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367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整形装置,包括主体安置机构、自动整形机构和材料取置机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整形机构,且自动整形机构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材料取置机构,所述自动整形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夹手、伸缩气缸、输送线、切线刀和整形端头,且升降气缸的中端一侧设置有夹手,所述夹手的两侧分布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切线刀。该自动整形装置,通过两组伸缩结构、两固定结构以及夹手的相互配合,从而对线圈产品同时进行外围整形作业,配合底部的辅助安置和定位夹持固定结构,让此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提升自动化。提升自动化。提升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整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共模电感加工
,具体为一种自动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共模电感,也叫共模扼流圈,常用于电脑的开关电源中过滤共模的电磁干扰信号。在板卡设计中,共模电感也是起EMI滤波的作用,用于抑制高速信号线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发射,在如今对各种规格的电子电感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在共模扼流圈生产中,如不同性能的产品对共模电感的线圈圈数、层数、出线位置、整形方法等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自动装形装底板作为一种集机械、电子于一体的多功能全自动机器应运而生。
[0003]现有整形机在使用中,由于整形机装置比较简单,内部通过使用气缸推治,再配合操作者手工放取工作量大、安全性低,没有自动报警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整形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整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整形装置,包括主体安置机构、自动整形机构和材料取置机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整形机构,且自动整形机构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材料取置机构,所述自动整形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夹手、伸缩气缸、输送线、切线刀和整形端头,且升降气缸的中端一侧设置有夹手,所述夹手的两侧分布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切线刀,且伸缩气缸的一端端末设置有整形端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夹手通过升降气缸与主体安置机构构成升降结构,且夹手沿着升降气缸的一侧中端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整形端头通过伸缩气缸与主体安置机构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气缸沿着主体安置机构内部两侧对称分布。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安置机构包括主框架、制造仓和控制面板,且主框架的中端内部设置有制造仓,所述主框架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制造仓沿着主框架前端中部开设,且控制面板与制造仓之间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材料取置机构包括安置底板、安全传感器、搭载架、模型架、滑槽和安插板,且安置底板的顶面四周分布有安全传感器,所述安置底板的中部设置有搭载架,且搭载架的顶面设置有模型架,所述搭载架的两侧分布开设有滑槽,且安置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安插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置底板通过安插板与主体安置机构相插合,且安全传感器沿着
安置底板顶面四周等距分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搭载架通过滑槽与安置底板构成滑动结构,且搭载架与模型架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整形装置,通过两组伸缩结构、两固定结构以及夹手的相互配合,从而对线圈产品同时进行外围整形作业,配合底部的辅助安置和定位夹持固定结构,让此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0014]通过主框架内部的制造仓进行共模电感线圈的制作,通过操作者对控制面板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机器设备内部的操作,从而减少人工操作步骤。
[0015]通过安置底板的材料安置结构,让整体操作方便快捷,同时配合两组红外线安全传感器对上方的气缸伸缩位置进行检测,若伸缩气缸位置端头整形不到位则会发出警报,从而提升加工安全性和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自动整形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材料取置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安置机构;101、主框架;102、制造仓;103、控制面板;2、自动整形机构;201、升降气缸;202、夹手;203、伸缩气缸;204、输送线;205、切线刀;206、整形端头;3、材料取置机构;301、安置底板;302、安全传感器;303、搭载架;304、模型架;305、滑槽;306、安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整形装置,包括:主体安置机构1;主体安置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整形机构2,且自动整形机构2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材料取置机构3,主体安置机构1包括主框架101、制造仓102和控制面板103,且主框架101的中端内部设置有制造仓102,主框架101的前端中部设置有控制面板103,制造仓102沿着主框架101前端中部开设,且控制面板103与制造仓102之间相连接,在此自动整形装置使用中,可通过主框架101内部的制造仓102进行共模电感线圈的制作,通过操作者对控制面板103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机器设备内部的操作,从而减少人工操作步骤。
[0021]如图2所示,一种自动整形装置,自动整形机构2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材料取置机构3,自动整形机构2包括升降气缸201、夹手202、伸缩气缸203、输送线204、切线刀205和整形端头206,且升降气缸201的中端一侧设置有夹手202,夹手202的两侧分布有伸缩气缸203,且伸缩气缸203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线204,输送线204的一端设置有切线刀205,且伸缩气缸203的一端端末设置有整形端头206,夹手202通过升降气缸201与主体安置机构1构成升降结构,且夹手202沿着升降气缸201的一侧中端分布,整形端头206通过伸缩气缸203与主体安置机构1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气缸203沿着主体安置机构1内部两侧对称分布,在此装置进行线圈的加工时,可通过升降气缸201带动一侧中部的夹手202对下方的线圈材料进行压紧,从而辅助定位,完成定位后,可通过材料两侧的伸缩气缸203进行延伸,从而让伸缩气缸203带动整形端头206对线圈材料进行夹持,配合伸缩气缸203顶面的输送线204对其线圈进
行输送加工,再通过内置的切线刀205完成加工后的切断,完成线圈的整形加工过程,以此达到全自动的加工过程,通过两组伸缩结构、两固定结构以及夹手202的相互配合,从而对线圈产品同时进行外围包胶作业,让此设备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0022]如图3所示,一种自动整形装置,材料取置机构3包括安置底板301、安全传感器302、搭载架303、模型架304、滑槽305和安插板306,且安置底板301的顶面四周分布有安全传感器302,安置底板301的中部设置有搭载架303,且搭载架303的顶面设置有模型架304,搭载架303的两侧分布开设有滑槽305,且安置底板301的底面分布有安插板306,安置底板301通过安插板306与主体安置机构1相插合,且安全传感器302沿着安置底板301顶面四周等距分布,搭载架303通过滑槽305与安置底板301构成滑动结构,且搭载架303与模型架304之间为固定连接,在此整形装置进行使用时,可先将搭载架303顶端的模型架304进行线圈的安置,再通过搭载架303两侧的滑槽305安置入安置底板301内,整体操作方便快捷,且在加工过程中,可通过两组红外线安全传感器302对上方的气缸伸缩位置进行检测,若伸缩气缸位置端头整形不到位则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整形装置,包括主体安置机构(1)、自动整形机构(2)和材料取置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安置机构(1)的内部设置有自动整形机构(2),且自动整形机构(2)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材料取置机构(3),所述自动整形机构(2)包括升降气缸(201)、夹手(202)、伸缩气缸(203)、输送线(204)、切线刀(205)和整形端头(206),且升降气缸(201)的中端一侧设置有夹手(202),所述夹手(202)的两侧分布有伸缩气缸(203),且伸缩气缸(203)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线(204),所述输送线(204)的一端设置有切线刀(205),且伸缩气缸(203)的一端端末设置有整形端头(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手(202)通过升降气缸(201)与主体安置机构(1)构成升降结构,且夹手(202)沿着升降气缸(201)的一侧中端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端头(206)通过伸缩气缸(203)与主体安置机构(1)构成伸缩结构,且伸缩气缸(203)沿着主体安置机构(1)内部两侧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安置机构(1)包括主框架(101)、制造仓(102)和控制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久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