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向逼近法测定骨中声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810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双向逼近法测定骨中声速的方法,属测量技术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在一段骨骼的软组织的外表面设置4个既可发射又可接收超声波的发射接收元件,将它们按照A1、A2、B1、B2的顺序排列,并置于一个探头壳体中,令A1、A2之间,B1与B2之间的距离为L,使A1、A2和B1、B2交替发射和接收超声波,测定的时间参数分别为T1、T2、T3、T1’、T2’、T3’,当T1=T2’时,则声波在该段骨骼内的传播速度为V=L/ΔT。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除了软组织的干扰,计算方法中没有假设的变量值,使测量更为精确、更为简便,更为快捷,也更易于推算出所求的骨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定超声波在骨骼中传播速度的方法,属测量

技术介绍
骨骼是人体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体的运动、生长、发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因衰老、外力损伤、肿瘤等因素都会引起骨骼质量的改变。因此测定骨骼矿物质密度是临床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超声波是超出人耳听力,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超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因介质的物理特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声速,换言之,它在正常骨骼和非正常骨骼中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由此即可区分出骨质疏松,骨折病人或正常人群。1989年,R.P.Heaney在一篇论文中提出声波在骨中沿纵向传播的速度和骨的密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D=KVL式中D为骨密度,VL声波纵向传输速度,K为常数。由此可见,骨质密度和声波在骨中传播速度之间,存在一个函数关系,因此只要测出纵向骨声速就可计算出骨质密度。在采用超声波测量时,一般以长骨为测量对象,这主要是因为胫骨和桡骨更便于操作。但测量中发现,骨骼外围软组织对测量结果存有干扰,软组织声速慢于骨声速,且其厚度具有不确定性,更由于软组织的柔软性导致探头与被测骨平面难以保持平行,因而带来测量误差。为了解决软组织对测量的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双向逼近法测定骨中声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a.在覆盖一段骨骼的软组织的外表面设置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上述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沿上述骨骼的纵轴方向排列、并排列在一条直线上;b.由超声波发射器向骨骼发射超声波,由超声波接收器接收超声波;c.所述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是4个既可以工作在发射状态又可以工作在接收状态的超声波元件A1、A2、B1、B2,所述元件按照A1、A2、B1、B2的顺序排列,并将它置于一个探头壳体中,A1、A2之间的距离与B1、B2之间的距离相等;d.首先由A1、A2作为两个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B1、B2作为接收器接收超声波;e.确定接收器B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杨刘宏师磊
申请(专利权)人:宏扬河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