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476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所述介质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组谐振部,每组所述谐振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谐振盲孔,其中一组所述谐振部的两个所述谐振盲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耦合盲孔;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耦合盲孔,所述第一耦合盲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耦合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耦合盲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盲孔形成容性耦合结构。运用本技术方案,上下对称的第一耦合盲孔和第二耦合盲孔产生一对零点,可以改善带外抑制性能;同时减小了第一耦合盲孔深度,使其基本与谐振盲孔的孔深一致,从而可以减少压冲的数量,降低滤波器模具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技术介绍
5G时代,受限于Massive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对大规模天线集成化的要求,滤波器需要更加小型化、集成化和轻量化。在限定尺寸的情况下,由于自身材料损耗的原因,传统的金属腔体滤波器和介质谐振腔体滤波器无法取得很高的Q值(Q值代表的是损耗/输入功率),导致各项性能指标都受到了限制。而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由于电磁波谐振发生在介质材料内部,没有金属腔体,且其本身材料介电常数一般在20~50,因此体积会更小。同时陶瓷介质波导滤波器具有Q值高、选频特性好、工作频率稳定性好、插入损耗小等优点。虽然介质波导滤波器具有上述的优点,但是目前大部分介质波导滤波器都是一体干压成型,因此对于介质波导滤波器的实际结构要求较高,一些在金属腔体中可以轻易实现的结构,在介质波导滤波器中却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以有效改善滤波器带外抑制性能,同时降低滤波器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所述介质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组谐振部,每组所述谐振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谐振盲孔,其中一组所述谐振部的两个所述谐振盲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耦合盲孔;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耦合盲孔,所述第一耦合盲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耦合盲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耦合盲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盲孔形成容性耦合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本体,所述介质本体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组谐振部,每组所述谐振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谐振盲孔,其中一组所述谐振部的两个所述谐振盲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耦合盲孔;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耦合盲孔,所述第一耦合盲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耦合盲孔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第一耦合盲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盲孔形成容性耦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盲孔与所述第二耦合盲孔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介质本体的二分之一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波导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部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组谐振部、第二组谐振部以及第三组谐振部,所述第一组谐振部与所述第二组谐振部之间设置有十字形耦合槽,所述第二组谐振部与所述第三组谐振部之间设置有条形耦合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陆龙姜华韩莉岳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