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22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施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包括管体,箱体和底座,还包括控制机构和升降机构,管体底部与箱体顶部固定连接,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控制机构中部贯穿在管体内腔,控制机构底部贯穿在箱体内腔,控制机构底端与升降机构顶端固定连接,控制机构包括螺纹杆、控制盘、螺母和顶盖,升降机构包括轴承、挤压头、活塞、水囊、固定架和固定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装置将螺纹杆旋转上升,带动水囊开合通水管口,当消火栓不使用时,水囊贴合通水管口阻碍水源上升,防止发生碰撞损坏时,造成水资源浪费,在寒冷天气中,管体内部没有积水,可以防止其冻结,避免消火栓无法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
技术介绍
现阶段,城市密集,人口居多,易容易发生火灾,消火栓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所以,室外消火栓系统也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消火栓分布城市主干道发生碰撞事件在所难免,从而间接导致消火栓内部水源外流,造成资源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该地上室外消火栓,解决了消火栓碰撞损坏后导致水资源浪费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包括管体、箱体和底座,还包括控制机构和升降机构;所述管体底部与箱体顶部固定连接,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箱体内壁顶部与通水管顶端固定连接,通水管底部与挡板内表面固定连接,截止阀固定连接在排水管上,管体外侧固定连通有接口,箱体内壁与挡板外侧固定连接,箱体底端与弯管顶端固定连接,弯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入水接口;所述控制机构中部贯穿在管体内腔,所述控制机构底端与升降机构顶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螺纹杆、控制盘、螺母和顶盖;所述螺纹杆顶端与控制盘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母内部,所述螺纹杆依次贯穿顶盖、管体至箱体内腔与升降机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母底端与顶盖固定连接,顶盖底端与管体底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管体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口,所述箱体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轴承和挤压头;所述轴承内环与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轴承外环与挤压头顶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活塞、水囊、固定架和固定盘;所述挤压头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塞,挤压头底部与水囊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底端侧面与固定盘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在固定盘表面上,水囊底部外侧与固定盘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塞有个分别设置在水囊外侧,固定架为T型连接在挤压头底部与固定盘内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地上室外消火栓,通过旋转控制盘带动螺纹杆升降,水囊通过螺纹杆上升,到达通水管内部,水从下涌入水囊内部,水囊膨胀后与其紧密贴合,阻止了水源上涌,当发生碰撞损坏后,水源不会外流,保障水资源不会浪费。(2)、该地上室外消火栓,当消火栓使用完毕后,打开截止阀将消火栓内部的残留积水排出,防止消火栓内部冻裂,保障消火栓可以正常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11箱体、12接口、13通水管、14挡板、15弯管、16入水接口、17底座、18截止阀和19排水管;2控制机构、21螺纹杆、22控制盘、23螺母和24顶盖;3升降机构、31轴承、32挤压头、33活塞、34水囊、35固定架和36固定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包括管体1、箱体11和底座17,还包括控制机构2和升降机构3;管体1底部与箱体11顶部固定连接,箱体1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7,箱体11内壁顶部与通水管13顶端固定连接,通水管13底部与挡板14内表面固定连接,截止阀18固定连接在排水管19上,管体1外侧固定连通有接口12,箱体11内壁与挡板14外侧固定连接,箱体11底端与弯管15顶端固定连接,弯管15底端固定连接有入水接口16;控制机构2中部贯穿在管体1内腔,控制机构2底端与升降机构3顶端固定连接。通过控制机构2对升降机构3的上升或下降,可以使升降机构3与通水管13贴合或分离,从而达到水流上涌或断流。控制机构2包括螺纹杆21、控制盘22、螺母23和顶盖24;螺纹杆21顶端与控制盘22固定连接,螺纹杆21螺纹连接在螺母23内部,螺纹杆21依次贯穿顶盖24、管体1至箱体11内腔与升降机构3顶端固定连接,螺母23底端与顶盖24固定连接,顶盖24底端与管体1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螺纹杆21连接到升降机构3的顶部,只需操作控制盘22,即可使升降机构3升降,当不使用时,升降机构3贴合通水管13,阻断上涌,当使用时,升降机构3分离通水管13,水就上涌。管体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接口12,箱体11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挡板14。接口12两个可以提高利用率,挡板14固定在箱体11内壁,与升降机构3贴合时,可以有效阻止水源上流。升降机构3包括轴承31和挤压头32;轴承31内环与螺纹杆21底端固定连接;轴承31外环与挤压头32顶端固定连接。升降机构3还包括活塞33、水囊34、固定架35和固定盘36;挤压头32底端中部与固定架35顶端固定连接,挤压头32底部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塞33,挤压头32底部与水囊34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架35底端侧面与固定盘36内壁固定连接,活塞33固定连接在固定盘36表面上,水囊34底部外侧与固定盘36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升降机构3上升,固定盘36贴合挡板14,水囊34进入通道管13与其贴合,使水流无法涌入管体1。活塞33有4个分别设置在水囊34外侧,固定架35为T型连接在挤压头底部与固定盘36内部。水囊34四周均布有活塞33,当水涌入水囊34内部时,保障水囊34不会过分膨胀而损坏。固定架35保障了水囊34入水口不会变形,水流无法涌水水囊34内部。在使用时,通过旋转控制盘22,带动螺纹杆21升降,螺纹杆21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3,当上升时,升降机构3内部固定盘36与挡板14贴合,并且升降机构3内部的水囊34进入通水管13,水流涌入水囊34使其膨胀后紧密贴合通水管13,阻断了水流上升,当需要使用消火栓时,可以通过螺纹杆21下降,分离水囊34与通水管13,使其水流上涌,并且使用完毕后,打开截止阀19将内部积水通过排水管18排出。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技术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包括管体(1)、箱体(11)和底座(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2)和升降机构(3);/n所述管体(1)底部与箱体(11)顶部固定连接,箱体(1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7),箱体(11)内壁顶部与通水管(13)顶端固定连接,通水管(13)底部与挡板(14)内表面固定连接,截止阀(18)固定连接在排水管(19)上,管体(1)外侧固定连通有接口(12),箱体(11)内壁与挡板(14)外侧固定连接,箱体(11)底端与弯管(15)顶端固定连接,弯管(15)底端固定连接有入水接口(16);/n所述控制机构(2)中部贯穿在管体(1)内腔,所述控制机构(2)底端与升降机构(3)顶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包括管体(1)、箱体(11)和底座(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2)和升降机构(3);
所述管体(1)底部与箱体(11)顶部固定连接,箱体(1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7),箱体(11)内壁顶部与通水管(13)顶端固定连接,通水管(13)底部与挡板(14)内表面固定连接,截止阀(18)固定连接在排水管(19)上,管体(1)外侧固定连通有接口(12),箱体(11)内壁与挡板(14)外侧固定连接,箱体(11)底端与弯管(15)顶端固定连接,弯管(15)底端固定连接有入水接口(16);
所述控制机构(2)中部贯穿在管体(1)内腔,所述控制机构(2)底端与升降机构(3)顶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上室外消火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2)包括螺纹杆(21)、控制盘(22)、螺母(23)和顶盖(24);
所述螺纹杆(21)顶端与控制盘(2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21)螺纹连接在螺母(23)内部,所述螺纹杆(21)依次贯穿顶盖(24)、管体(1)至箱体(11)内腔与升降机构(3)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母(23)底端与顶盖(24)固定连接,顶盖(24)底端与管体(1)底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镇簿
申请(专利权)人:泉高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