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432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4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它涉及一种压降调节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燃气轮机轴承腔接触式密封压降无法保证最佳值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波纹管组件、阀门组件、壳体组件、调整螺钉、异径接头、第一弹簧和带座螺杆;波纹管组件安装在壳体组件的上端内,带座螺杆的上端穿过壳体组件的底部后插装在波纹管组件内,阀门组件安装在波纹管组件内,异径接头安装在波纹管组件的上端,第一弹簧设置在波纹管组件内的上部,调整螺钉的下单穿过异径接头的上端后与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轮机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降调节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属于燃气轮机领域。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滑油系统保证在发动机的所有工况下对轴承部件、发动机的齿轮啮合部位进行润滑和冷却,由供油、回油及通风系统组成。通风系统的作用是把燃气轮机的滑油腔接通大气,以保证滑油系统及密封的正常工作。供轴承润滑和冷却的滑油流入燃气轮机的轴承腔,它们与通流部分和大气间用密封隔开。为了避免滑油从轴承腔进入通流部分,除了机械密封之外,还通过从低压压气机后引压缩空气的方式进行气密封。为了保证燃气轮机轴承腔接触式密封压降是最佳值,减小轴承腔滑油向通流泄漏,减小滑油消耗量,从低压压气机后引压缩空气的同时还要精确控制轴承腔内的压力,以保持轴承腔接触式密封压降,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在引气腔和轴承腔间设置可保持轴承腔封严前后定压差的压降调节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燃气轮机轴承腔接触式密封压降无法保证最佳值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波纹管组件、阀门组件、壳体组件、调整螺钉、异径接头、第一弹簧和带座螺杆;波纹管组件安装在壳体组件的上端内,带座螺杆的上端穿过壳体组件的底部后插装在波纹管组件内,阀门组件安装在波纹管组件内,异径接头安装在波纹管组件的上端,第一弹簧设置在波纹管组件内的上部,调整螺钉的下单穿过异径接头的上端后与第一弹簧的上端连接。进一步的,波纹管组件包括法兰、环、衬套、管、阀碟、波纹管、环、衬套和盖;盖套装在第二衬套的外壁上,第二环嵌装在第二衬套内,波纹管上端的边缘插装在第二环与第二衬套的内壁之间,阀碟和管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波纹管内,且阀碟的下端插装在管的上端内,管的下端插装在法兰内,第一衬套、第一环由外至内依次套装在法兰上,波纹管的下端边缘插装在第一衬套的内表面与第一环的外表面之间.进一步的,阀门组件包括支撑、垫圈和阀门;垫圈、阀门右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支撑下表面的凹槽内,垫圈与阀门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的,壳体组件包括壳体、支座和多个双头螺柱;支座嵌装在壳体的内底面内,壳体上端的外沿插装有多个双头螺柱。进一步的,带座螺杆包括螺钉和座;螺钉插装在支座内,座嵌装在螺钉的上端内,且座与阀门的接触。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套装在盖下部的外壁上,且第一密封圈位于盖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罩和第二密封圈,罩套装在调节螺钉的上端,第二密封圈套装在调节螺钉上。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三环,第二弹簧、第三环由上至下依次套装在支座上,第二弹簧的上端支座外沿的下表面接触。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一堵盖、第一圆锥体和第一管接头;第一管接头的下端插装在盖上表面的通孔内,第一堵盖、第一圆锥体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第一管接头的上端。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第二管接头、第二堵盖和第二圆锥体;第二管接头水平设置,第二管接头的右端插装在壳体下部外壁的通孔内,第二堵盖、第二圆锥体依次安装在第二管接头的左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保证燃气轮机轴承腔接触式密封压降在规定范围内,减小滑油耗量,提高燃气轮机可靠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降调节器,可在一定范围调节轴承腔接触式密封压降,能够保证轴承腔油气不进入通流,减小滑油耗量,提高燃气轮机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波纹管组件的结构意图;图3是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座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壳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包括波纹管组件1、阀门组件2、壳体组件3、调整螺钉10、异径接头12、第一弹簧17和带座螺杆