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线圈绕线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39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圈绕线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线圈绕线设备,包括顶支架,所述顶支架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支架,所述底支架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顶支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杆。该新型线圈绕线设备,通过设置有红外圈数感应装置,使得在绕圈时能够准确知道绕制线圈圈数,避免靠人数圈数出错,通过设置有缓冲装置,使得能够根据使用需要来调节定位气缸行程的运行长度,使得其能够适用不同线长的产品,由于钩针棒采用特殊柔韧化处理,使其能够,避免长时间受力断裂,通过开设有圆弧凹槽,使得钩针棒回来运动时空间更大,更方便线圈绕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线圈绕线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绕线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线圈绕线设备。
技术介绍
线圈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常用绕线机绕制的线多为漆包铜线(绕制电子、电器产品的电感线圈),漆包铝线,纺织线(绕制纺织机用的纱绽、线团),还有绕制电热器具用的电热线以及焊锡线,电线,电缆等。根据中国专利号CN107026008B所提供的空心线圈绕线设备,该专利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转盘且转盘与转盘驱动机构连接,在转盘上设有若干工位且在每个工位上分别设有至少一根竖直设置的下主轴......该设备还包括当上治具与下治具之间形成线圈厚度间隙时能够向每个线圈厚度间隙和持续盘绕在每个线圈厚度间隙中的线材输出具有设定温度气流的加热机构,但仍然有设备体积过于笨重和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对于线径较大及线长度较长的磁环线圈绕制,由于绕完线后中心孔非常小,不适用自动化环型绕线机绕制线圈,通常做法是先把磁环夹在台虎钳上,采用一只手握勾针棒,另一只手握线,往返手工用力绕制线圈,绕制人默数绕制圈数时易出错,耗时耗力,效率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线圈绕线设备,包括顶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支架(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支架(3),所述底支架(3)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4),所述顶支架(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6),所述工作台(6)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箱(7),所述保护箱(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保护箱(7)外部的气缸(8),所述气缸(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9),所述缓冲装置(9)的右侧传动连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钩针棒(11),所述工作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线圈绕线设备,包括顶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支架(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支架(3),所述底支架(3)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4),所述顶支架(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6),所述工作台(6)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保护箱(7),所述保护箱(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端均贯穿并延伸至保护箱(7)外部的气缸(8),所述气缸(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缓冲装置(9),所述缓冲装置(9)的右侧传动连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钩针棒(11),所述工作台(6)的顶部且位于保护箱(7)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滑轨(12)所述工作台(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红外圈数感应装置(13),所述顶支架(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台虎钳(14),所述台虎钳(14)两个钳体的顶部均开设有圆弧凹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线圈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数量为两组,每组所述支撑架(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于顶支架(1)底部的前后两端。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慎太
申请(专利权)人:久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