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83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涉及钢材打孔领域,针对现在针对钢材料的打孔装置基本上都是通过人为的对钻头进行打孔,劳动强度大且生产的速率不高,尤其是在打孔时容易产生震动,会导致钻头的损坏,实用性不强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套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圈焊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圈焊机有凸轮,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能够快速的对刚才进行打孔,同时能够依靠弹簧的弹性势能减轻打孔时所产生的震动,能够对钻头起到保护措施,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材打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结构工程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远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46-219年)就已经用铁做简单的承重结构,而西方国家在17世纪才开始使用金属承重结构。公元3-6世纪,聪明勤劳的中国人民就用铁链修建铁索悬桥,著名的四川泸定大渡河铁索桥,云南的元江桥和贵州的盘江桥等都是国早期铁体承重结构的例子。而在钢材料生产时,通常会碰到对所需要的钢材料进行打孔,这就需要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而现在针对钢材料的打孔装置基本上都是通过人为的对钻头进行打孔,劳动强度大且生产的速率不高,尤其是在打孔时容易产生震动,会导致钻头的损坏,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解决了现在针对钢材料的打孔装置基本上都是通过人为的对钻头进行打孔,劳动强度大且生产的速率不高,尤其是在打孔时容易产生震动,会导致钻头的损坏,实用性不强等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套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圈焊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圈焊机有凸轮,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圈套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钻孔机,所述钻孔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穿过升降板的钻孔头,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圈套设有皮带。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远离底座的一端焊接有挡板,所述固定杆的外圈套设有一端与升降板焊接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升降板的一端与底座的顶部焊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与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双轴电机通过螺栓与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钻孔机通过螺栓与升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挡块,所述底座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皮带穿过通孔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圈。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双轴电机、钻孔机、钻孔头、弹簧、升降板、转轴、皮带轮、皮带、凸轮和万向轮等结构,其中通过控制双轴电机能够控制第一转轴的转动,第一转轴转动能够控制第一皮带轮的转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能够通过皮带进而控制第二皮带轮的转动,通过第二皮带轮的转动能够控制固定套的转动,进而控制凸轮的转动,而凸轮转动能够控制升降板的运动,进而能够控制钻孔机以及钻孔头的运动,最终控制钻孔头对挡块上的钢材进行打孔,而通过万向轮能够控制装置整体性的运动。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能够快速的对刚才进行打孔,同时能够依靠弹簧的弹性势能减轻打孔时所产生的震动,能够对钻头起到保护措施,实用性强,适合广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的凸轮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杆、3钻孔头、4双轴电机、5挡块、6弹簧、7第一转轴、8第一皮带轮、9皮带、10第二皮带轮、11侧板、12第二转轴、13挡板、14钻孔机、15凸轮、16固定套、17升降板、18支撑杆、19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11,侧板11的顶部套设有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的两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10,第二转轴12的外圈焊接有固定套16,固定套16的外圈焊机有凸轮15,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外圈套设有升降板17,升降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钻孔机14,钻孔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穿过升降板17的钻孔头3,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4,双轴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第一转轴7远离双轴电机4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8,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10的外圈套设有皮带9。固定杆2远离底座1的一端焊接有挡板13,固定杆2的外圈套设有一端与升降板17焊接的弹簧6,弹簧6远离升降板17的一端与底座1的顶部焊接,底座1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9,万向轮19通过螺栓与支撑杆18的底部固定连接,双轴电机4通过螺栓与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钻孔机14通过螺栓与升降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挡块5,底座1的两侧开设有通孔,皮带9穿过通孔套设在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10的外圈。本实施例中,首先,通过支撑杆18底部的万向轮19将装置移动到所需要工作的区域,然后将所需要钻孔的钢材放置在挡块5上,启动钻孔机14,使钻孔头3处于旋转状态,然后再启动双轴电机4,双轴电机4的启动能够带动输出轴进行转动,输出轴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轴7进行转动,第一转轴7转动能够带动第一皮带轮8进行转动,而第一皮带轮8通过皮带9将力传送给第二皮带轮10进而带动第二皮带轮10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10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转轴12转动,而第二转轴12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转轴12外圈焊接的固定套16进行转动,固定套16转动能够带动凸轮15进行转动,而当凸轮15接触到升降板17时能够带动升降板17向下运动,进而挤压弹簧6,使弹簧6产生弹性势能,而升降板17下降能够带动钻孔机14以及钻孔头3向下运动,进而能够实现对放置在挡块6上的钢材进行钻孔,凸轮15转动一圈,则升降板17往复运动一次,通过弹簧6的弹性势能使升降板17上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11),所述侧板(11)的顶部套设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的两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10),所述第二转轴(12)的外圈焊接有固定套(16),所述固定套(16)的外圈焊机有凸轮(15),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外圈套设有升降板(17),所述升降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钻孔机(14),所述钻孔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穿过升降板(17)的钻孔头(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4),所述双轴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远离双轴电机(4)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8),所述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10)的外圈套设有皮带(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两侧焊接有侧板(11),所述侧板(11)的顶部套设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的两端焊接有第二皮带轮(10),所述第二转轴(12)的外圈焊接有固定套(16),所述固定套(16)的外圈焊机有凸轮(15),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的外圈套设有升降板(17),所述升降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钻孔机(14),所述钻孔机(1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穿过升降板(17)的钻孔头(3),所述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4),所述双轴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远离双轴电机(4)的一端焊接有第一皮带轮(8),所述第一皮带轮(8)和第二皮带轮(10)的外圈套设有皮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生产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2)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吉范建亚蒋亚洲周颖周小凯刘立久姚瑶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年达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