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67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摄像头包括:摄像模组,限定出光轴;光控制元件,沿光轴设置于摄像模组的物侧,光控制元件包括光控制材料,光控制材料可在电压驱动下发生状态变化,使得光控制元件在阻光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或者在光变向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本申请在摄像头内设置光控制元件,在不进行拍摄作业时,使物侧的光线被阻止或被改变传输方向以避免通过光控制元件到达摄像模组,摄像模组中的各光学元件就不会由于反射外界的光线而直接暴露于人们的视野中,将摄像模组隐藏起来,提高摄像头以及电子设备的外观一体性。而在需要进行拍摄时,使物侧的光线通过光控制元件到达摄像模组,不影响摄像模组的正常拍摄,使用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拍照和摄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频繁的基础功能,因此,具备拍照和摄像功能的摄像头被广泛地应用到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目前,相关技术中摄像头中的镜片及其它各光学元件通常都是时刻暴露在外界环境光下的,以便随时进行拍照或摄像作业。其存在的问题是镜片及其它各光学元件一览无余,造成摄像头以及电子设备的外观一体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能够在不进行拍摄作业时,阻止光线进入摄像模组,从而将摄像模组隐藏,提高摄像头以及电子设备的外观一体性。根据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头,包括:摄像模组,限定出光轴;光控制元件,沿光轴设置于摄像模组的物侧,光控制元件包括光控制材料,光控制材料可在电压驱动下发生状态变化,使得光控制元件在阻光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或者在光变向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阻光状态,物侧的光线被阻止以避免通过光控制元件到达摄像模组,在通光状态,物侧的光线通过光控制元件到达摄像模组,在光变向状态,物侧的光线被改变传输方向以避免通过光控制元件到达摄像模组。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保护片,保护片透光,保护片设于光控制元件的背离摄像模组的一侧。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支架,具有位于摄像模组物侧的第一开口,支架在第一开口处设有向第一开口的中心方向延伸的凸台,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凸台具有朝向摄像模组的第一承载面,以及背离摄像模组的第二承载面,光控制元件贴附于第一承载面,保护片贴附于第二承载面。根据一些实施例,摄像模组包括电路板,光控制元件通过支架与电路板电连接。根据一些实施例,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镜片,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光控制元件在镜片表面的投影覆盖镜片,且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保护片在光控制元件表面的投影覆盖光控制元件。根据一些实施例,光控制材料包括液晶层,光控制元件还包括第一基板及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液晶层封存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可在电压驱动下发生转动,使得液晶分子在第一排列状态与第二排列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光控制元件在阻光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第一排列状态时,各液晶分子均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液晶层内,光控制元件处于阻光状态;当处于第二排列状态时,各液晶分子均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液晶层内,且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光控制元件处于通光状态。根据一些实施例,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镜片,当各液晶分子同时处于第一排列状态时,沿平行于光轴的方向,各液晶分子在镜片表面的投影覆盖镜片。根据一些实施例,光控制元件还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电极设置于第一基板的朝向液晶层的表面上,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二基板的朝向液晶层的表面上;其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通电时,液晶分子由第一排列状态切换至第二排列状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断电时,液晶分子由第二排列状态切换至第一排列状态。根据一些实施例,光控制元件还包括液晶承载层,液晶承载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的朝向液晶层的表面上,液晶承载层朝向液晶层的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槽,导线槽用于对液晶分子的封存进行导向,各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互相平行。根据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第二开口,壳体限定出容纳腔,第二开口与容纳腔连通;如上述的摄像头,摄像头设于容纳腔内,且物侧的光线由第二开口照射至光控制元件。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头及电子设备,该摄像头包括摄像模组以及光控制元件,该光控制元件可在阻光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或者在光变向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本申请在摄像头内设置光控制元件,在不进行拍摄作业时,令光控制元件切换至阻光状态或光变向状态,使物侧的光线被阻止或被改变传输方向以避免通过光控制元件到达摄像模组,摄像模组中的各光学元件就不会由于反射外界的入射光线而直接暴露于人们的视野中,从而可以将摄像模组隐藏起来,提高摄像头以及电子设备的外观一体性。而在需要进行拍摄时,令光控制元件切换至通光状态,物侧的光线通过光控制元件到达摄像模组,不影响摄像模组的正常拍摄,使用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头的整体结构剖视爆炸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光控制元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光控制元件的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光控制元件中的液晶分子处于第一排列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光控制元件中的液晶分子处于第二排列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光控制元件中的液晶分子处于第一排列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光控制元件中的液晶分子处于第二排列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11为图9中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剖视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相关技术中,摄像头中的镜片及其它各光学元件通常都是时刻暴露在外界环境光下的,以便随时进行拍照或摄像作业。其存在的问题是镜片及其它各光学元件一览无余,造成摄像头以及电子设备的外观一体性较差。请参阅图1至图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摄像头100,该摄像头100包括摄像模组110以及光控制元件120。摄像模组110是该摄像头100中具有成像功能的部件,它的种类以及结构均不限,只要能满足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00的正常成像需求即可。摄像模组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镜片112以及感光组件,其中,镜片112接收被拍摄物体所反射的光线并将其投射至感光组件,感光组件接收光线并将其转换为图像信号以便于成像。镜片112与感光组件的种类、数量、尺寸、位置关系等可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进行调整,此处不作限定。摄像模组110限定出光轴111,光轴111是摄像模组110中由物侧向像侧延伸出的轴线,一般是摄像模组110中各光学元件的对称轴。而摄像模组110的物侧是指摄像模组110的朝向或靠近被摄物体的一侧,与之相对的,摄像模组110的像侧是指摄像模组110的朝向或靠近成像面的一侧。沿着平行于该光轴111的方向,外界光线由摄像模组110的物侧入射,在摄像模组110的内部穿过,并照射至摄像模组110的像侧。需要说明的是,光轴111是人为定义出的一个虚拟轴线,而不是存在于摄像模组1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n摄像模组,限定出光轴;/n光控制元件,沿所述光轴设置于所述摄像模组的物侧,所述光控制元件包括光控制材料,所述光控制材料可在电压驱动下发生状态变化,使得所述光控制元件在阻光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或者在光变向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n其中,在所述阻光状态,物侧的光线被阻止以避免通过所述光控制元件到达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通光状态,物侧的光线通过所述光控制元件到达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光变向状态,物侧的光线被改变传输方向以避免通过所述光控制元件到达所述摄像模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模组,限定出光轴;
光控制元件,沿所述光轴设置于所述摄像模组的物侧,所述光控制元件包括光控制材料,所述光控制材料可在电压驱动下发生状态变化,使得所述光控制元件在阻光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或者在光变向状态与通光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阻光状态,物侧的光线被阻止以避免通过所述光控制元件到达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通光状态,物侧的光线通过所述光控制元件到达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光变向状态,物侧的光线被改变传输方向以避免通过所述光控制元件到达所述摄像模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片,所述保护片透光,所述保护片设于所述光控制元件的背离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具有位于所述摄像模组物侧的第一开口,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向所述第一开口的中心方向延伸的凸台,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所述凸台具有朝向所述摄像模组的第一承载面,以及背离所述摄像模组的第二承载面,所述光控制元件贴附于所述第一承载面,所述保护片贴附于所述第二承载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电路板,所述光控制元件通过所述支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个镜片,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所述光控制元件在所述镜片表面的投影覆盖所述镜片,且沿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所述保护片在所述光控制元件表面的投影覆盖所述光控制元件。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控制材料包括液晶层,所述光控制元件还包括第一基板及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所述液晶层封存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