所述线盘上缠绕连接有线;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左侧固定连接在移动座右侧,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右侧纵向滑座上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连接座一底部固定连接在卡座左上侧;所述固定导轮一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一中上侧;所述固定导轮二位于固定导轮一下侧,所述固定导轮二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一中下侧;所述活动臂下侧中央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活动臂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二;所述固定轴活动连接在卡座右侧中,所述固定轴外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一;所述摩擦盘中心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侧,所述摩擦盘内侧面固定连接在活动臂下侧侧面;所述锁紧螺钉位于摩擦盘外侧,所述锁紧螺钉活动连接在卡座左侧纵向螺纹孔中,所述锁紧螺钉内侧端部与摩擦盘外侧面相连;所述活动导轮一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二中上侧;所述活动导轮二位于活动导轮一下侧,所述活动导轮二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二中下侧;所述线外端分别依次穿过固定导轮一和固定导轮二之间以及活动导轮二和活动臂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纵向移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导槽座、导槽、端盖、手轮二、螺杆和滑座;所述导槽座中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导槽中活动连接有滑座;所述螺杆一侧活动连接在端盖中,所述螺杆外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二;所述滑座中央螺纹孔活动连接在螺杆上。作为优选,所述导槽为T形槽,且与滑座外部相匹配。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一上侧纵向螺纹孔中活动连接有固定螺钉,且固定螺钉内侧端部与固定导轮一侧面相连。作为优选,所述万向轮为带刹车的万向轮。作为优选,所述线盘外侧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收线手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的优点,放完线后刹紧万向轮,对线的终点位置进行纵向和竖向调节,可避免移动本装置带来的调节不便,提高了施工进度。(2)在连接座一上侧纵向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螺钉,便于通过拧紧固定螺钉顶紧固定导轮一避免产生旋转,防止工作过程中线出现松动的现象。(3)在线盘外侧中心轴上设置有收线手轮,便于使用完成后快速对线进行收集,从而改善了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纵向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座;2-万向轮;3-把手;4-支撑座;5-线盘;6-线;7-固定导轮一;8-固定导轮二;9-连接座一;10-连接座二;11-活动导轮一;12-活动导轮二;13-活动臂;14-手轮一;15-摩擦盘;16-固定轴;17-锁紧螺钉;18-纵向移动机构;19-卡座;181-导槽座;182-导槽;183-端盖;184-手轮二;185-螺杆;186-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包括移动座1、万向轮2、把手3、支撑座4、线盘5、线6、固定导轮一7、固定导轮二8、连接座一9、连接座二10、活动导轮一11、活动导轮二12、活动臂13、手轮一14、摩擦盘15、固定轴16、锁紧螺钉17、纵向移动机构18和卡座19;所述移动座1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移动座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支撑座4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座1顶面中央,所述支撑座4上侧活动连接有线盘5;所述线盘5上缠绕连接有线6;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8左侧固定连接在移动座1右侧,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8右侧纵向滑座上固定连接有卡座19;所述连接座一9底部固定连接在卡座19左上侧;所述固定导轮一7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一9中上侧;所述固定导轮二8位于固定导轮一7下侧,所述固定导轮二8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一9中下侧;所述活动臂13下侧中央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6,所述活动臂13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二10;所述固定轴16活动连接在卡座19右侧中,所述固定轴16外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一14;所述摩擦盘15中心固定连接在固定轴16上侧,所述摩擦盘15内侧面固定连接在活动臂13下侧侧面;所述锁紧螺钉17位于摩擦盘15外侧,所述锁紧螺钉17活动连接在卡座19左侧纵向螺纹孔中,所述锁紧螺钉17内侧端部与摩擦盘15外侧面相连;所述活动导轮一11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二10中上侧;所述活动导轮二12位于活动导轮一11下侧,所述活动导轮二12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二10中下侧;所述线6外端分别依次穿过固定导轮一7和固定导轮二8之间以及活动导轮二12和活动臂13之间。