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723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炼钢技术领域。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 1‑1.07%、Si 0.3‑0.4%、Mn 0.2‑0.4%、P≤0.03%、S≤0.03%、Cr 3.80‑4.20%、V 2.45‑2.60%、Mo 5.00‑5.20%、W 6.00‑6.20%、Co 1.80‑2.20%、余量为Fe。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等加工性能,其淬回火硬度可达到67±1HRC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
,特别是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生产的材料中,用于制作切削工具的钨钼系高速钢W6+Co,其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比计(%),分别为C:0.91~0.95,W:5.80~6.20,Mo:4.80~5.20,Cr:3.80~4.20,V:1.80~2.10,Co:1.80~2.20,Mn:0.20~0.40,Si:0.30~0.40,S:≤0.02,P:≤0.03,余量为Fe,其淬回火后硬度为65±1HRC。目前在制备切削刀具时往往采用硬度为66±1HRC的高速钢,国际上能满足该需求的材料分别为钨钼系高速钢M35和钼系高速钢M42,这两种材料都含有较高的钴元素,价格昂贵,分别是M2的2.5倍和5倍。因此,开发一种工艺性能好,性价比高的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高速钢就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等加工性能,其淬回火硬度可达到67±1HRC。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1-1.07%、Si0.3-0.4%、Mn0.2-0.4%、P≤0.03%、S≤0.03%、Cr3.80-4.20%、V2.45-2.60%、Mo5.00-5.20%、W6.00-6.20%、Co1.80-2.20%、余量为Fe。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改进合金原料配比、优化生产工艺,在保持高韧性的前提下,获得了更高的耐磨性和红硬性等加工性能,其淬回火硬度可达到67±1HRC。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配比:按高速钢中各元素重量占比进行选取原料,高速钢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1-1.07%、Si0.3-0.4%、Mn0.2-0.4%、P≤0.03%、S≤0.03%、Cr3.80-4.20%、V2.45-2.60%、Mo5.00-5.20%、W6.00-6.20%、Co1.80-2.20%、余量为Fe;S2、熔炼:将原料采用10T真空感应炉进行熔炼成钢水,结合LF炉外精炼工艺及VD真空脱气,钢水浇铸成型得到电渣棒;控制钢水主要化学成分、气体及有害元素含量;熔炼过程中,严格控制钢水中钨元素(W)含量为6.00-6.20%,钒元素(V)含量为2.45-2.60%,钴元素含量(Co)为1.80-2.20%。S3、电渣重熔(ESR):将电渣棒加入重熔炉在真空条件下对电渣棒重熔,得到电渣锭;S4、退火、检验:电渣锭采用去应力退火工艺进行处理;由于电渣锭有应力集中等缺陷,采用长时间去应力退火工艺来降低其硬度,消除残余应力,减少冷裂,改善热塑性后进入下一道工序S5、锻造开坯:锻造,破碎其中粗大的共晶莱氏体;锻机采用足够大的锻压比进行锻造,破碎高速钢中粗大的共晶莱氏体,改善碳化物的偏析效应,进一步改善组织均匀性。去除电渣锭内气孔、缩孔等缺陷,减小缩松,增加致密度;锻压比≥5;S6、热轧:轧制后校直、精整入库,或是进行热处理后即入库。进一步的,步骤S2中,LF炉外精炼过程中加入高速钢原料质量0.5-1%的硅钙线。与材料中的钒元素配合改善碳化物分布和细化碳化物晶粒大小,实现精确控制成分,提高钢水质量、改善浇铸状态。进一步的,步骤S6中,热处理采用接近熔点的高温淬火温度对其进行处理。淬火是影响高速钢材料使用状态性能最敏感的工序,采用接近熔点的高温淬火温度对其进行热处理,保证淬火后马氏体中合金含量,从而提高其热硬性。进一步的,步骤S6中,在淬火之后进行高温回火。使马氏体中析出钒、钨碳化物以及二次碳化物弥散分布,产生二次硬化。