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8449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钙钛矿电池吸收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前驱体墨水;将前驱体墨水装入固定进料板中,在固定进料板的进料口附近设置5层刀口带有微孔的刮刀,5层刮刀内部分别装有氯苯溶液、改性剂、抗氧化涂层前驱体、抗水涂层前驱体、成膜助剂,5层刮刀的加热温度范围依次为60~70℃、70~80℃、80~90℃、90~100℃、100~110℃;固定进料板的下方设置活动基板,活动基板以0.58~0.62m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活动基板的表面获得具有均匀涂层的钙钛矿吸收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高性能钙钛矿电池的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钙钛矿电池吸收层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将逐渐代替第二代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但目前的钙钛矿电池吸收层同样存在很多缺点,合成工艺要求精细,寿命不长。许多科研人员致力于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典型的解决方案为通过各种精细化工艺和掺杂改性以提高其结晶度。然而,现阶段报导的典型改性工艺如SnF2掺杂、真空闪蒸等技术,对合成环境的要求较高,大多需要无氧或真空设备,不利于电池的连续化生产。因此,针对高性能钙钛矿电池的连续化生产工艺的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申请号为CN201711483820.0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钙钛矿电池,包括依次叠置的导电基底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收层和金属电极,其中,在所述钙钛矿吸收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和/或在所述钙钛矿吸收层与所述金属电极之间的表面设有导电防水层,所述导电防水层包括水接触角大于90°的无机材料和电导率高于105S/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1).将MA、FA、Pb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MA、FA、PbI2溶解于DMSO/DMF中,并在59~61℃水浴下搅拌1.8~2.2h,制备得到前驱体墨水;所述MA、FA、PbI2的质量比为0.83~0.87:0.13~0.17:1.53~1.57;
(2).将配置好的前驱体墨水装入固定进料板中,在固定进料板的进料口附近设置5层刀口带有微孔的刮刀,5层刮刀内部分别装有氯苯溶液、改性剂、抗氧化涂层前驱体、抗水涂层前驱体、成膜助剂,5层刮刀的加热温度范围依次为60~70℃、70~80℃、80~90℃、90~100℃、100~110℃;
所述固定进料板的下方设置活动基板,所述活动基板以0.58~0.62m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固定进料板中的前驱体墨水、5层刮刀内的氯苯溶液、改性剂、抗氧化涂层前驱体、抗水涂层前驱体、成膜助剂依次涂在活动基板上,在活动基板的表面获得具有均匀涂层的钙钛矿吸收层;
所述刮刀刀口的微孔直径为2~3um,刮刀之间的间间距为0.5~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MA、FA、PbI2的质量比为0.85:0.15:1.5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固定进料板与活动基板的垂直间距为3~10mm;优选所述固定进料板与活动基板的垂直间距为4~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活动基板为沉积有致密TiO2作为电子传输层的FTO玻璃基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改性剂为烷氧基型的钛酸酯偶联剂或氯化铵铵,所述成膜助剂为乙二醇苯醚、二丙二醇二甲醚或丙二醇苯醚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高性能钙钛矿电池吸收层的连续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廖健淞杨洁陈涛白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