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79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提供一种改善了噪声性能和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的充气轮胎。由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与主槽10的除弯折部10A以外的部分连通并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条第一浅槽21将由在胎面部1的轮胎赤道CL的两侧沿着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延伸的一对主槽10划分出的中央陆部11划分为多个反复单位30,用由从主槽10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朝向轮胎赤道CL上的一点收敛的一对第二浅槽22、从与反复单位30邻接的一对第一浅槽21的一方朝向一对第二浅槽22的一方延伸的第三浅槽23、以及从与反复单位30邻接的一对第一浅槽21的另一方朝向一对第二浅槽22的另一方延伸的第四浅槽24划分的4个块31~34的集合体构成该反复单位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的充气轮胎,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改善了噪声性能和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意图在不平整地、泥泞地、雪道、沙地、岩石地等未铺装路行驶的充气轮胎中,一般采用以边缘成分多的横槽、块为主体且槽面积大的胎面花纹。在这样的轮胎中,咬入路面上的泥、雪、沙、石、岩石等(以下,将它们统称为“泥等”)而得到牵引性能,并且防止泥等堵塞在槽内,而提高了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当对比这些专利文献1、2的轮胎时,专利文献1的轮胎可以说是槽面积比较小、也考虑了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的类型的轮胎。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的轮胎可以说是槽面积大、各个块也大、对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特殊化了的类型的轮胎。因此,存在前者与后者相比,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低,后者与前者相比,通常行驶时的性能低的倾向。近年来,对于轮胎的要求性能的多样化推进,也要求具有这2种类型的轮胎的中间水平的性能的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要求用于以适度的槽形状有效率地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的对策。另外,如上所述,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由于基本上以块为主体且槽面积大,因此存在噪声性能(例如花纹噪声)容易降低的倾向,因此对于噪声性能也要求良好地维持或改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00786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192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了噪声性能和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的充气轮胎。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具有在轮胎赤道的两侧沿着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延伸的一对主槽、和由所述一对主槽在轮胎赤道上划分出的中央陆部,所述中央陆部由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与所述主槽的除弯折部以外的部分连通并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条第一浅槽划分为多个反复单位,所述反复单位是由从主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朝向轮胎赤道上的一点收敛的一对第二浅槽、从与所述反复单位邻接的一对所述第一浅槽的一方朝向所述一对第二浅槽的一方延伸的第三浅槽、以及从与所述反复单位邻接的一对所述第一浅槽的另一方朝向所述一对第二浅槽的另一方延伸的第四浅槽划分出的4个块的集合体。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上所述,在呈锯齿状延伸的一对主槽之间划分出的中央陆部用由4个块的集合体构成的反复单位构成,第一至第四浅槽如上述那样连接,并且,反复单位内所包含的第二至第四浅槽朝向轮胎赤道收敛,因此,能够通过第一至第四浅槽整体的复杂形状来确保较高的边缘效应,能够有效果地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另外,通过如上述那样连接的第一至第四浅槽,从而反复单位所包含的各块(特别是,沿轮胎周向排列的块)的形状不是固定的,因此能够抑制花纹噪声的产生。另外,第一至第四浅槽通过上述的连接而成为作为整体分支多的形态,因此,能够抑制气柱共鸣声或抑制噪声的传递,能够提高噪声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4个块中的至少1个具备在第一至第四浅槽开口的缺口部。由此,能够附加由缺口部对路面的牵引性能,有利于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另外,由于浅槽通过缺口部而进一步分支,因此有利于减低气柱共鸣声。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4个块的各自分别形成有刀槽花纹,各刀槽花纹包括朝向一对第二浅槽所进行收敛的位置延伸并与第二至第四浅槽中的任一个连通的直进部和相对于直进部向同一方向折弯并延伸的弯折部。由此,能够附加由刀槽花纹带来的边缘效应,有利于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特别是,通过各刀槽花纹包括上述的直进部和弯折部,能够得到更优异的边缘效应,并且也能够抑制声压级的增加而提高噪声性能。