在淬火之后进行至少二次高温回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钒元素能显著提高材料的耐磨性,钒是高速钢常用元素中M-C结合能力最强的元素,与C元素结合形成MC型碳化物,其存在是保证高速钢硬度、红硬性和耐磨性等优异性能的前提。高速钢中MC型碳化物在稳定性和硬度两方面均属最高,在熔炼过程大多从液相中最先析出呈不规则的圆片状或条块状,经热塑性变形加工后呈颗粒状分散于一次碳化物条带中,对钢的摩擦特性产生很大影响。随着钒元素含量的提高,高速钢的抗磨损性将显著增加。2、钒元素能显著提高材料的二次硬化能力,成分配比时将高钒M42的钒元素含量控制在2.45-2.60%区间,在显著提高其耐磨性的同时兼顾切削加工性能。3、碳元素是合金碳化物形成的关键元素,合金元素含量的提高需相应提高碳含量,成分配比时在原有M42基础上提高了0.1%的碳含量。提高碳含量能提高材料硬度,但同时将使碳化物含量增多,颗粒增大,引起碳化物偏析。同时选择加入钴元素,钴与碳形成碳化物的结合能略低于铁元素,不单独形成碳化物,并且与铁有很好的互溶性,在退火态和淬火态下,钴元素绝大部分固溶于基体,在提高高速钢开始熔化温度的同时,不促使晶粒长大及其他过热过烧行为,有助于淬火时溶入更多碳化物,同时,钴同能减少淬火态残余奥氏体数量,并在回火时提高二次硬化析出率并降低其长大率,从而有效提高了高速钢的回火稳定性,细化晶粒,增加红硬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案例1: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1%、Si0.3%、Mn0.2%、P0.01%、S0.01%、Cr3.80%、V2.45%、Mo5.00%、W6.00%、Co1.80%、余量为Fe。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配比:按高速钢中各元素重量占比进行选取原料,高速钢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1%、Si0.3%、Mn0.2%、P0.01%、S0.01%、Cr3.80%、V2.45%、Mo5.00%、W6.00%、Co1.80%、余量为Fe;S2、熔炼:将原料采用10T真空感应炉进行熔炼成钢水,结合LF炉外精炼工艺及VD真空脱气,钢水浇铸成型得到电渣棒;LF炉外精炼过程中加入高速钢原料质量0.5-1%的硅钙线;S3、电渣重熔(ESR):将电渣棒加入重熔炉在真空条件下对电渣棒重熔,得到电渣锭;S4、退火、检验:电渣锭采用去应力退火工艺进行处理;S5、锻造开坯:锻造,破碎其中粗大的共晶莱氏体;S6、热轧:轧制后校直、精整入库,或是进行热处理后即入库;热处理采用接近熔点的高温淬火温度对其进行处理;在淬火之后进行高温回火。案例2: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1.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1-1.07%、Si 0.3-0.4%、Mn 0.2-0.4%、P≤0.03%、S≤0.03%、Cr 3.80-4.20%、V 2.45-2.60%、Mo 5.00-5.20%、W 6.00-6.20%、Co 1.80-2.20%、余量为Fe。/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其特征在于,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1-1.07%、Si0.3-0.4%、Mn0.2-0.4%、P≤0.03%、S≤0.03%、Cr3.80-4.20%、V2.45-2.60%、Mo5.00-5.20%、W6.00-6.20%、Co1.80-2.20%、余量为Fe。


2.一种新型高钒W6+Co高速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比:按高速钢中各元素重量占比进行选取原料,高速钢材料中按质量百分比包含如下组分:C1-1.07%、Si0.3-0.4%、Mn0.2-0.4%、P≤0.03%、S≤0.03%、Cr3.80-4.20%、V2.45-2.60%、Mo5.00-5.20%、W6.00-6.20%、Co1.80-2.20%、余量为Fe;
S2、熔炼:将原料采用10T真空感应炉进行熔炼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逸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瑞工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