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0420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吊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包括吊车本体,所述吊车本体车身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吊车本体车厢端部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的右侧且位于控制室的背部连接有吊杆,所述吊杆中部的下方且位于吊车本体车厢的端部安装有固定撑杆,所述吊杆的下方且位于固定撑杆的右侧通过液压支撑杆与控制室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吊杆的左侧搭接在吊车本体车头的端部,所述吊杆的最左侧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前方相对应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连接头通过吊绳连接有吊钩,所述吊钩的前方相对应设置有第二传感器,与现有的吊车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提高吊车整体的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吊车
,具体为一种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
技术介绍
吊车是一种广泛用于港口、工地、车间等场所的起吊搬运器械,是起重机械统一的称号,吊车的用处在于吊装设备、抢险、起重、救援等,吊车的种类非常多,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各种场所,吊车在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巨大,能够帮助人们解决重物运输转移的困难,因此在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中都离不开吊车的使用,随着吊车的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吊车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吊车的体型大部分都较为庞大,在工作过程中或者移动过程中容易与其他物体造成碰撞,尤其是吊车在起吊过程中,由于吊杆较高,往往不能很好的观测的吊杆的具体位置,现有生活中大部分吊车结构都是通过底部人员利用肉眼进行观测调节的,精准度往往较低,而且观测容易产生误差,吊杆碰撞的几率也较高,碰撞时可能会导致吊车造成损坏,严重时容易对底部人员造成生命危险,整体经济性、安全性以及实用性普遍不高,因此对于现有吊车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吊车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包括吊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车本体(1)车身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吊车本体(1)车厢端部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室(3),所述控制室(3)的右侧且位于控制室(3)的背部连接有吊杆(4),所述吊杆(4)中部的下方且位于吊车本体(1)车厢的端部安装有固定撑杆(5),所述吊杆(4)的下方且位于固定撑杆(5)的右侧通过液压支撑杆(6)与控制室(3)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吊杆(4)的左侧搭接在吊车本体(1)车头的端部,所述吊杆(4)的最左侧安装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的前方相对应设置有第一传感器(8),所述连接头(7)通过吊绳(9)连接有吊钩(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包括吊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车本体(1)车身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吊车本体(1)车厢端部的右侧安装有控制室(3),所述控制室(3)的右侧且位于控制室(3)的背部连接有吊杆(4),所述吊杆(4)中部的下方且位于吊车本体(1)车厢的端部安装有固定撑杆(5),所述吊杆(4)的下方且位于固定撑杆(5)的右侧通过液压支撑杆(6)与控制室(3)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吊杆(4)的左侧搭接在吊车本体(1)车头的端部,所述吊杆(4)的最左侧安装有连接头(7),所述连接头(7)的前方相对应设置有第一传感器(8),所述连接头(7)通过吊绳(9)连接有吊钩(10),所述吊钩(10)的前方相对应设置有第二传感器(11),所述吊车本体(1)车头前端的下方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通过固定环(13)与吊钩(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吊车的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设置有四组,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训军王卫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腾东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