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01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包括机体、工作架和位于机体上端的驾驶舱,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驱动履带,所述机体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驾驶舱的一侧,所述工作架的一端和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架背离配重块的一端设有吊物机构,所述吊物机构和工作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吊物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吊钩,所述机体背离配重块的一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杆体,所述两杆体的上端设有斜杆,所述两杆体和斜杆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杆体的一侧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和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机体两侧固定连接,以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且工作稳定的市政施工用起重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
技术介绍
履带起重机是将起重作业部分装在履带底盘上,行走依靠履带装置的流动式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是备有履带运行装置的流动式动臂起重机。由动臂、转台等金属结构,起升、旋转、变幅和运行机构等组成,履带起重机可以进行物料起重、运输、装卸和安装等作业。履带起重机具有起重能力强、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大、不需支腿、带载行驶、作业稳定性好以及桁架组合高度可自由更换等优点,在电力、市政、桥梁、石油化工、水利水电等建设行业应用广泛。现有技术中,起重机由于在户外进行工程作业,因此在起重机对重物进行提升的时候容易会由于摇晃导致重物冲击起重机的机体,对机体造成损坏,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且工作稳定的市政施工用起重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包括机体、工作架和位于机体上端的驾驶舱,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驱动履带,所述机体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驾驶舱的一侧,所述工作架的一端和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架背离配重块的一端设有吊物机构,所述吊物机构和工作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吊物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吊钩,所述机体背离配重块的一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杆体,所述两杆体的上端设有斜杆,所述两杆体和斜杆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杆体的一侧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和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机体两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履带的设置便于对机体的驱动工作,所述机体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提供了所述机体整体的工作稳定性,所述配重块位于驾驶舱的左侧,所述工作架的下端和配重块固定连接,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所述工作架背离配重块的一端设有吊物机构,所述吊物机构可对工程物料进行提起,便于工人的操作,所述吊物机构和工作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便于对吊物机构的控制,提高了效率,所述吊物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便于将重物吊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机体背离配重块的一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设置对驾驶舱内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了在作业的过程中重物撞击机体,导致工作人员受伤,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对机体进行一个良好的保护,防止机体的损坏,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杆体,所述两杆体的上端设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下端和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朝机体一侧向上倾斜,所述两杆体和斜杆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设置大大提高了所述防护机构的强度,同时所述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对重物的冲击起到防护、抵抗的作用,对机体的保护进一步的提高,所述杆体的一侧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和杆体焊接,另一端和机体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杆体、加强筋、斜杆均采用硬质金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杆和杆体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生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物机构包括位于吊物机构下端的固定板,所述吊钩的上端和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吊钩和固定板固定连接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强度,便于对重物的提升起重,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和吊钩平行设置,所述连杆下端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和吊钩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挡板背离吊钩的一侧设有第一液压伸缩杆,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一端和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和固定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杆位于吊钩的右侧,所述连杆和吊钩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的设置便于当挡板使用的时候进行弹性复位,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和便利性,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的设置可提高对挡板的驱动,同时所述弹性件和第一液压杆相配合大大提高了挡板对吊钩锁定的强度,提高了使用的效率,所述第一液压杆呈倾斜设置,提高了适配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包括有分别设在吊钩一侧和挡板一侧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之间定连接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和定位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提高了弹簧的复位作用,提高了吊物机构的工作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一端和连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和吊钩内侧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提高了挡板的使用效率,所述挡板的下端和吊钩内侧抵触,起到锁定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架上设有第二液压伸缩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便于使工作架进行电动伸缩,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吊物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体;101、配重块;2、工作架;201、连接件;202、第二液压伸缩杆;3、驾驶舱;4、吊物机构;401、吊钩;402、固定板;403、连杆;404、挡板;405、定位块;406、弹簧;407、第一液压伸缩杆;5、防护机构;501、杆体;502、斜杆;503、加强筋;504、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包括机体1、工作架2和位于机体1上端的驾驶舱3,所述驱动履带的设置便于对机体1的驱动工作,所述机体1上设有配重块101,所述配重提供了所述机体1整体的工作稳定性,所述配重块101位于驾驶舱3的左侧,所述工作架2的下端和配重块101固定连接,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所述工作架2背离配重块101的一端设有吊物机构4,所述吊物机构4可对工程物料进行提起,便于工人的操作,所述吊物机构4和工作架2之间设有连接件201,所述连接件201便于对吊物机构4的控制,提高了效率,所述吊物机构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吊钩401,所述吊钩401便于将重物吊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机体1背离配重块101的一侧设有防护机构5,所述防护机构5的设置对驾驶舱3内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了在作业的过程中重物撞击机体1,导致工作人员受伤,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对机体1进行一个良好的保护,防止机体1的损坏,所述防护机构5包括平行设置的杆体501,所述两杆体501的上端设有斜杆502,所述斜杆5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包括机体、工作架和位于机体上端的驾驶舱,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驱动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驾驶舱的一侧,所述工作架的一端和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架背离配重块的一端设有吊物机构,所述吊物机构和工作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吊物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吊钩,所述机体背离配重块的一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杆体,所述两杆体的上端设有斜杆,所述两杆体和斜杆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杆体的一侧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和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机体两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包括机体、工作架和位于机体上端的驾驶舱,所述机体的下端设有驱动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位于驾驶舱的一侧,所述工作架的一端和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架背离配重块的一端设有吊物机构,所述吊物机构和工作架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吊物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吊钩,所述机体背离配重块的一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杆体,所述两杆体的上端设有斜杆,所述两杆体和斜杆之间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杆体的一侧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和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和机体两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杆和杆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施工用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物机构包括位于吊物机构下端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娜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万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