此时,优选的是,在4个块的各自分别形成有细槽,关于各细槽,一端与主槽连通,另一端与刀槽花纹的端部连结。由此,与仅设置刀槽花纹相比能够提高排土性,有利于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此时,优选的是,细槽的深度比浅槽的深度小。另外,优选的是,缺口部的深度比浅槽的深度小,比细槽的深度大。通过这样设定各部的深度,能够平衡良好地兼顾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的效果和减低噪声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第二至第四浅槽的槽面积相对于反复单位整体的面积的比例为17%~33%。由此,能够使浅槽的槽面积在反复单位中所占的比例最佳化,能够平衡良好地兼顾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的效果和减低噪声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相对于反复单位所包含的4个块中的任意的块的踏面的面积的、反复单位所包含的其他块的踏面的面积分别为70%~130%。由此,能够抑制反复单位所包含的块的面积差,有利于提高噪声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在第一至第四浅槽的槽底形成有底升高部,底升高部的槽深为设置有底升高部的浅槽的最大槽深的75%以上。通过这样设置底升高部,能够提高反复单位所包含的块的刚性,有利于提高牵引性能。另外,在设置有底升高部的位置槽截面积变小,因此有利于提高噪声性能。另一方面,由于适度地确保了底升高部的槽深,因此,即使槽体积因底升高部而减少,也能够良好地确保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也可以设为在主槽的槽底具备从主槽的槽底隆起而沿着主槽延伸的凸部的规格。由此,能够得到由凸部带来的边缘效应,并且也能够期待防止石咬入主槽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接地端”是指在将轮胎轮辋组装于正规轮辋(日文:正規リム)并填充了正规内压(日文:正規内圧)的状态下在平面上垂直放置并施加了正规载荷(日文:正規荷重)时形成的接地区域的轮胎轴向的两端部。“正规轮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该标准按每个轮胎而定的轮辋,例如,如果是JATMA则设为标准轮辋(日文:標準リム),如果是TRA则设为“DesignRim(设计轮辋)”,或者如果是ETRTO则设为“MeasuringRim(测量轮辋)”。“正规内压”是指在包括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各标准按每个轮胎而定的气压,如果是JATMA则是最高气压,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R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INFLATIONPRESSURE(充气压力)”,但在轮胎为乘用车用的情况下设为180kPa。“正规载荷”是在包括轮胎所基于的标准的标准体系中、各标准按每个轮胎而定的载荷,如果是JATMA则是最大负荷能力,如果是TRA则是表“TIRER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所记载的最大值,如果是ETRTO则是“LOADCAPACITY(负荷能力)”,但在轮胎为乘用车用的情况下设为相当于所述载荷的88%的载荷。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胎面部具有在轮胎赤道的两侧沿着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延伸的一对主槽、和由所述一对主槽在轮胎赤道上划分出的中央陆部,/n所述中央陆部由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与所述主槽的除弯折部以外的部分连通并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条第一浅槽划分为多个反复单位,/n所述反复单位是由从主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朝向轮胎赤道上的一点收敛的一对第二浅槽、从与所述反复单位邻接的一对所述第一浅槽的一方朝向所述一对第二浅槽的一方延伸的第三浅槽、以及从与所述反复单位邻接的一对所述第一浅槽的另一方朝向所述一对第二浅槽的另一方延伸的第四浅槽划分出的4个块的集合体。/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23 JP 2018-0088511.一种充气轮胎,所述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胎面部具有在轮胎赤道的两侧沿着轮胎周向呈锯齿状延伸的一对主槽、和由所述一对主槽在轮胎赤道上划分出的中央陆部,
所述中央陆部由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且两端与所述主槽的除弯折部以外的部分连通并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条第一浅槽划分为多个反复单位,
所述反复单位是由从主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并朝向轮胎赤道上的一点收敛的一对第二浅槽、从与所述反复单位邻接的一对所述第一浅槽的一方朝向所述一对第二浅槽的一方延伸的第三浅槽、以及从与所述反复单位邻接的一对所述第一浅槽的另一方朝向所述一对第二浅槽的另一方延伸的第四浅槽划分出的4个块的集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4个块中的至少1个具备在所述第一至第四浅槽开口的缺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4个块的各自分别形成有刀槽花纹,各刀槽花纹包括朝向所述一对第二浅槽所进行收敛的位置延伸并与所述第二至第四浅槽中的任一个连通的直进部和相对于所述直进部向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洋佑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