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机加热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54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涂膜机加热辊,包括呈圆柱型的辊筒筒体,辊筒筒体内设置有中空的腔室,辊筒筒体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连通腔室和外界,腔室内设置有呈实心圆柱型的保温内胆,保温内胆的侧壁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热管,保温内胆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贯穿通孔设置,第二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法兰,轴承法兰和第二转轴之间轴承配合,轴承法兰的轴承孔和第一转轴之间固定连接,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辊筒的预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膜机加热辊
本技术属于涂膜机
,特别涉及一种涂膜机加热辊。
技术介绍
加热装置是预涂膜机在覆膜过程中的核心部分。目前,国内涂膜机应用较多的加热装置是直接加热辊筒,即直接由加热管在辊筒内部进行加热。直接加热辊筒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市场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加热管设置于辊筒内,辊筒内的空间较大,因此加热管到辊筒内壁之间的距离较远,辊筒加热前预热即需要很长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涂膜机加热辊,能够降低辊筒的预热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涂膜机加热辊,包括呈圆柱型的辊筒筒体,辊筒筒体内设置有中空的腔室,辊筒筒体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连通腔室和外界,腔室内设置有呈实心圆柱型的保温内胆,保温内胆的侧壁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热管,保温内胆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贯穿通孔设置,第二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法兰,轴承法兰和第二转轴之间轴承配合,轴承法兰的轴承孔和第一转轴之间固定连接。由于现有技术中加热管设置于辊筒筒体内部,辊筒筒体内的空间较大,由加热管到辊筒筒体内壁的距离较远,需要较长的时间用于预热,而本技术在腔室内设置有保温内胆,并于保温内胆外侧设置有加热管,降低了加热管到辊筒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即降低了预热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温内胆用于对加热管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进一步降低了预热的时间,同时,当辊筒筒体发生转动时,在轴承法兰的作用下,保温内胆不会发生转动,轴承法兰既降低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摩擦力,加强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连接性,又降低了腔室内由于加热管加热产生的热气由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散出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加热管沿保温内胆的侧壁外表面圆周均分排列设置。加热管的均分设置,用于在辊筒筒体进行转动时,使辊筒筒体的内壁产生均匀受热的效果,降低了因辊筒筒体因受热不均影响工作效果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保温内胆的材质采用玻璃棉制成。玻璃棉属于玻璃纤维中的一个类别,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玻璃棉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彽、保温绝热、吸音性能好、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的优点。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辊筒筒体左右两端的内壁处设置有第一隔热层。经加热管加热后的热量一部分到达辊筒筒体的内壁处对辊筒筒体进行加热,另一部分热量由辊筒筒体左右两端处散热流出,因此现有技术中常常存在辊筒筒体中间温度较高,而辊筒筒体左右两端温度较低的情况,第一隔热层用于降低由加热管加热产生的热量从辊筒筒体两端流出的可能性,降低了热量的流失性。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轴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隔热层。由于在加热辊工作时,辊筒筒体将对于保温内胆进行转动,第二隔热层用于降低热量从第一连接轴处流出的可能性,降低了热量的流失性。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加热管设置于辊筒筒体内部,辊筒筒体内的空间较大,由加热管到辊筒筒体内壁的距离较远,需要较长的时间用于预热,而本技术在腔室内设置有保温内胆,并于保温内胆外侧设置有加热管,降低了加热管到辊筒筒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即降低了预热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温内胆用于对加热管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进一步降低了预热的时间,同时,当辊筒筒体发生转动时,在轴承法兰的作用下,保温内胆不会发生转动,轴承法兰既降低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摩擦力,加强了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的连接性,又降低了腔室内由于加热管加热产生的热气由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之间散出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辊筒筒体;2-腔室;3-第一连接轴;4-通孔;5-保温内胆;6-第二连接轴;7-加热管;8-轴承法兰;9-第一隔热层;10-第二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涂膜机加热辊,包括呈圆柱型的辊筒筒体1,辊筒筒体1内设置有中空的腔室2,辊筒筒体1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轴3,第一连接轴3的中部设置有通孔4,通孔4连通腔室2和外界,腔室2内设置有呈实心圆柱型的保温内胆5,保温内胆5的侧壁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热管7,保温内胆5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6贯穿通孔4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6和第一连接轴3之间设置有轴承法兰8,所述轴承法兰8和第二转轴6之间轴承配合,所述轴承法兰8的轴承孔和第一转轴3之间固定连接。由于现有技术中加热管7设置于辊筒筒体1内部,辊筒筒体1内的空间较大,由加热管7到辊筒筒体1内壁的距离较远,需要较长的时间用于预热,而本技术在腔室2内设置有保温内胆5,并于保温内胆5外侧设置有加热管7,降低了加热管7到辊筒筒体1内壁之间的距离,即降低了预热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保温内胆5用于对加热管7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进一步降低了预热的时间,同时,当辊筒筒体1发生转动时,在轴承法兰8的作用下,保温内胆5不会发生转动,轴承法兰8既降低了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6之间的摩擦力,加强了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6之间的连接性,又降低了腔室2内由于加热管7加热产生的热气由第一连接轴3和第二连接轴6之间散出的可能性。加热管7沿保温内胆5的侧壁外表面圆周均分排列设置,加热管7的均分设置,用于在辊筒筒体1进行转动时,使辊筒筒体1的内壁产生均匀受热的效果,降低了因辊筒筒体1因受热不均影响工作效果的可能性。第二连接轴6呈中空设置,加热管7所用的电线可由第二连接轴内导出。保温内胆5的材质采用玻璃棉制成,玻璃棉属于玻璃纤维中的一个类别,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玻璃棉具有成型好、体积密度小、热导率彽、保温绝热、吸音性能好、耐腐蚀、化学性能稳定的优点。辊筒筒体1左右两端的内壁处设置有第一隔热层9,经加热管7加热后的热量一部分到达辊筒筒体1的内壁处对辊筒筒体1进行加热,另一部分热量由辊筒筒体1左右两端处散热流出,因此现有技术中常常存在辊筒筒体1中间温度较高,而辊筒筒体1左右两端温度较低的情况,第一隔热层9用于降低由加热管7加热产生的热量从辊筒筒体1两端流出的可能性,降低了热量的流失性。第一连接轴3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第二隔热层10,由于在加热辊工作时,辊筒筒体1将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膜机加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型的辊筒筒体,所述辊筒筒体内设置有中空的腔室,所述辊筒筒体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腔室和外界,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呈实心圆柱型的保温内胆,所述保温内胆的侧壁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热管,所述保温内胆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通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法兰,所述轴承法兰和第二转轴之间轴承配合,所述轴承法兰的轴承孔和第一转轴之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膜机加热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柱型的辊筒筒体,所述辊筒筒体内设置有中空的腔室,所述辊筒筒体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腔室和外界,所述腔室内设置有呈实心圆柱型的保温内胆,所述保温内胆的侧壁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热管,所述保温内胆的左右两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贯穿通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轴和第一连接轴之间设置有轴承法兰,所述轴承法兰和第二转轴之间轴承配合,所述轴承法兰的轴承孔和第一转轴之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一庆刘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甜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