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43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方可拆卸连接第一搅拌桶,所述第一搅拌桶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下方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桶内设有收缩式搅拌结构;所述收缩式搅拌结构外侧,所述第一搅拌桶内壁嵌入式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第一搅拌桶底部可拆卸连接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下方设有第一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
本技术涉及氟硅橡胶
,主要涉及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
技术介绍
FVMQ氟硅胶O型圈在保持有机硅材料的耐热性,耐寒性,耐高电压性,耐气候老化等优异性能的基础上,由于含氟基团的引入,它又具有有机氟材料优异的耐氢类溶剂,耐油,耐酸碱性和更低的表面能性能。现有的氟硅橡胶在进行对应的搅拌的时候需要通过搅拌机进行对应的搅拌,从而使得材料混合的更为的均匀。但是,由于现有的搅拌机的搅拌叶为固定设置,从而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只能进行对应区域的胶液的搅拌,进而容易造成搅拌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现有的搅拌机的搅拌叶为固定设置,从而在进行搅拌的时候只能进行对应区域的胶液的搅拌,进而容易造成搅拌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包括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方可拆卸连接第一搅拌桶,所述第一搅拌桶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下方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桶内设有收缩式搅拌结构;所述收缩式搅拌结构外侧,所述第一搅拌桶内壁嵌入式设置有加热结构;所述第一搅拌桶底部可拆卸连接弧形底板,所述弧形底板下方设有第一升降结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外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桶,所述第二支撑架呈类“山”字型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中部。进一步的,所述收缩式搅拌结构均包括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搅拌桶内侧下方,且所述第一连接环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咬合连接第一旋转块,所述第一旋转块上方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且所述第一旋转块下方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外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环内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凸块,两个所述第一凸块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套下方轴承连接第一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外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环,多个所述第二连接环中部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外侧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设有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中部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可拆卸连接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轴下方、所述第一套杆可拆卸连接第一搅拌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杆下方、所述第一转动杆外侧设有多个第二搅拌杆,且多个所述第二搅拌杆均水平横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至少三个加热圆环,三个加热圆环之间通过至少两根第一连接条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搅拌桶内对应设有第二滑槽,三个所述加热圆环和两根所述第一连接条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结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盘中心处,且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底板,且所述第一丝杆两侧、所述第一圆盘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杆,所述弧形底板上对应设有两个圆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杆分别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圆槽,且所述弧形底板上对应设有两个送料槽,所述第一搅拌桶下方对应设有档条,所述档条滑动连接所述送料槽,且所述送料槽下方,所述第一圆盘上设有收料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支撑架,利用第一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第一搅拌桶,然后在第一搅拌桶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架,利用第二支撑架可拆卸连接即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上设有收缩式搅拌结构,收缩式搅拌结构利用雨伞原理使得搅拌杆可以进行对应的水平移动,加大搅拌的力度,从而使得搅拌范围更为的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收缩式搅拌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架,11-第一圆盘,12-第一支撑杆,13-收料桶,2-第一搅拌桶,21-弧形底板,211-圆槽,212-送料槽,22-第一滑槽,23-档条,3-第二支撑架,4-第一驱动电机,41-第一转动杆,42-第二搅拌杆,5-收缩式搅拌结构,51-第一连接环,511-第一凸块,52-第二驱动电机,53-第一旋转块,54-第一连接套,541-第一滑槽,542-第一调节板,543-第二连接环,544-第一转动轴,545-第一连接杆,546-第三连接环,547-第二转动轴,548-第一套杆,6-加热结构,7-第一升降结构,71-第三驱动电机,72-第一丝杆,73-第一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照附图1-2,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包括第一支撑架1,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方可拆卸连接第一搅拌桶2,所述第一搅拌桶2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架3,所述第二支撑架3下方设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驱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41,所述第一转动杆41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桶2内设有收缩式搅拌结构5;所述收缩式搅拌结构5外侧,所述第一搅拌桶2内壁嵌入式设置有加热结构6;所述第一搅拌桶2底部可拆卸连接弧形底板21,所述弧形底板21下方设有第一升降结构7,所述第一升降结构7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请参照附图1-2,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第一圆盘11,所述第一圆盘11外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杆12,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桶2,所述第二支撑架3呈类“山”字型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中部。请参照附图1-2,所述收缩式搅拌结构5均包括第一连接环51,所述第一连接环5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搅拌桶2内侧下方,且所述第一连接环51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2咬合连接第一旋转块53,所述第一旋转块53上方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51,且所述第一旋转块53下方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套54,所述第一连接套54外侧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包括第一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方可拆卸连接第一搅拌桶(2),所述第一搅拌桶(2)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架(3),所述第二支撑架(3)下方设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驱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41),所述第一转动杆(41)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桶(2)内设有收缩式搅拌结构(5);/n所述收缩式搅拌结构(5)外侧,所述第一搅拌桶(2)内壁嵌入式设置有加热结构(6);/n所述第一搅拌桶(2)底部可拆卸连接弧形底板(21),所述弧形底板(21)下方设有第一升降结构(7),所述第一升降结构(7)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n

【技术特征摘要】
1.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包括第一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方可拆卸连接第一搅拌桶(2),所述第一搅拌桶(2)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架(3),所述第二支撑架(3)下方设有第一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驱动轴连接第一转动杆(41),所述第一转动杆(41)延伸至所述第一搅拌桶(2)内设有收缩式搅拌结构(5);
所述收缩式搅拌结构(5)外侧,所述第一搅拌桶(2)内壁嵌入式设置有加热结构(6);
所述第一搅拌桶(2)底部可拆卸连接弧形底板(21),所述弧形底板(21)下方设有第一升降结构(7),所述第一升降结构(7)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包括第一圆盘(11),所述第一圆盘(11)外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杆(12),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搅拌桶(2),所述第二支撑架(3)呈类“山”字型设置,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架(3)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硅橡胶材料聚合用的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式搅拌结构(5)均包括第一连接环(51),所述第一连接环(5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搅拌桶(2)内侧下方,且所述第一连接环(51)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2)咬合连接第一旋转块(53),所述第一旋转块(53)上方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51),且所述第一旋转块(53)下方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套(54),所述第一连接套(54)外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541),所述第一连接环(51)内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凸块(511),两个所述第一凸块(51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滑槽(541),所述第一连接套(54)下方轴承连接第一调节板(542),所述第一调节板(542)外侧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环(543),多个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高欣朱泽轩吴以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福赛尔航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