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002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转工装,包括支架、马达、减速机、配重块和主轴箱;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支架一侧;所述主轴箱固定在所述支架另一侧上端;所述马达上端与所述减速机固定安装并连接;所述减速机一侧与所述主轴箱固定安装并连接;所述主轴箱的另一侧与需要转动的工件组件固定并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用性强,操作简单,可以翻转至圆周上任意角度,灵活性强,翻转过程中不影响零部件原有精度,翻转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远离翻转区域,从而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转工装
本技术涉及机床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翻转工装。
技术介绍
当对一个机床工件四周进行作业时,考虑到操作人员方面,需要将零件作业面朝上,当工件较重时,人操作不方便,多个角度进行翻转浪费人力,且效率较低,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翻转过程中。且当工件不规则时翻转更是困难。特别是作业面作业内容有相关其他面相关配合时,更是浪费时间。一般情况下,零部件翻转时会产生冲击力,影响零部件已有精度。尤其是高精度零部件在翻转过程中很难消除其对原有精度的影响。有一些不规则工件翻转时,操作人员需近距离进行推挡或翻转时调整垫块位置,存在安全隐患。综上所述,为使作业更加方便安全,并且不影响零部件原有精度,特设计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翻转工装,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人操作不方便,多个角度进行翻转浪费人力,且效率较低的缺陷。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翻转工装,包括支架、马达、减速机、配重块和主轴箱;所述配重块设置在所述支架一侧;所述主轴箱固定在所述支架另一侧上端;所述马达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马达(2)、减速机(3)、配重块(4)和主轴箱(5);所述配重块(4)设置在所述支架(1)一侧;所述主轴箱(5)固定在所述支架(1)另一侧上端;所述马达(2)上端与所述减速机(3)固定安装并连接;所述减速机(3)一侧与所述主轴箱(5)固定安装并连接;所述主轴箱(5)的另一侧与需要转动的工件组件固定并同步转动;所述主轴箱(5)包括主轴(501)、壳体(502)、径向锁紧螺母(503)、第一主轴箱端盖(504)、第一轴承内隔套(505)、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06)、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07)、第二轴承内隔套(508)和第二主轴箱端盖(509);所述主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马达(2)、减速机(3)、配重块(4)和主轴箱(5);所述配重块(4)设置在所述支架(1)一侧;所述主轴箱(5)固定在所述支架(1)另一侧上端;所述马达(2)上端与所述减速机(3)固定安装并连接;所述减速机(3)一侧与所述主轴箱(5)固定安装并连接;所述主轴箱(5)的另一侧与需要转动的工件组件固定并同步转动;所述主轴箱(5)包括主轴(501)、壳体(502)、径向锁紧螺母(503)、第一主轴箱端盖(504)、第一轴承内隔套(505)、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06)、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07)、第二轴承内隔套(508)和第二主轴箱端盖(509);所述主轴(50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502)内;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06)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07)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502)两侧;所述第一主轴箱端盖(504)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502)一侧;所述第一轴承内隔套(505)套在所述主轴(501)一侧,所述径向锁紧螺母(503)螺接固定在所述主轴(501)一侧;所述第一轴承内隔套(505)一端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506)内圈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径向锁紧螺母(503)接触;所述第二主轴箱端盖(509)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502)另一侧;所述第二轴承内隔套(508)套在所述主轴(501)另一侧;所述第二轴承内隔套(508)一端与所述主轴(501)接触,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锥滚子轴承(507)的内圈接触;所述主轴(501)的一端与所述工件组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减速机(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轴箱(5)还包括主轴端面键块(5010),所述主轴端面键块(5010)一端与所述主轴(501)插接,另一端与所述工件组件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架(7)、摇篮(8)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全林路启伟陈克平姚国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