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314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包括,防护桩、内操作杆、可拆卸防护栏以及土质基层,所述可拆卸防护栏两端分别活动嵌入在两个防护桩的侧壁内部,所述内操作杆活动安装在防护桩的内部,所述防护桩等距插接安装在土质基层的上表面内部,所述第一内嵌管和第三内嵌管内部一端以及第二内嵌管内部两端均固定开设有移动腔,两个所述内卡板另一端外表面均活动转接有转动卡板,两个所述转动卡板分别活动卡接在两个内嵌槽的内部,所述防护桩内部底端活动安装有四个助力钉,所述螺纹管下表面固定焊接有抵动锥,所述吸水层以及天然砂砾层均具有倾向排水槽的斜度;该应用于快速安装、提供车祸最大的防护效果、安装更牢固且有效防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
技术介绍
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它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在城市里人行道是非常普遍的,一般街道旁均有人行道,有些地方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之间隔着草地或者树木,人行道作为城市道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使用功能已不再单纯是行人通行的专用通道,它在城市发展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城市交通的疏导、城市景观的营造、地下空间的利用、城市公用设施的依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人行道防护带存在一下缺点:(1)传统的人行道防护带为了使景观更具欣赏价值,因此防护带通常都是采用木制桩以及木制护栏制作而成,这类防护带当收到车辆的意外撞击时,木质的材质更容易断裂飞溅,因此在车祸发生时,起到的保护效果差,此外,断裂的木桩飞出,会对附近人员造成不必要的砸伤;(2)传统的人行道防护带都是直接插入土壤内实现安装,安装的牢固性差,容易倾倒,因此防护效果不高;(3)传统的人行道防护带由于木制的材料,长时间接触水分会导致根部防水漆脱落,因此装置本身容易出现腐烂,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以达到便于快速安装、提供车祸最大的防护效果、安装更牢固且有效防水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包括,防护桩、内操作杆、可拆卸防护栏以及土质基层,所述可拆卸防护栏两端分别活动嵌入在两个防护桩的侧壁内部,所述内操作杆活动安装在防护桩的内部,所述防护桩等距插接安装在土质基层的上表面内部;所述防护桩内部顶端固定开设有顶嵌槽,所述防护桩内部固定开设有侧嵌槽,所述防护桩内部固定开设有安装管道,所述可拆卸防护栏两端分别活动嵌入在两个侧嵌槽的内部,所述可拆卸防护栏内部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一内嵌管,所述可拆卸防护栏内部中端活动套接有第二内嵌管,所述可拆卸防护栏内部另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三内嵌管,所述第一内嵌管和第三内嵌管内部一端以及第二内嵌管内部两端均固定开设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部均活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侧壁均固定焊接有位移杆,所述第一内嵌管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二内嵌管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靠近第一内嵌管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二内嵌管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靠近第一内嵌管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转接板,所述第二内嵌管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与第二转接板分别对应活动转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嵌管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转销,两个所述第一转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内卡板,两个所述内卡板另一端外表面均活动转接有转动卡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内嵌管另一端固定焊接有两个第二转销,两个所述第二转销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内嵌卡板,两个所述内嵌卡板内部固定开设有贯穿内嵌卡板的内嵌槽,两个所述转动卡板分别活动卡接在两个内嵌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内操作杆活动安装在安装管道的内部,所述内操作杆顶端固定焊接有操作握块,所述操作握块活动安装在顶嵌槽的内部,两个所述内卡板以及两个内嵌卡板位于侧嵌槽内部活动套接在内操作杆的侧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内操作杆底端内部固定安装有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内部活动螺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上表面固定开设有两个嵌入口,所述内操作杆底端通过两个嵌入口与螺纹管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桩内部底端活动安装有四个助力钉,所述螺纹管下表面固定焊接有抵动锥,所述抵动锥用于将助力钉顶出进入到土壤内部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土质基层上表面一侧固定开设有柏油马路区,所述土质基层上表面另一侧固定开设有人行道区,所述土质基层上表面靠近柏油马路区一侧固定铺设有水泥砖板,所述防护桩固定均匀安装在水泥砖板的另一侧。进一步的,所述土质基层位于人行道区上表面固定铺设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上表面固定铺设有天然砂砾层,所述天然砂砾层上表面固定铺设有透水水泥混凝土,所述透水水泥混凝土上表面固定铺设有透水砖,所述土质基层上表面固定铺设有混凝土挡板,所述土质基层上表面位于混凝土挡板一侧固定开设有绿化带。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挡板内部固定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混凝土挡板内部固定开设有与排水槽相通的溢水管。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以及天然砂砾层均具有倾向排水槽的斜度,用于将水分引流至排水槽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为了保证人行道具有良好的景观同时,在木制的防护桩以及可拆卸防护栏内部分别安装有金属质地的内操作杆以及多种内嵌管,防护桩与可拆卸防护栏的组装可通过内操作杆以及内嵌管快速实现,组装速度快,改变传统螺钉铆钉连接的方式;(2)此外当防护带受到车辆的撞击时,位移杆带动限位板在移动腔内部移动,实现吸收绝大部分冲击力的效果,避免内部三个内嵌管的断裂飞溅,同时,断裂后的防护桩也可依附在内操作杆的外表面,避免飞溅,避免木桩撞飞后对附近人员的砸伤,还可避免断裂后金属质内嵌管产生插入车体或者外界设施内部造成的损坏,实现吸收冲击力的同时,还可将车祸损失降低到最小。(3)抵动锥可将助力钉顶出进入到土壤内部的作用,因此具有抓住更多土壤的效果,增加防护桩安装的牢固性。