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29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包括料筒、下料通道;料筒内悬挂搅拌器,搅拌器包括搅拌轴、伞状锥盘;下料通道分为依次连通的过度区、分料区、排料区;分料区内部设有旋转叶轮,旋转叶轮包括旋转轴、叶片;过度区与排料区的外壁均设有一组振动器,振动器包括振动电机、围板、弹簧柱,振动电机与围板外壁相连,围板将板管底部、前后侧部围住,围板内壁与对应区板管外壁之间通过若干组弹簧柱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内悬挂搅拌器的料筒、倾斜的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前后段设置多面合围的振动器、中段设置分料的旋转叶轮,使得混凝土浆料以离散、细腻的状态均匀有序地排出,使得下料质量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是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浆料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在建筑工程中把混凝土等材料到模子里制成预定形体,再进行入仓、平仓、捣固密实等施工过程,下料机构是作为实施该过程中的浇筑机中的末端单元,其是入模前的部分。由于混凝土浆料属于粘稠性较高的物体,其在下料过程中多采用振动结构,以避免其粘连在容器内难以落下。虽有现有的浇筑机振动下料机构对混凝土浆料流动提供了振动动力,但是由于其粘稠性,在下料过程中容易成坨、结块,进而使得下料不均匀、不持续,影响浇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包括料筒、与料筒末端连通并向下倾斜的下料通道;料筒内悬挂搅拌器,料筒顶端与入料管连通,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固定在搅拌轴末端的伞状锥盘,锥盘底面外径小于料筒内径;下料通道为一体式板管,分为依次连通的过度区、分料区、排料区,过度区与料筒末端连通,分料区为圆板管形状,过度区与排料区均为方板管形状;分料区内部设有旋转叶轮,旋转叶轮包括旋转轴、安装在旋转轴外壁并向分料区管壁延伸的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叶片,两两叶片之间的夹腔为料腔;过度区与排料区的外壁均设有一组振动器,振动器包括振动电机、围板、弹簧柱,振动电机与围板外壁相连,围板将对应区板管的底部、前后侧部围住,围板内壁与对应区板管外壁之间通过若干组弹簧柱相连。进一步地,锥盘表面安装若干组翅片。进一步地,叶片的外端为刮齿,刮齿与分料区的管壁相抵。进一步地,相邻叶片的刮齿齿条为相互交错排列。进一步地,下料通道的坡度为15~45°。进一步地,分料区的深度大于过度区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1)本技术利用内悬挂搅拌器的料筒、倾斜的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前后段设置多面合围的振动器、中段设置分料的旋转叶轮,使得混凝土浆料以离散、细腻的状态均匀有序地排出,使得下料质量更佳。(2)本实用新在料筒内悬挂搅拌器,随着搅拌轴转动,落在锥盘上被离心甩出落入,进而使得其落入下料通道时处于离散状态,翅片可强化其离散度。(3)本技术分料区设置旋转叶轮形成一个类似星型卸料器,随着旋转轴转动,夹腔也随着转移,其与过度区相连时为接料腔、与排料区相连时为放料腔,使得浆料均匀、有序地运输,而非大团排出,(4)本技术振动电机产生的振动通过围板、弹簧柱传递到过度区与排料区板管各个面,避免浆料容易粘连在管侧壁上,可提高下料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料筒,2-下料通道,21-过度区,22-分料区,23-排料区,3-振动器,31-振动电机,32-围板,33-弹簧柱,4-旋转叶轮,41-叶片,42-旋转轴,43-刮齿,5-搅拌器,51-搅拌轴,52-锥盘,53-翅片,6-入料管。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包括料筒1、与料筒1末端连通并向下倾斜的下料通道2。具体实施中,料筒1与浇筑机料仓连通,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浆料倒入料筒1内,再经由下料通道2倒出,浇筑机其余部分(如上料、混料、搅拌等单元)采用常规设计,在此不再赘述。为了使得下料过程中,浆料更加细腻,料筒1内悬挂搅拌器5,料筒1顶端与入料管6连通,由于混凝土浆料属于拌制好的成品,搅拌器5的作用是避免其成坨,所以无需大功率的搅拌装置,搅拌器5包括搅拌轴51、固定在搅拌轴51末端的伞状锥盘52,锥盘52底面外径小于料筒1内径,使得锥盘52底部外沿与料筒1筒壁存有一定的空位,便于浆料落下,锥盘52表面安装若干组翅片53,搅拌轴51与外部驱动其转动的动力、传动等组件连通,随着搅拌轴51转动,落在锥盘52上被离心甩出落入,进而使得其落入下料通道2时处于离散状态,翅片53可强化其离散度。