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02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搬运车。一种搬运车,包括机体、叉腿及升降机构,所述叉腿内具有容纳室,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容纳室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摆臂组件及升举板,所述摆臂组件带动所述升举板升降,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丝杆组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丝杆组件连接,所述丝杆组件与所述摆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运动,所述丝杆组件带动所述摆臂组件升降,以带动所述升举板升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升降机构采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运动,所述丝杆组件带动所述摆臂组件升降的方式,避免采用多个油缸驱动而发生升级机构卡阻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搬运车
本技术涉及货物运输
,特别是涉及搬运车。
技术介绍
搬运车在搬运货物的过程中,需要将叉腿插入装有货物的栈板底部,利用升降机构提升栈板,搬起货物行走至目的地进行卸货,完成货物搬运过程。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油缸驱动升降机构,多个油缸存在同步性不好的问题,会导致升降机构卡阻,导致无法将货物抬升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搬运车,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搬运车,包括机体、叉腿及升降机构,所述叉腿设于机体一侧,所述叉腿内具有容纳室,所述升降机构设于所述容纳室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摆臂组件及升举板,所述摆臂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室内并与所述叉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举板连接,所述摆臂组件带动所述升举板升降,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丝杆组件及第一驱动件,所述丝杆组件及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容纳室内,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丝杆组件连接,所述丝杆组件与所述摆臂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运动,所述丝杆组件带动所述摆臂组件升降,以带动所述升举板升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升降机构采用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杆组件运动,所述丝杆组件带动所述摆臂组件升降的方式,避免采用多个油缸驱动而发生升级机构卡阻的现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组件包括丝杆单元、丝杆螺母及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丝杆单元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单元上具有螺纹,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单元螺纹连接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摆臂组件连接并限制所述丝杆螺母周向运动,所述丝杆单元旋转,以带动所述丝杆螺母沿所述容纳室的侧壁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丝杆单元与丝杆螺母配合的方式,结构简单且可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单元为至少一个具有相反旋向螺纹的双向丝杆,所述丝杆螺母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丝杆螺母分别与所述双向丝杆的相反旋向的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杆旋转,以带动两个所述丝杆螺母相背或者相向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丝杆及连接件,所述丝杆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件用于固定至少两个所述丝杆,并实现动力的传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丝杆组件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座,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支撑座内,所述支撑座固定在所述叉腿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板轴向限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撑座支撑所述丝杆单元,并对所述连接板进行限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车还包括避震组件及驱动轮,所述避震组件设于所述机体内,所述避震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及第二盖板,所述避震组件通过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在所述机体的顶部,并通过第二盖板固定在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驱动轮一部分设于所述机体内,另一部分伸出所述机体外,所述避震组件与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避震组件用于所述驱动轮行走时防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避震组件用于防止所述搬运车行走时发生震动,而导致货物跌落,所述避震组件能够加强所述搬运车的越障性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震组件还包括侧板、转接件及连接座,所述侧板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并合围形成容置槽,所述驱动轮设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接件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搬运车在行走的过程中路面不平整时,所述驱动轮震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避震组件通过转接件固定连接,防止所述驱动轮震动而影响到所述机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震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及支撑轴,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并设于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转接件抵接,所述支撑轴远离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转接件及所述连接座内并伸出与所述第二盖板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弹性件的预紧力压紧所述安装座,从而防止所述驱动轮震动,进而防止所述搬运车震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震组件还包括调节螺母,所述支撑轴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具有螺纹,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盖板固定连接并与所述支撑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螺母能够调节所述弹性件的预紧力。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螺母通过调节与所述支撑轴的旋合深度,调节所述弹性件的预紧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体上设有避障传感器及导航仪,所述避障传感器设于所述机体垂直搬运车行走方向的外侧面上,所述导航仪设于所述机体的顶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避障传感器感应所述搬运车行走方向的障碍物,所述导航仪对搬运车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搬运车,通过采用第一驱动件驱动丝杆组件的方式,所述丝杆组件带动所述摆臂组件升降,从而使所述升举板升降,解决使用多个油缸驱动存在所述升降机构卡阻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的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的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的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的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的丝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二的丝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的搬运车的避震组件的爆炸图;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和/或实施例二的搬运车的避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00、搬运车;10、机体;11、导航仪;12、避障传感器;13、急停开关;14、电源开关;15、充电模块;20、叉腿;21、容纳室;211、第二滑槽;22、货叉板;23、从动轮;30、升降机构;31、摆臂组件;311、内叉板;311a、第二滑块;312、外叉板;312a、第一滑块;32、升举板;321、第一滑槽;33、丝杆组件;331、丝杆单元;331a、丝杆;331b、连接件;332、支撑座;333、丝杆螺母;334、连接板;34、第一驱动件;40、避震组件;41、第一盖板;42、第二盖板;43、侧板;44、转接件;45、连接座;46、弹性件;47、支撑轴;48、调节螺母;49、固定件;50、驱动轮;51、接驳环;52、容置槽;60、第二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搬运车,包括机体(10)、叉腿(20)及升降机构(30),所述叉腿(20)设于机体(10)一侧,所述叉腿(20)内具有容纳室(21),所述升降机构(30)设于所述容纳室(21)内,所述升降机构(30)包括摆臂组件(31)及升举板(32),所述摆臂组件(31)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室(21)内并与所述叉腿(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举板(32)连接,所述摆臂组件(31)带动所述升举板(32)升降,其特征在于,/n所述升降机构(30)还包括丝杆组件(33)及第一驱动件(34),所述丝杆组件(33)及所述第一驱动件(34)设于所述容纳室(21)内,所述第一驱动件(34)与所述丝杆组件(33)连接,所述丝杆组件(33)与所述摆臂组件(3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4)驱动所述丝杆组件(33)运动,所述丝杆组件(33)带动所述摆臂组件(31)升降,以带动所述升举板(32)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运车,包括机体(10)、叉腿(20)及升降机构(30),所述叉腿(20)设于机体(10)一侧,所述叉腿(20)内具有容纳室(21),所述升降机构(30)设于所述容纳室(21)内,所述升降机构(30)包括摆臂组件(31)及升举板(32),所述摆臂组件(31)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室(21)内并与所述叉腿(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升举板(32)连接,所述摆臂组件(31)带动所述升举板(32)升降,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30)还包括丝杆组件(33)及第一驱动件(34),所述丝杆组件(33)及所述第一驱动件(34)设于所述容纳室(21)内,所述第一驱动件(34)与所述丝杆组件(33)连接,所述丝杆组件(33)与所述摆臂组件(3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34)驱动所述丝杆组件(33)运动,所述丝杆组件(33)带动所述摆臂组件(31)升降,以带动所述升举板(32)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组件(33)包括丝杆单元(331)、丝杆螺母(333)及连接板(334),所述第一驱动件(34)与所述丝杆单元(33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单元(331)上具有螺纹,所述丝杆螺母(333)与所述丝杆单元(331)螺纹连接并与所述连接板(33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34)与所述摆臂组件(31)连接并限制所述丝杆螺母(333)周向运动,所述丝杆单元(331)旋转,以带动所述丝杆螺母(333)沿所述容纳室(21)的侧壁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单元(331)为至少一个具有相反旋向螺纹的双向丝杆(331a),所述丝杆螺母(333)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丝杆螺母(333)分别与所述双向丝杆(331a)的相反旋向的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杆(331a)旋转,以带动两个所述丝杆螺母(333)相背或相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单元(331)包括至少两个丝杆(331a)及连接件(331b),所述丝杆(331a)通过所述连接件(331b)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组件(33)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盛张月穆方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