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盖浇筑施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楼盖浇筑施工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由于其结构具有高度小、自重轻、刚度大、整体性好和适用于大跨度建筑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由于其刚度在两跨度方向上分布均匀和布模灵活,相对比筒体、筒芯内模空心楼盖而言得到更多青睐。现有技术中,在空心楼盖中一般会放置若干轻质膜盒,以降低楼盖的整体质量。由于轻质模盒的密度小于混凝土的密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的冲击以及混凝土的浮力影响下,轻质模盒可能会发生上浮或者平移,改变轻质模盒的位置,影响楼盖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轻质模盒的密度小于混凝土的密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的冲击以及混凝土的浮力影响下,轻质模盒可能会发生上浮或者平移,改变轻质模盒的位置,影响楼盖的成型质量”的不足,提供一种楼盖浇筑施工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盖浇筑施工结构,包括楼盖板板体,楼盖板板体的下部设置有浇筑底板,浇筑底板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盖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盖板板体(1),楼盖板板体(1)的下部设置有浇筑底板(2),浇筑底板(2)与楼盖板板体(1)下表面贴合,楼盖板板体(1)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所述楼盖板板体(1)内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布的轻质模盒(3),相邻的两个轻质模盒(3)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轻质模盒(3)的上方设置有板顶受力钢筋,轻质模盒(3)与楼盖浇筑施工结构之间设置有板底受力钢筋,板顶受力钢筋与板底受力钢筋之间设置有内部拉筋(4),内部拉筋(4)位于相邻的两个轻质模盒(3)之间,板顶受力钢筋、板底受力钢筋分别与内部拉筋(4)的两端固定,内部拉筋(4)的端部与浇筑底板(2)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盖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盖板板体(1),楼盖板板体(1)的下部设置有浇筑底板(2),浇筑底板(2)与楼盖板板体(1)下表面贴合,楼盖板板体(1)由混凝土浇筑成型;所述楼盖板板体(1)内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布的轻质模盒(3),相邻的两个轻质模盒(3)之间间隔设置;所述轻质模盒(3)的上方设置有板顶受力钢筋,轻质模盒(3)与楼盖浇筑施工结构之间设置有板底受力钢筋,板顶受力钢筋与板底受力钢筋之间设置有内部拉筋(4),内部拉筋(4)位于相邻的两个轻质模盒(3)之间,板顶受力钢筋、板底受力钢筋分别与内部拉筋(4)的两端固定,内部拉筋(4)的端部与浇筑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轻质模盒(3)的上表面、下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抗浮固定组件,轻质模盒(3)上表面的抗浮固定组件与板顶受力钢筋固定,轻质模盒(3)下表面的抗浮固定组件与板底受力钢筋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盖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顶受力钢筋包括板顶横向钢筋(5)和板顶纵向钢筋(6),板顶横向钢筋(5)和板顶纵向钢筋(6)垂直设置;所述板底受力钢筋包括板底横向钢筋(7)和板底纵向钢筋(8),板底横向钢筋(7)和板底纵向钢筋(8)垂直设置;所述内部拉筋(4)与板顶横向钢筋(5)、板底横向钢筋(7)绑扎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盖浇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固定组件包括一个混凝土支撑柱(9),轻质模盒(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插接孔(10),混凝土支撑柱(9)的端部插接于插接孔(10)内,轻质模盒(3)下部的混凝土支撑柱(9)的端部与浇筑底板(2)表面贴合;所述板顶受力钢筋与板底受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思远,吴若迪,赵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