(4)最后吸水层以及天然砂砾层均具有倾向排水槽的斜度,用于将水分引流至排水槽内部,便于积水的引流,溢水管可将排水槽内部的积水排向绿化带内部实现灌溉,在实现防护带附近人行道的有效防水的同时,比保护了防护带底端避免接触过多水分导致腐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护桩的组装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防护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内嵌管、第二内嵌管以及第三内嵌管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实施例中内卡板与内嵌卡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实施例中螺纹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实施例中防护桩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防护桩;2、内操作杆;3、操作握块;4、可拆卸防护栏;5、第一内嵌管;6、第二内嵌管;7、第三内嵌管;8、螺纹管;81、嵌入口;9、外螺纹套;10、抵动锥;11、助力钉;12、顶嵌槽;13、侧嵌槽;14、安装管道;15、移动腔;16、限位板;17、位移杆;18、第一转接板;19、第二转接板;20、第一转销;21、内卡板;22、转动卡板;23、第二转销;24、内嵌卡板;25、内嵌槽;26、土质基层;27、水泥砖板;28、吸水层;29、天然砂砾层;30、透水水泥混凝土;31、透水砖;32、混凝土挡板;321、排水槽;322、溢水管;33、绿化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包括,防护桩(1)、内操作杆(2)、可拆卸防护栏(4)以及土质基层(26),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两端分别活动嵌入在两个防护桩(1)的侧壁内部,所述内操作杆(2)活动安装在防护桩(1)的内部,所述防护桩(1)等距插接安装在土质基层(26)的上表面内部;/n所述防护桩(1)内部顶端固定开设有顶嵌槽(12),所述防护桩(1)内部固定开设有侧嵌槽(13),所述防护桩(1)内部固定开设有安装管道(14),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两端分别活动嵌入在两个侧嵌槽(13)的内部,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内部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一内嵌管(5),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内部中端活动套接有第二内嵌管(6),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内部另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三内嵌管(7),所述第一内嵌管(5)和第三内嵌管(7)内部一端以及第二内嵌管(6)内部两端均固定开设有移动腔(15),所述移动腔(15)内部均活动安装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侧壁均固定焊接有位移杆(17),所述第一内嵌管(5)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7)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转接板(18),所述第二内嵌管(6)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7)靠近第一内嵌管(5)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转接板(19),所述第二内嵌管(6)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7)靠近第一内嵌管(5)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转接板(18),所述第二内嵌管(6)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7)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转接板(19),所述第一转接板(18)与第二转接板(19)分别对应活动转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包括,防护桩(1)、内操作杆(2)、可拆卸防护栏(4)以及土质基层(26),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两端分别活动嵌入在两个防护桩(1)的侧壁内部,所述内操作杆(2)活动安装在防护桩(1)的内部,所述防护桩(1)等距插接安装在土质基层(26)的上表面内部;
所述防护桩(1)内部顶端固定开设有顶嵌槽(12),所述防护桩(1)内部固定开设有侧嵌槽(13),所述防护桩(1)内部固定开设有安装管道(14),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两端分别活动嵌入在两个侧嵌槽(13)的内部,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内部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一内嵌管(5),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内部中端活动套接有第二内嵌管(6),所述可拆卸防护栏(4)内部另一侧活动套接有第三内嵌管(7),所述第一内嵌管(5)和第三内嵌管(7)内部一端以及第二内嵌管(6)内部两端均固定开设有移动腔(15),所述移动腔(15)内部均活动安装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侧壁均固定焊接有位移杆(17),所述第一内嵌管(5)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7)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转接板(18),所述第二内嵌管(6)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7)靠近第一内嵌管(5)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转接板(19),所述第二内嵌管(6)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7)靠近第一内嵌管(5)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一转接板(18),所述第二内嵌管(6)内部安装的第三内嵌管(7)另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转接板(19),所述第一转接板(18)与第二转接板(19)分别对应活动转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嵌管(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转销(20),两个所述第一转销(20)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内卡板(21),两个所述内卡板(21)另一端外表面均活动转接有转动卡板(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内嵌管(7)另一端固定焊接有两个第二转销(23),两个所述第二转销(23)侧表面均固定焊接有内嵌卡板(24),两个所述内嵌卡板(24)内部固定开设有贯穿内嵌卡板(24)的内嵌槽(25),两个所述转动卡板(22)分别活动卡接在两个内嵌槽(25)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人行道景观设计防护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嵩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