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聚烯烃树脂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813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提供溶液稳定性优异、并且对包括聚乙烯基材在内的聚烯烃基材的附着性良好的氯化聚烯烃树脂为课题,一种氯化聚烯烃树脂,其是具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氯化物,所述共聚物中的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0~90m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氯化聚烯烃树脂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氯化聚烯烃树脂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聚丙烯、聚乙烯等聚烯烃廉价且具有成型性、耐化学药品性、耐水性、电特性等许多优异的性质。因此,聚烯烃被广泛用作薄片、薄膜、成型物等。然而,与聚氨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等极性基材不同,聚烯烃基材呈非极性且为结晶性。因此,聚烯烃基材具有难以进行涂装或粘接的缺点。作为用于改善聚烯烃基材的涂装或粘接性的表面处理技术,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机械处理、或使用了底漆等的化学处理。其中,鉴于覆膜物性、操作性、装置上的观点,广泛采用底漆处理法。作为聚烯烃基材用的底漆,通常使用氯化聚烯烃或酸改性聚烯烃等改性聚烯烃,因为它们对基材的附着性优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7904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879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以聚丙烯树脂为主体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对聚烯烃基材、特别是对聚乙烯基材的附着性差,希望改良。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溶液稳定性优异、并且对包括聚乙烯基材在内的聚烯烃基材的附着性良好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作为聚烯烃树脂的树脂组成,通过提高来自聚乙烯的构成单元的比例,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人提供下述的[1]~[12]。[1]氯化聚烯烃树脂,其是作为具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氯化物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其中,上述共聚物中的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0~90mol%。[2]上述[1]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该氯化聚烯烃树脂的氯含量为10~40%。[3]上述[1]或[2]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其中,上述共聚物具有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结构单元:来自辛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丁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戊烯的结构单元、来自己烯的结构单元、来自庚烯的结构单元、来自苯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环戊烯的结构单元和来自降冰片烯的结构单元。[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该氯化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250,000。[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其中,上述共聚物的熔点(Tm)为40~140℃。[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其特征在于:软化点为15~100℃。[7]底漆组合物,该底漆组合物包含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8]涂料组合物,该涂料组合物包含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9]油墨组合物,该油墨组合物包含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10]粘接剂组合物,该粘接剂组合物包含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11]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聚乙烯薄膜层和包含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层。[12]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聚丙烯薄膜层和包含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溶液稳定性优异、并且对包括聚乙烯基材在内的聚烯烃基材的附着性良好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1.氯化聚烯烃树脂]本专利技术的氯化聚烯烃树脂是具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氯化物。在将聚烯烃树脂用于底漆、涂料、油墨、粘接剂等用途的情况下,要求均匀地涂布以消除涂布不均。因此,聚烯烃树脂优选均匀溶解于溶剂、并且不会因经时性变化而析出树脂等的溶液稳定性优异。虽然为了保持溶液稳定性而需要提高氯含量,但若提高氯含量,则对基材的附着性变差,上述用途的性质不充分。本专利技术的氯化聚烯烃树脂是基于以下发现而完成的:该氯化聚烯烃树脂是将后述的规定的共聚物氯化而得到的树脂,因此即使在提高氯含量的情况下也可维持对基材的附着性,可用于上述的用途。氯化聚烯烃树脂的氯含量的下限优选10%以上,更优选12%以上,进一步优选14%以上。若氯含量为10%以上,则溶液稳定性优异。另外,其上限优选40%以下,更优选38%以下,进一步优选35%以下。若氯含量为40%以下,则其与包括聚乙烯基材在内的聚烯烃基材的附着性变得良好。作为氯化聚烯烃树脂的氯含量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为10~40%,更优选为12~38%,进一步优选为14~35%。需要说明的是,氯含量可根据JIS-K7229(1995)来测定。氯化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的下限优选3,000以上,更优选1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30,000以上。若重均分子量不足3,000,则树脂的凝集力不足,有时无法充分体现对基材的附着性。另外,其上限优选250,000以下,更优选20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180,000以下。若重均分子量超过250,000,则与其他树脂的相容性或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变得不好,在涂料和油墨中的应用有时会变得困难。作为氯化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为3,000~250,000,更优选为10,000~200,000,进一步优选为30,000~180,000。需要说明的是,重均分子量可通过凝胶渗透层析(GPC)法由标准聚苯乙烯标准曲线求得。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分散度(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的下限优选1.8以上,更优选1.9以上,进一步优选2.0以上。另外,其上限优选2.9以下,更优选2.7以下,进一步优选2.5以下。作为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分散度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为1.8~2.9,更优选为1.9~2.7,进一步优选为2.0~2.5。金属茂系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高。因此,若使用金属茂系催化剂对乙烯进行活性非常高的聚合反应,则会生成所生成的聚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变窄、同时具有长链分支的共聚物。因此,氯化聚烯烃树脂成为溶液稳定性优异的树脂。氯化聚烯烃树脂通常是非晶性高分子,无法定义通过差示扫描型量热计(DSC)测得的熔点(Tm)。因此,将因氯化聚烯烃树脂的温度变化而发生的状态变化定义为目视下的软化点。本专利技术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软化点的下限优选15℃以上,更优选20℃以上,进一步优选30℃以上。另外,其上限优选100℃以下,更优选95℃以下,进一步优选90℃以下。作为氯化聚烯烃树脂的软化点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为15~100℃,更优选为20~95℃,进一步优选为30~90℃。需要说明的是,目视下的软化点的测定可使用市售的熔点测定仪(例如,MP-500P软化点测定装置(Yanaco仪器开发研究所制造))来测定。[共聚物]共聚物具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另外,共聚物中的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0~90mol%。若共聚物中的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不足90mol%,则在聚乙烯改性时的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氯化聚烯烃树脂,其是作为具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氯化物的氯化聚烯烃树脂,/n其中,上述共聚物中的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0~90mol%。/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16 JP 2018-0052051.氯化聚烯烃树脂,其是作为具有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氯化物的氯化聚烯烃树脂,
其中,上述共聚物中的乙烯结构单元含量为50~90mol%。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该氯化聚烯烃树脂的氯含量为10~4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其中,上述共聚物具有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结构单元:来自辛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丁烯的结构单元、来自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戊烯的结构单元、来自己烯的结构单元、来自庚烯的结构单元、来自苯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环戊烯的结构单元和来自降冰片烯的结构单元。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氯化聚烯烃树脂,该氯化聚烯烃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250,000。


5.权利要求1~4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迤文藤本洸太竹中天斗田中雅规村冈江里子矢田实高本直辅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