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及瓣膜功能测试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54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及瓣膜功能测试设备,属于心脏瓣膜功能测试领域,包括第一调整组件和第二调整组件;第一调整组件包括调整框和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与调整框配合,另一端用于与电机配合,使得电机与调整框能够绕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转动;第二调整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垂直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一端与调整框配合,另一端与固定件配合,使得调整框与固定件能够绕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转动。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通过两个调整组件的结构,实现X、Y轴方向的旋转调整,使电机在安装过程中不必经过繁琐的调节过程,即可实现电机转子输出轴与负载轴线一致,即电机和负载满足同轴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及瓣膜功能测试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心脏假体瓣膜功能测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及瓣膜功能测试设备。
技术介绍
瓣膜功能测试设备用于假体心脏瓣膜功能的测试。目前存在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功能测试系统,其心脏模拟泵通过一交流伺服电机与丝杆推缸传动连接,活塞固定于丝杠推缸远离交流伺服电机的一端并可沿丝杠推缸传动方向往复运动地与缸体内壁活塞配合。由于交流伺服电机(以下简称电机)的负载为丝杆推缸和活塞,负载是直线型长负载,在安装电机、丝杆推缸和活塞时,需要经过繁琐的安装调节过程,以使电机上的转子输出轴、丝杆推缸以及活塞依次连接后的同轴度满足安装要求;另外,因为零部件的制造偏差或磨损,转子输出轴、丝杆推缸、活塞三者连接后的轴线可能在使用中出现偏转。如果电机直接固定于壳体内,电机转子可能出现偏载,导致电机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及瓣膜功能测试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瓣膜功能测试设备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调整组件和第二调整组件;所述第一调整组件包括调整框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调整框配合,另一端用于与电机配合,使得所述电机与所述调整框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调整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调整框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配合,使得所述调整框与所述固定件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框中间形成用于安装电机的操作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调整框轴向限位连接并穿入所述操作孔内用于与电机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轴向限位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调整组件可转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框中间形成用于安装电机的操作孔;所述第一转轴穿入所述操作孔内与所述电机轴向限位连接并与调整框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轴向限位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调整组件可转动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调整框两侧外的两块固定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轴通过限位销与固定件轴向限位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机座,所述第一调整组件通过所述电机座与所述电机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座固定在所述电机上,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转轴配合的安装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包括锁位螺钉和外套,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锁位螺钉外,所述锁位螺钉穿入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内螺纹配合。一种瓣膜功能测试设备,包括电机、固定架和上述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包括筒状架和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安装端,所述固定端用于固定所述瓣膜功能测试设备在预设位置;所述筒状架设置在所述安装端;所述筒状架内具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对应的安装空间;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架中的所述筒状架固定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法兰轴和用于连接活塞头的丝杆推缸;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法兰轴周向固定连接;所述丝杆推缸设置在所述法兰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所述丝杆推缸与所述法兰轴周向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瓣膜功能测试设备,其中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通过第一调整组件和第二调整组件形成的结构,实现X、Y轴方向的旋转调整,使电机在安装过程中不必经过繁琐的调节过程,即可实现电机转子输出轴与负载轴线(丝杆推缸、活塞)一致,即电机和负载满足同轴度要求;并且,在瓣膜功能测试设备工作中,该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能够让电机跟随转子输出轴、丝杆推缸、活塞三者连接后的轴线的偏转而偏转,实现电机可自动偏转的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瓣膜测试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瓣膜测试设备去除了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电机、固定架的第一种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电机、固定架的第二种爆炸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在电机相对调整框绕第一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在电机和调整框相对固定块绕第二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在电机相对调整框绕第一转轴转动一定角度,且电机和调整框相对固定块绕第二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瓣膜功能测试设备去除了缸体的局部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与电机、底座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与电机、固定架连接时的俯视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A-A向的剖视图;图13是图12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14是图11中B-B向的剖视图;图15是图14中I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标:001-瓣膜功能测试设备;010-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030-电机;050-固定架;100-第一调整组件;200-第二调整组件;110-调整框;111-操作孔;130-第一转轴;070-电机座;071-安装孔;131-锁位螺钉;133-外套;210-第二转轴;230-固定块;231-第一轴孔;113-第二轴孔;233-支孔;300-筒状架;400-底座;401-固定端;403-安装端;410-支脚;235-固定孔;500-法兰轴;600-丝杆推缸;700-活塞头;430-工作孔;250-限位销;002-缸体;115-安装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整组件和第二调整组件;/n所述第一调整组件包括调整框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调整框配合,另一端用于与电机配合,使得所述电机与所述调整框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转动;/n所述第二调整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调整框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配合,使得所述调整框与所述固定件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整组件和第二调整组件;
所述第一调整组件包括调整框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调整框配合,另一端用于与电机配合,使得所述电机与所述调整框能够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转动;
所述第二调整组件包括固定件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所述调整框配合,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配合,使得所述调整框与所述固定件能够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框中间形成用于安装电机的操作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调整框轴向限位连接并穿入所述操作孔内用于与电机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轴向限位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调整组件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框中间形成用于安装电机的操作孔;所述第一转轴穿入所述操作孔内与所述电机轴向限位连接并与调整框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轴向限位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调整组件可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调整框两侧外的两块固定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机自适应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帅辉吕守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赛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