下料通道2为一体式板管,分为依次连通的过度区21、分料区22、排料区23,过度区21与料筒1末端连通,分料区22用于将浆料均匀、有序地输送物料,分料区22为圆板管形状(即其俯视面为圆形、侧视面为方形),过度区21与排料区23均为方板管形状(即其俯视、侧视均为方形)。分料区22内部设有旋转叶轮4,旋转叶轮4包括旋转轴42、安装在旋转轴42外壁并向分料区22管壁延伸的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叶片41,两两叶片41之间的夹腔为浆料运输时放置的区域,随着旋转轴42转动,夹腔也随着转移,其与过度区21相连时为接料腔、与排料区23相连时为放料腔,利用旋转叶轮4形成一个类似星型卸料器,使得浆料均匀、有序地运输,而非大团排出,叶片41的外端为刮齿43,刮齿43与分料区22的管壁相抵,避免浆料粘连在管壁上,同时相邻叶片41的刮齿43齿条为相互交错排列,以避免漏刮。过度区21与排料区23的外壁均设有一组振动器3,常规振动装置作用范围仅为底部,长时间后浆料容易粘连在过度区21与排料区23的管侧壁上,影响使用。振动器3包括振动电机31、围板32、弹簧柱33,振动电机31与围板32外壁相连,围板32将对应区(过度区21与排料区23)板管的底部、前后侧部围住,围板32内壁与对应区板管外壁之间通过若干组弹簧柱33相连,振动电机31产生的振动通过围板32、弹簧柱33传递到对应区(过度区21与排料区23)板管各个面,避免浆料容易粘连在管侧壁上,可提高下料效率。具体实施中料筒1、下料通道2、振动器3均通过支撑装置(如机架、支撑杆)等进行固定。优选结构中,下料通道2的坡度为15~45°,该倾斜范围使得浆料流动速度适宜,避免其过慢或过快流动。分料区22的深度大于过度区22,便于浆料落入分料区22。具体实施中,本技术还包括搅拌器5、旋转叶轮4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其结构、连接、组成均采用现有设计,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与所述料筒末端连通并向下倾斜的下料通道;所述料筒内悬挂搅拌器,所述料筒顶端与入料管连通,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固定在所述搅拌轴末端的伞状锥盘,所述锥盘底面外径小于所述料筒内径;所述下料通道为一体式板管,分为依次连通的过度区、分料区、排料区,所述过度区与所述料筒末端连通,所述分料区为圆板管形状,所述过度区与所述排料区均为方板管形状;所述分料区内部设有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包括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旋转轴外壁并向所述分料区管壁延伸的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叶片,两两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腔为料腔;所述过度区与所述排料区的外壁均设有一组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包括振动电机、围板、弹簧柱,所述振动电机与所述围板外壁相连,所述围板将对应区板管的底部、前后侧部围住,所述围板内壁与对应区板管外壁之间通过若干组所述弹簧柱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自动浇筑机的振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与所述料筒末端连通并向下倾斜的下料通道;所述料筒内悬挂搅拌器,所述料筒顶端与入料管连通,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固定在所述搅拌轴末端的伞状锥盘,所述锥盘底面外径小于所述料筒内径;所述下料通道为一体式板管,分为依次连通的过度区、分料区、排料区,所述过度区与所述料筒末端连通,所述分料区为圆板管形状,所述过度区与所述排料区均为方板管形状;所述分料区内部设有旋转叶轮,所述旋转叶轮包括旋转轴、安装在所述旋转轴外壁并向所述分料区管壁延伸的若干组均匀分布的叶片,两两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腔为料腔;所述过度区与所述排料区的外壁均设有一组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包括振动电机、围板、弹簧柱,所述振动电机与所述围板外壁相连,所述围板将对应区板管的底部、前后侧部围住,所述围板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永利毛伟丰余毅强李韬李志瑶曹飞姜冬敏周建亮吴建华张萍罗扬罗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南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