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923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弃流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包括地平面,所述地平面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弃流井主体,所述弃流井主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弃流井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相对应的箱体,所述弃流井主体的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管。该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通过调节电动推杆的伸缩,使得支撑块在连动块的带动下进行翻转,水则流向另一方的排水站,通过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站、第二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站,使得在一方排水站水积满后能够排到另一方,通过电动推杆、推动块、连动块,使得转板能够转动,方便进行排水,解决了分流不可调节、一方排水站积满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弃流井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的雨水弃流装置主要设置雨水弃流池井,即在雨水进入蓄水池之前,设置一个小型单独的弃流雨水池井,当降雨时,前期雨水先进入弃流雨水池井中,当弃流雨水池井满后,雨水溢流进入蓄水池中,较常用的弃流雨水池井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渗透的,内设置污泥泵定期清理弃流池中的沉淀的污泥与前期雨水,另一种是渗透式弃流雨水池井,降雨时,前期雨水进入弃流雨水池井,逐步渗透,定期清理污泥。针对目前所使用的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大多数分流装置只是对弃流井的底部安装了分支,对于初期的降雨量的分流可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中后期,一方排水站的排水量会积满,而另一方的排水站积水则不会积满,从而导致排水站的崩溃,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故而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具备分流可调节、防止一方排水站积满等优点,解决了分流不可调节、一方排水站积满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分流可调节、防止水排放不一致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包括地平面,所述地平面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弃流井主体,所述弃流井主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弃流井主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相对应的箱体,所述弃流井主体的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站,所述弃流井主体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相对应的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相对应的第二排水站,所述箱体的内壁背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块,所述箱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相对应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弃流井主体相对应的转板,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且位于转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推动块相对应的连动块,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转动杆相对应的支撑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均为V形第一排水管和V形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形状相同,所述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形成的夹角为九十度。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数量不少于个,所述弃流井主体的顶部开设有与盖板相对应的凹槽,且凹槽与盖板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弃流井主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转板相对应的卡槽。优选的,所述连动块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推动块相对应的导柱,且导柱与滑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推动块为U形推动块。(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通过由盖板通孔的雨水进入弃流井主体中,这时可以不调节电动推杆,雨水则进入第二排水管中,最终进入第二排水站中,当第二排水站积满后,调节电动推杆的伸展,让推动块向下移动,连动块转动,进而让转动杆转动,使得转板进行转动,雨水则进入到第一排水管内,最终流向第一排水站内,解决了分流不可调节、一方排水站积满等问题。2、该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通过调节电动推杆的伸缩,使得支撑块在连动块的带动下进行翻转,水则流向另一方的排水站,通过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站、第二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站,使得在一方排水站水积满后能够排到另一方,通过电动推杆、推动块、连动块,使得转板能够转动,方便进行排水,解决了分流不可调节、一方排水站积满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背面示意图。图中:1地平面、2第二排水管、3第二排水站、4第一排水管、5第一排水站、6支撑块、7弃流井主体、8盖板、9转板、10转动杆、11固定块、12推动块、13电动推杆、14箱体、15连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包括地平面1,地平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弃流井主体7,弃流井主体7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转板9相对应的卡槽,弃流井主体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8,盖板8的内部开设有进水孔,进水孔的数量不少于16个,弃流井主体7的顶部开设有与盖板8相对应的凹槽,且凹槽与盖板8相适配,弃流井主体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箱体14,弃流井主体7的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管4,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均为V形第一排水管和V形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形状相同,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所形成的夹角为九十度,第一排水管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站5,弃流井主体7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二排水管2,第二排水管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二排水站3,箱体14的内壁背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3,电动推杆13的型号为LT05,电动推杆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块12,推动块12为U形推动块,箱体14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相对应的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弃流井主体7相对应的转板9,转动杆10的外表面且位于转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推动块12相对应的连动块15,连动块1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推动块12相对应的导柱,且导柱与滑槽相适配,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转动杆10相对应的支撑块6。综上所述,该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通过由盖板8通孔的雨水进入弃流井主体7中,这时可以不调节电动推杆13,雨水则进入第二排水管2中,最终进入第二排水站3中,当第二排水站3积满后,调节电动推杆13的伸展,让推动块12向下移动,连动块15转动,进而让转动杆10转动,使得转板9进行转动,雨水则进入到第一排水管4内,最终流向第一排水站5内,解决了分流不可调节、一方排水站积满等问题,通过调节电动推杆13的伸缩,使得支撑块6在连动块15的带动下进行翻转,水则流向另一方的排水站,通过第一排水管4、第一排水站5、第二排水管3和第二排水站3,使得在一方排水站水积满后能够排到另一方,通过电动推杆13、推动块12、连动块15,使得转板9能够转动,方便进行排水,解决了分流不可调节、一方排水站积满等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包括地平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平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弃流井主体(7),所述弃流井主体(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8),所述弃流井主体(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箱体(14),所述弃流井主体(7)的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管(4),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站(5),所述弃流井主体(7)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二排水管(2),所述第二排水管(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二排水站(3),所述箱体(14)的内壁背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块(12),所述箱体(14)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相对应的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弃流井主体(7)相对应的转板(9),所述转动杆(10)的外表面且位于转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推动块(12)相对应的连动块(15),所述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转动杆(10)相对应的支撑块(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智能弃流井的分流装置,包括地平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平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弃流井主体(7),所述弃流井主体(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盖板(8),所述弃流井主体(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箱体(14),所述弃流井主体(7)的底部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管(4),所述第一排水管(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一排水站(5),所述弃流井主体(7)的底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二排水管(2),所述第二排水管(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与地平面(1)相对应的第二排水站(3),所述箱体(14)的内壁背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推动块(12),所述箱体(14)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相对应的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弃流井主体(7)相对应的转板(9),所述转动杆(10)的外表面且位于转板(9)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与推动块(12)相对应的连动块(15),所述第一排水管(4)和第二排水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华宋晋倩钱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惠生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