18;波纹管组件1安装在壳体组件3的上端内,带座螺杆18的上端穿过壳体组件3的底部后插装在波纹管组件1内,阀门组件2安装在波纹管组件1内,异径接头12安装在波纹管组件1的上端,第一弹簧17设置在波纹管组件1内的上部,调整螺钉10的下单穿过异径接头12的上端后与第一弹簧17的上端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二管接头16引入低压压气机后的压缩空气,由带座螺杆18引入轴承腔中的油气混合物,当第二弹簧19作用于波纹管组件1向上的弹簧力、轴承腔中油气混合物作用于波纹管组件1向上的压力、波纹管组件1向上的弹力三力之和与第一弹簧17对波纹管组件1向下的弹簧力、低压压气机后的压缩空气对波纹管组件1向下的压力之和相等时,压降调节器达到平衡状态,这时轴承腔接触密封压降为一定值,通过调节带座螺杆18的位置能够粗调轴承腔接触密封压降,通过调节调整螺钉10的位置能够精调接触密封压降。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的波纹管组件1包括法兰1A、环1B、衬套1C、管1D、阀碟1E、波纹管1F、环1G、衬套1H和盖1I;盖1I套装在第二衬套1H的外壁上,第二环1G嵌装在第二衬套1H内,波纹管1F上端的边缘插装在第二环1G与第二衬套1H的内壁之间,阀碟1E和管1D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波纹管1F内,且阀碟1E的下端插装在管1D的上端内,管1D的下端插装在法兰1A内,第一衬套1C、第一环1B由外至内依次套装在法兰1A上,波纹管1F的下端边缘插装在第一衬套1C的内表面与第一环1B的外表面之间。本实施方式中的波纹管组件1由法兰、环、衬套、管、阀碟、波纹管、盖焊接而成,形成的腔室用于从低压压气机后引入压缩空气。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的阀门组件2包括支撑2A、垫圈2B和阀门2C;垫圈2B、阀门2C右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支撑2A下表面的凹槽内,垫圈2B与阀门2C之间留有间隙。本实施方式中,阀门2C的下表面与带座螺杆18的上端接触;支承收口压紧垫圈后,阀门在支承和垫圈合围的空间可以在各个方向上轻易摆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的壳体组件3包括壳体3A、支座3B和多个双头螺柱3C;支座3B嵌装在壳体3A的内底面内,壳体3A上端的外沿插装有多个双头螺柱3C。本实施方式中壳体3A上端的外沿通过多个双头螺柱3C与盖1I的外沿可拆卸连接;壳体与支座为过盈配合,支座的端面用来支承弹簧,双头螺柱用于连接壳体和波纹管组件。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的带座螺杆18包括螺钉18A和座18B;螺钉18A插装在支座3B内,座18B嵌装在螺钉18A的上端内,且座18B与阀门2C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包括波纹管组件(1)、阀门组件(2)、壳体组件(3)、调整螺钉(10)、异径接头(12)、第一弹簧(17)和带座螺杆(18);波纹管组件(1)安装在壳体组件(3)的上端内,带座螺杆(18)的上端穿过壳体组件(3)的底部后插装在波纹管组件(1)内,阀门组件(2)安装在波纹管组件(1)内,异径接头(12)安装在波纹管组件(1)的上端,第一弹簧(17)设置在波纹管组件(1)内的上部,调整螺钉(10)的下单穿过异径接头(12)的上端后与第一弹簧(17)的上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包括波纹管组件(1)、阀门组件(2)、壳体组件(3)、调整螺钉(10)、异径接头(12)、第一弹簧(17)和带座螺杆(18);波纹管组件(1)安装在壳体组件(3)的上端内,带座螺杆(18)的上端穿过壳体组件(3)的底部后插装在波纹管组件(1)内,阀门组件(2)安装在波纹管组件(1)内,异径接头(12)安装在波纹管组件(1)的上端,第一弹簧(17)设置在波纹管组件(1)内的上部,调整螺钉(10)的下单穿过异径接头(12)的上端后与第一弹簧(17)的上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波纹管组件(1)包括法兰(1A)、环(1B)、衬套(1C)、管(1D)、阀碟(1E)、波纹管(1F)、环(1G)、衬套(1H)和盖(1I);盖(1I)套装在第二衬套(1H)的外壁上,第二环(1G)嵌装在第二衬套(1H)内,波纹管(1F)上端的边缘插装在第二环(1G)与第二衬套(1H)的内壁之间,阀碟(1E)和管(1D)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波纹管(1F)内,且阀碟(1E)的下端插装在管(1D)的上端内,管(1D)的下端插装在法兰(1A)内,第一衬套(1C)、第一环(1B)由外至内依次套装在法兰(1A)上,波纹管(1F)的下端边缘插装在第一衬套(1C)的内表面与第一环(1B)的外表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阀门组件(2)包括支撑(2A)、垫圈(2B)和阀门(2C);垫圈(2B)、阀门(2C)右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支撑(2A)下表面的凹槽内,垫圈(2B)与阀门(2C)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燃气轮机的压降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组件(3)包括壳体(3A)、支座(3B)和多个双头螺柱(3C);支座(3B)嵌装在壳体(3A)的内底面内,壳体(3A)上端的外沿插装有多个双头螺柱(3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彬马正军张晓云刘毅腾屈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