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08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涉及化工技术领域,针对机油添加剂容易暴露于空气中加快其变质速率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包括机油添加剂,机油添加剂设置为石墨烯材料和白炭黑的混合物,机油添加剂呈块状,机油添加剂外设有有机材料层,有机材料层包裹于机油添加剂的外表面,达到减少机油添加剂与空气接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
本技术涉及化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
技术介绍
据悉,60%的发动机故障是由磨损引起的,30%以上的能源消耗是摩擦导致,为减少发动机的摩擦磨损,通常会在发动机中加入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机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机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申请号为CN20151074377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缓释型机油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重量百分比为83~90%的热塑性聚合物和10~17%的复合添加剂,其中,复合添加剂选自抗氧剂、防腐剂、清净分散剂、润滑剂、洗涤剂、中和剂、抗磨剂、摩擦改进剂、金属减活剂、粘度指数改进剂、防锈剂、降凝剂、抗泡沫剂、破乳剂、成膜剂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当油温升到一定程度,热塑性聚合物逐渐溶解,复合添加剂逐渐释放在机油内,形成均匀持续的添加剂补充。上述机油添加剂虽然通过将复合添加剂与热塑性聚合物结合,但由于二者的结合只是简单地混合,在储存时部分复合添加剂容易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等结合,容易发生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具有减少机油添加剂与空气接触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包括机油添加剂,所述机油添加剂设置为石墨烯材料和白炭黑的混合物,所述机油添加剂呈块状,所述机油添加剂外设有有机材料层,所述有机材料层包裹于机油添加剂的外表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包裹于有机材料层内的机油添加剂投放于机油内时,随着机械运动的进行,有机材料层在机油内溶解,释放出机油添加剂,石墨烯材料通过激光诱导还原聚酰亚胺制得,石墨烯材料和白炭黑在机油内接枝形成网状膜,该网状膜附着于机械表面,减少机械运动的摩擦,提高机油的润滑性能。有机材料层为机油添加剂提供了储存的空间,在不需要将机油添加剂添加至机油内时,机油添加剂设置于有机材料层的内部,阻止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等物质与机油添加剂接触,减少了外界环境对机油添加剂的影响,从而延缓机油添加剂氧化变质的速率;由于机油中含有大量的矿物基础油,其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非极性的有机混合物,将机油添加剂储存于有机材料层内,在需要向机油投放机油添加剂时,只需将储存于有机材料层的机油添加剂投放于机油内,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机油的热能,导致机油的温度升高,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有机材料层在高温的环境下溶解于机油内,从而将其内部的机油添加剂释放于机油中,便于根据机油的使用环境调节机油添加剂的投放量;由于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机油处于流动状态,机油添加剂在从储存结构内释放出来的过程中,机械运动对机油与机油添加剂的混合起搅拌作用,使机油与机油添加剂混合均匀,提高机油润滑性能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有机材料层的厚度为0.3~0.5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机材料层的厚度小于0.3mm时,有机材料层的厚度过小,储存结构容易受外力碰撞挤压暴露出其内部的机油添加剂;当有机材料层的厚度大于0.5mm时,有机材料层的厚度过大,一方面导致机油内有机材料的含量过多,影响机油的润滑性,另一方面,导致包裹有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在机油内溶解速率降低,影响机油添加剂在机油内的释放。优选的,所述有机材料层为固体石蜡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蜡的主要组分为固体烷烃,在47℃~64℃的温度环境中熔化,其熔点高于常温,即在25℃的常温环境下为稳定的固体状态,能够在常温下为机油添加剂提供稳定的储存空间;随着机械运动的进行,机油的温度升高,当机油的温度达到石蜡的熔点时固体石蜡层熔解于机油中并释放出机油添加剂,此时机油仍处于升温状态,加快了机油添加剂的释放速率。优选的,所述有机材料层的外表面呈球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储存结构的外表面呈球状,在将多个含有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放置在一起时减小了有机材料层外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了相邻有机材料层之间摩擦,对有机材料层起保护作用。优选的,所述有机材料层的外表面呈长方体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外表面为球状或正方体状的有机材料层,在相同体积下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大,即外表面为长方体状的有机材料层在机油中与机油的接触面积较大,提高了有机材料层在机油中的溶解速率,加快机油添加剂的释放。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有机材料层为机油添加剂提供了储存的空间,减少了机油添加剂暴露于空气中,从而降低机油添加剂变质的概率;2.通过将有机材料层的厚度设置为0.3~0.5mm,维持有机材料层在机油内较快的溶解速率,同时减少了有机材料层受力发生较大的形变而泄露出机油添加剂的情况发生;3.通过将有机材料层设置为石蜡层,利用石蜡高于常温的熔点,使得该储存结构在常温下保持固态,提高对机油添加剂储存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油添加剂1、有机材料层2。实施例1: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油添加剂1和有机材料层2,机油添加剂1包括石墨烯材料和白炭黑,其中石墨烯材料通过激光诱导还原聚酰亚胺制得,石墨烯材料和白炭黑均呈粉末状,有机材料层2包裹于机油添加剂1的外表面。有机材料层2设置为固体石蜡层,有机材料层2设置的外表面设置光滑的球状,有机材料层2的厚度区间为0.3~0.5mm。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不需要将机油添加剂1投放于机油内时,储存结构包裹于机油添加剂1的表面,阻碍空气与机油添加剂1接触;在需要向机油内投放机油添加剂1时,将包裹有机油添加剂1的储存结构直接投放至机油内,有机材料层2溶解于机油内,从而释放出机油添加剂1。实施例2: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有机材料层2的形状,为加快有机材料层2在机油中的释放速率,有机材料层2设置为长方体状,有机材料层2包裹于机油添加剂1外。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不需要将机油添加剂1投放于机油内时,储存结构包裹于机油添加剂1的表面,阻碍空气与机油添加剂1接触;在需要向机油内投放机油添加剂1时,将包裹有机油添加剂1的储存结构直接投放至机油内,有机材料层2溶解于机油内,从而释放出机油添加剂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远离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包括机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添加剂呈块状,所述机油添加剂外设有有机材料层,所述有机材料层包裹于机油添加剂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包括机油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添加剂呈块状,所述机油添加剂外设有有机材料层,所述有机材料层包裹于机油添加剂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添加剂的储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层的厚度为0.3~0.5mm。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文李思睿黎少伟高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顺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