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512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侧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侧设有反射屏,所述反射屏的内侧设有高温涂刷层;所述高温涂刷层的内侧为加热腔;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顶部连接有置物板;通过设置的多层隔热结构,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减少了在加热固化涂料时的热能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同时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
本技术属于碳化硅加热棒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
技术介绍
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因此碳化硅大量用于制作电热元件硅碳加热棒。碳化硅加热棒在制作加工时,需要在碳化硅加热棒表面涂刷涂料,刷过涂料之后需要将其放入到高温炉中,对碳化硅加热棒表面的涂料进行固化,是碳化硅加热棒具有更好的导热效果,更加耐用;但是现有的固化炉大多采用高温气体固化的方式,并且固化炉表面做简单的隔热层甚至不做隔热层,在加热固化涂料时,导致大量的热能散失浪费,人为操作固化炉容易引起烫伤;同时通过高温气体固化的方式,涂料固化效率低,热量损失大。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609680.X公开了一种镍基合金粉末涂层外加热固化炉,针对现有的传统的固化炉为直接加热式,燃料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气会影响涂层的理化性质,同时能耗高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炉体、底座、风机、主控制器、换热器和余热回收装置;炉体的内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内壁,内壁上嵌入设置有感应加热线圈;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燃烧室,燃烧室的外部设置有点火装置;燃烧室与换热器的连接部位安装有密封板。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效果差,导致热量损失,通过对但其进行加热,利用高温氮气对涂料进行加热固化,固化效率低,时间长,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通过设置的多层隔热结构,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减少了在加热固化涂料时的热能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同时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有效防止烫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内侧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内侧设有反射屏,所述反射屏的内侧设有高温涂刷层;所述高温涂刷层的内侧为加热腔;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一侧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顶部连接有置物板。优选的,所述炉体为筒状结构,所述隔热层、反射屏、高温涂刷层均依次环绕设在所述炉体的内侧;所述隔热层包括多层纤维层和多层凝胶层;所述纤维层和凝胶层依次间隔设置形成多层结构。优选的,所述纤维层采用石英纤维网,所述凝胶层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2-4cm。优选的,所述纤维层与凝胶层通过高温胶粘剂粘接。优选的,所述反射屏采用纳米微孔隔热材料,反射屏厚度为0.2-0.5cm。优选的,所述高温涂刷层的厚度为0.5-2mm。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侧面设有活动门。优选的,高温胶粘剂采用硅酸钠胶粘剂,耐高温,粘和效果好。优选的,所述反射屏与隔热层通过高温胶粘剂粘接。优选的,所述隔热层采用的纤维层能够为一层石英网+多层硅酸铝纤维纸。另外,纳米微孔隔热材料为直径数在十纳米左右的二氧化硅微粒,配合红外线遮光剂和纤维等成分,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的高性能高耐热材料,气内部含有大量的纳米级微孔,热稳定性好,蓄热少,耐热震。隔热涂层材料含有K2NiF4结构和Sr3Ti2O7结构、Sr4Ti3O10结构、LaTaO4表示的组合物、还有具有由组成式M2SiO4中的一种或几种。隔热涂层材料型号为HN-26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通过设置的多层隔热结构,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减少了在加热固化涂料时的热能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同时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2)本技术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通过在隔热层间隔设置的石英纤维网和二氧化硅气凝胶进一步提升良好的耐高温性和热稳定性。(3)本技术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纤维层采用一层石英网+多层硅酸铝纤维纸的方式,石英纤维网面与反射屏的热接触面,有效减少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故热相传,减少热传递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隔热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隔热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隔热层;3、反射屏;4、高温涂刷层;5、置物台;6、置物板;7、燃烧器;8、排气管;9、纤维层;10、凝胶层;11、加热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的内侧设有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的内侧设有反射屏3,所述反射屏3的内侧设有高温涂刷层4;所述高温涂刷层4的内侧为加热腔11;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燃烧器7,所述燃烧器7的一侧设有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连通所述加热腔11;所述加热腔11底部设有置物台5,所述置物台5顶部连接有置物板6。所述炉体1为筒状结构,所述隔热层2、反射屏3、高温涂刷层4均依次环绕设在所述炉体1的内侧;所述隔热层2包括多层纤维层9和多层凝胶层10;所述纤维层9和凝胶层10依次间隔设置形成多层结构;所述炉体1的侧面设有活动门。通过设置的多层隔热结构,达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减少了在加热固化涂料时的热能损失,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同时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纤维层9采用石英纤维网,所述凝胶层10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所述隔热层2的厚度为2cm;所述纤维层9与凝胶层10通过高温胶粘剂粘接;所述反射屏3采用纳米微孔隔热材料,反射屏3厚度为0.2cm;所述高温涂刷层4的厚度为0.5mm;高温胶粘剂采用硅酸钠胶粘剂,耐高温,粘和效果好;所述反射屏3与隔热层2通过高温胶粘剂粘接。通过在隔热层2间隔设置的石英纤维网和二氧化硅气凝胶进一步提升良好的耐高温性和热稳定性。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二的基础上进行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侧设有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的内侧设有反射屏(3),所述反射屏(3)的内侧设有高温涂刷层(4);所述高温涂刷层(4)的内侧为加热腔(11);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燃烧器(7),所述燃烧器(7)的一侧设有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连通所述加热腔(11);所述加热腔(11)底部设有置物台(5),所述置物台(5)顶部连接有置物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内侧设有隔热层(2),所述隔热层(2)的内侧设有反射屏(3),所述反射屏(3)的内侧设有高温涂刷层(4);所述高温涂刷层(4)的内侧为加热腔(11);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燃烧器(7),所述燃烧器(7)的一侧设有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连通所述加热腔(11);所述加热腔(11)底部设有置物台(5),所述置物台(5)顶部连接有置物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碳化硅加热棒涂层固化炉的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为筒状结构,所述隔热层(2)、反射屏(3)、高温涂刷层(4)均依次环绕设在所述炉体(1)的内侧;所述隔热层(2)包括多层纤维层(9)和多层凝胶层(10);所述纤维层(9)和凝胶层(10)依次间隔设置形成多层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好陈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瑞昇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