如图2所示,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8的具体结构包括导槽座181、导槽182、端盖183、手轮二184、螺杆185和滑座186;所述导槽座181中设有导槽182;所述导槽182开口处固定连接有端盖183,所述导槽182中活动连接有滑座186;所述螺杆185一侧活动连接在端盖183中,所述螺杆185外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二184;所述滑座186中央螺纹孔活动连接在螺杆185上。其中,所述导槽182为T形槽,且与滑座186外部相匹配;所述连接座一9上侧纵向螺纹孔中活动连接有固定螺钉,且固定螺钉内侧端部与固定导轮一7侧面相连;所述万向轮2为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线盘5外侧中心轴上固定连接有收线手轮。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的优点,使用时,首先将线6外侧端部固定连接在需要的位置,而后后移本装置进行放线,放完线后刹紧万向轮2并对线的终点位置进行纵向和竖向的调节,从而避免移动本装置带来的调节不便,也就提高了施工的进度,具体纵向调节时,首先手摇手轮二184带动螺杆185旋转,而螺杆185的旋转则驱使滑座186纵向移动,而滑座186的纵向移动则带动卡座19整体纵向移动,也就是使终点位置的线进行纵向移动,而松开锁紧螺钉17,从而则便于通过手轮一14带动活动臂13围绕固定轴16旋转进行上下摆动,也就是带动终点位置的线进行竖向的移动,而在连接座一9上侧纵向螺纹孔中设置有固定螺钉,从而便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1)、万向轮(2)、把手(3)、支撑座(4)、线盘(5)、线(6)、固定导轮一(7)、固定导轮二(8)、连接座一(9)、连接座二(10)、活动导轮一(11)、活动导轮二(12)、活动臂(13)、手轮一(14)、摩擦盘(15)、固定轴(16)、锁紧螺钉(17)、纵向移动机构(18)和卡座(19);/n所述移动座(1)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移动座(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n所述支撑座(4)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座(1)顶面中央,所述支撑座(4)上侧活动连接有线盘(5);/n所述线盘(5)上缠绕连接有线(6);/n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8)左侧固定连接在移动座(1)右侧,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8)右侧纵向滑座上固定连接有卡座(19);/n所述连接座一(9)底部固定连接在卡座(19)左上侧;/n所述固定导轮一(7)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一(9)中上侧;/n所述固定导轮二(8)位于固定导轮一(7)下侧,所述固定导轮二(8)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一(9)中下侧;/n所述活动臂(13)下侧中央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6),所述活动臂(13)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二(10);/n所述固定轴(16)活动连接在卡座(19)右侧中,所述固定轴(16)外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一(14);/n所述摩擦盘(15)中心固定连接在固定轴(16)上侧,所述摩擦盘(15)内侧面固定连接在活动臂(13)下侧侧面;/n所述锁紧螺钉(17)位于摩擦盘(15)外侧,所述锁紧螺钉(17)活动连接在卡座(19)左侧纵向螺纹孔中,所述锁紧螺钉(17)内侧端部与摩擦盘(15)外侧面相连;/n所述活动导轮一(11)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二(10)中上侧;/n所述活动导轮二(12)位于活动导轮一(11)下侧,所述活动导轮二(12)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二(10)中下侧;/n所述线(6)外端分别依次穿过固定导轮一(7)和固定导轮二(8)之间以及活动导轮二(12)和活动臂(13)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1)、万向轮(2)、把手(3)、支撑座(4)、线盘(5)、线(6)、固定导轮一(7)、固定导轮二(8)、连接座一(9)、连接座二(10)、活动导轮一(11)、活动导轮二(12)、活动臂(13)、手轮一(14)、摩擦盘(15)、固定轴(16)、锁紧螺钉(17)、纵向移动机构(18)和卡座(19);
所述移动座(1)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移动座(1)左上侧固定连接有把手(3);
所述支撑座(4)底部固定连接在移动座(1)顶面中央,所述支撑座(4)上侧活动连接有线盘(5);
所述线盘(5)上缠绕连接有线(6);
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8)左侧固定连接在移动座(1)右侧,所述纵向移动机构(18)右侧纵向滑座上固定连接有卡座(19);
所述连接座一(9)底部固定连接在卡座(19)左上侧;
所述固定导轮一(7)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一(9)中上侧;
所述固定导轮二(8)位于固定导轮一(7)下侧,所述固定导轮二(8)活动连接在连接座一(9)中下侧;
所述活动臂(13)下侧中央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6),所述活动臂(13)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二(10);
所述固定轴(16)活动连接在卡座(19)右侧中,所述固定轴(16)外侧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一(14);
所述摩擦盘(15)中心固定连接在固定轴(16)上侧,所述摩擦盘(15)内侧面固定连接在活动臂(13)下侧侧面;
所述锁紧螺钉(17)位于摩擦盘(15)外侧,所述锁紧螺钉(17)活动连接在卡座(19)左侧纵向螺纹孔中,所述锁紧螺钉(17)内侧端部与摩擦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菲刘静田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郴华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