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234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吸尘机构、切割机构、压膜机构、辊压机构和传送机构,输送机构、吸尘机构、切割机构和传送机构依次连接,压膜机构和辊压机构依次设在传送机构上,且压膜机构一侧靠近切割机构;通过以上机构可将电极膜进行除尘、切片、压整和切条等一系列操作,简化各个步骤中多余操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极膜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电极膜加工,需要将一卷卷电极膜进行修整、加热、切割和裁剪等操作,便于后续将电极膜制成电池的电极,因此为了便于工厂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与裁剪的规整程度,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裁剪加工设备。在现有的裁剪加工设备中,常用的是刀片切割,可是刀片在切割电极膜的过程,电极膜切割处容易翘起,使后续加工需要增加压整操作,虽然也出现辊压式切割设备,可解决切割边沿处翘起的问题,但在加工过程中,如果电极膜上附着较大颗粒的灰尘,在辊压过程中会使电极膜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或者使电极膜出现破孔,无法作为原料进行下一步操作;另外,除尘、裁剪或切割无法一体化加工,仍需要将电极膜的切段与裁剪等操作通过多个设备完成,两者之间通过人工或其他设备进行转移,降低加工效率,无法做到高效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吸尘机构、切割机构、压膜机构、辊压机构和传送机构,输送机构、吸尘机构、切割机构和传送机构依次连接,压膜机构和辊压机构依次设在传送机构上,且压膜机构一侧靠近切割机构;吸尘机构包括控制架、排尘管、第一吸尘孔、第二吸尘孔和控制台,控制架设在控制台上,排尘管设在控制架一侧,第一吸尘孔设在控制架底部,第二吸尘孔设在控制台上,且与第一吸尘孔相对应,长带状的电极膜通过输送机构进入吸尘机构内,通过第一吸尘孔和第二吸尘孔分别对电极膜的两面进行吸尘处理,而第一吸尘孔收集的灰尘通过排尘管进行排出,然后进入切割机构进行切片,切片后的电极膜进入压膜机构进行压整操作,最后进入辊压机构进行切条,便完成对电极膜一体化切割操作。可选的,吸尘机构上还包括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第一滚轴设在控制架底部的入口处,第二滚轴设在控制架底部的出口处,电极膜通过第一滚轴进入吸尘机构,在吸尘结束后经过第二滚轴离开吸尘机构,而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主要是防止长带状的电极膜在进入吸尘机构过程中,由于吸尘机构边角过于锋利,使电极膜出现裂开,甚至出现断裂的情况。可选的,切割机构包括切割操控件、切刀和限位斜板,切割操控件连接切刀,限位斜板的高端连接切割操控件底部,限位斜板的低端连接传送机构,通过切刀将长带状的电极膜进行切片,切片后的电极膜进入限位斜板,滑落进入传送机构。可选的,压膜机构包括升降控制件、连接件和压板,连接件设在升降控制件与压板之间,升降控制件控制连接件,连接件驱动压板下压,使切片后的电极膜被压整,避免边沿有轻微翘起,导致后续压片过程中会出现折角。可选的,辊压机构包括旋转控制件和压片辊筒,旋转控制件连接压片辊筒两端,通过旋转控制件控制压片辊筒进行下压并转动,使压片辊筒上的环状刀片切割电极膜,使其切成长条状的电极膜。可选的,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驱动电机,驱动电机控制传送带进行传输,驱动电机通过控制传送带,使电极膜依次传输到各个机构内进行加工。可选的,输送机构由多个滚轴和电机组成,电机控制滚轴进行转动,使电极膜进入滚轴进行传输,进入各个机构进行后续加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吸尘机构,可将电极膜两面的灰尘吸走,避免由于出现大颗粒灰尘,在辊压过程使电极膜出现破损,保证电极膜的完整性,另外增加压膜机构,可使电极膜在切割机构被刀片切割后,进行压整操作,便于后续辊压切片操作;而将多个设备进行合理布置与连接,可将电极膜在加工后迅速进入除尘、压整、切片和切条等操作,无需多余的步骤或人工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侧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输送机构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吸尘机构图(一)。图6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吸尘机构图(二)。图7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吸尘机构图(三)。图8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切割机构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压膜机构图(一)。图10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压膜机构图(二)。图11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辊压机构图。图12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的压片辊筒结构图。附图说明:1为输送机构,2为吸尘机构,3为切割机构,4为压膜机构,5为辊压机构,6为传送机构,201为控制架,202为第一滚轴,203为第二滚轴,204为排尘管,205为第一吸尘孔,206为第二吸尘孔,207为控制台,301为切割操控件,302为切刀,303为限位斜板,401为升降控制件,402为连接件,403为压板,501为旋转控制件,502为压片辊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和想过将变得更加明显。结合图1~7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包括:输送机构1、吸尘机构2、切割机构3、压膜机构4、辊压机构5和传送机构6,输送机构1、吸尘机构2、切割机构3和传送机构6依次连接,压膜机构4和辊压机构5依次设在传送机构6上,且压膜机构5一侧靠近切割机构3,通过输送机构1将电极膜传输进入吸尘机构2,对电极膜进行两面除尘后,便可进入切割机构3快速切片,切片后的电极膜通过传送机构6进入压膜机构4进行压整处理,避免切除电极膜边角出现翘起,最后辊压机构5进行辊压切条处理。由图5~7可知,吸尘机构2包括控制架201、排尘管204、第一吸尘孔205、第二吸尘孔206和控制台207,控制架201设在控制台207上,排尘管204设在控制架201一侧,第一吸尘孔205设在控制架201底部,第二吸尘孔206设在控制台207上,且与第一吸尘孔205相对应,且在吸尘机构2上还包括第一滚轴202和第二滚轴203,第一滚轴202设在控制架201底部的入口处,第二滚轴203设在控制架201底部的出口处,通过电极膜通过第一滚轴202进入,利用第一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吸尘机构、切割机构、压膜机构、辊压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吸尘机构、切割机构和传送机构依次连接,压膜机构和辊压机构依次设在传送机构上,且压膜机构一侧靠近切割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控制架、排尘管、第一吸尘孔、第二吸尘孔和控制台,所述控制架设在控制台上,排尘管设在控制架一侧,第一吸尘孔设在控制架底部,第二吸尘孔设在控制台上,且与第一吸尘孔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机构、吸尘机构、切割机构、压膜机构、辊压机构和传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吸尘机构、切割机构和传送机构依次连接,压膜机构和辊压机构依次设在传送机构上,且压膜机构一侧靠近切割机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控制架、排尘管、第一吸尘孔、第二吸尘孔和控制台,所述控制架设在控制台上,排尘管设在控制架一侧,第一吸尘孔设在控制架底部,第二吸尘孔设在控制台上,且与第一吸尘孔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上还包括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第一滚轴设在控制架底部的入口处,第二滚轴设在控制架底部的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电极膜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切割操控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洁讯陈靖和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新金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