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向群专利>正文

游标式杆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30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游标式杆秤,涉及一种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秤杆,手提刀口、提手、钩物刀口、滑尺、秤托、秤钩组成,利用游标的原理,将秤杆或秤砣结合在一起,实现其精确秤物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重量轻、加工容易的优点,适合于各类秤物的使用。(*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衡器。众所周知,现有杆秤读数的显示是以秤杆上的金属点所组成的刻度与秤砣吊绳之间的相互位置来确定的,刻度与吊绳本身的几何尺寸限制其秤物的精度;且秤杆与秤砣两者各自单独存在,不易保管,现有的杆秤基本上靠手工制作,给生产或使用者带来诸多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游标式杆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秤杆与秤砣结合在一起,利用游标的原理,实现其精确秤物的目的。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重量轻、加工容易等优点,适合于各类秤物的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见图1、2,本技术由秤杆〔1〕、手提刀口〔2〕、提手〔3〕、钩物刀口〔4〕、滑尺〔5〕、秤托〔6〕、秤钩〔7〕组成,滑尺〔5〕套插在一头固定有秤砣的秤杆〔1〕上,滑尺〔5〕及秤杆〔1〕上刻有刻度标尺,手提刀口〔2〕及钩物刀口〔4〕固定于滑尺〔5〕上,提手〔3〕穿套在手提刀口〔2〕上,秤托〔6〕穿套在钩物刀口〔4〕上,秤钩〔7〕穿套在秤托〔6〕上。秤物时,滑尺〔5〕上的第一根刻度线与秤杆〔1〕上的第一根刻度线对齐,本技术处于平衡状态,挂上重物后,移动滑尺〔5〕到所需重新保持平衡的位置,秤杆〔1〕上对应滑尺〔5〕第一根刻度线的位置即读为重物重量的主数,由滑尺〔5〕上的刻度线位置对准秤杆〔1〕的刻度线的位置,即读为重物重量的尾数,两者之和该物体的总重量。权利要求1.游标式杆秤,包括秤杆、手提刀口、提手、钩物刀口、滑尺、秤托、秤钩、其特征在于滑尺套插在一头固定有秤砣的秤杆上,滑尺及秤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手提刀口及钩物刀口固定于滑尺上,提手穿套在手提刀口上,秤托穿套在钩物刀口上,秤钩穿套在秤托上。专利摘要游标式杆秤,涉及一种衡器。本技术由秤杆,手提刀口、提手、钩物刀口、滑尺、秤托、秤钩组成,利用游标的原理,将秤杆或秤砣结合在一起,实现其精确秤物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精度高、重量轻、加工容易的优点,适合于各类秤物的使用。文档编号G01G1/00GK2043351SQ8821872公开日1989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易向群 申请人:易向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游标式杆秤,包括秤杆〔1〕、手提刀口〔2〕、提手〔3〕、钩物刀口〔4〕、滑尺〔5〕、秤托〔6〕、秤钩〔7〕、其特征在于:滑尺〔5〕套插在一头固定有秤砣的秤杆〔1〕上,滑尺〔5〕及秤杆〔1〕上刻有刻度标尺,手提刀口〔2〕及钩物刀口〔4〕固定于滑尺〔5〕上,提手〔3〕穿套在手提刀口〔3〕上,秤托〔6〕穿套在钩物刀口〔4〕上,秤钩〔7〕穿套在秤托〔6〕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向群
申请(专利权)人:易向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