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进龙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05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及用具领域,提出一种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包括本体筒和冲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筒为空心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收纳腔和第二收纳腔,且本体筒内壁及第一收纳腔和第二收纳腔的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本体筒利用外壁螺纹设有筒盖,底部设有吸盘,所述储液腔上部设有带密封塞的加液管,底部设有出液管,其出液管另一端连接抽水泵,且抽水泵位于第一收纳腔内底部,抽水泵另一端连接输液软管,其输液软管另一端设有流量控制阀和扇形结构的冲洗头,所述第二收纳腔内设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顶端利用固定铰支座设有弧形托管槽,所述筒盖外顶部设有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冲洗效率佳、结构简单且紧凑,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及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
技术介绍
在医院,普外科常常会给患者做一些伤口的清洗、消毒和缝合等等。关于伤口的清洗,它是伤口着床准备的必要环节,可以去除组织碎屑、减少细菌负荷和阻止生物膜的形成,创造有利的伤口愈合环境。在清洗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传统的操作方法为在清创台上进行创口清洗,通过冲药瓶倒流冲洗或者喷壶冲洗去伤口周围血污和组织碎屑,再用酒精棉消毒后,进行止血。这种方式不但十分浪费冲洗药液,且在冲洗过程中,受压力限制,药液无法将伤口面冲洗干净。而且对于出血量较大的创口部位,要求快速的清洗、消毒和止血。如果器械操作速度慢,就不利于创口的快速救治。现有公开技术中的清创冲洗器,多种多样、结构各异。但是,通常情况下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持式冲洗器,其冲洗液的排出也是通过手动式挤压的方式,而且储液部件的储液量也比较少,如此使得工作效果比较低下,而且费时费力,不利于创口清洗的良好进行。另一类是自动化程度高的冲洗设备,其自动化程度高,且冲洗效果佳,但是结构复杂、不易移动、便携性太差、使用和维护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冲洗效率佳、结构简单且紧凑,便于携带的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包括本体筒1和冲洗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筒1为空心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收纳腔3和第二收纳腔4,且本体筒1内壁及第一收纳腔3和第二收纳腔4的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5,本体筒1利用外壁螺纹设有筒盖6,底部设有吸盘7,所述储液腔5上部设有带密封塞的加液管8,底部设有出液管9,其出液管9另一端连接抽水泵10,且抽水泵10位于第一收纳腔3内底部,抽水泵10另一端连接输液软管11,其输液软管11另一端设有流量控制阀12和扇形结构的冲洗头2,所述第二收纳腔4内设有伸缩支撑杆14,伸缩支撑杆14顶端利用固定铰支座15设有弧形托管槽16,所述筒盖6外顶部设有提手17。所述第一收纳腔3利用内壁的环形卡台18设有分隔板19,且输液软管11利用通孔穿出分隔板19,第一收纳腔3内底部设有蓄电池20,蓄电池20与抽水泵10电性连接。所述弧形托管槽16的槽口宽度小于输液软管11的半径。所述输液软管11设有手持棒21,且手持棒21位于流量控制阀12和冲洗头2之间,其手持棒21另一端设有挂环22,且弧形托管槽16的底壁设有挂钩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空心结构的本体筒,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设置储液腔,利用其内部第一收纳腔在其分隔板的辅助下良好的实现蓄电池与抽水泵的安置,以及输液软管的收纳,利用第二收纳腔实现伸缩支撑杆的收纳,如此使得结构简单且紧凑,而且配以利用外壁螺纹设置的筒盖,非常便于携带。(2)采用伸缩支撑杆作为输液软管的支撑架,利用伸缩支撑杆的伸缩性以及固定铰支座连接的弧形托管槽的可活动性,使得输液软管具有较强的使用灵活性,而且在抽水泵和流量控制阀及手持棒的配合下,大大提高冲洗效率。(3)手持棒另一端设置挂环,且弧形托管槽的底壁设置挂钩,起到暂时放置且固定输液软管的目的。此外,本体筒底部设置吸盘以起到良好放置本体筒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不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本体筒1、冲洗头2、第一收纳腔3、第二收纳腔4、储液腔5、筒盖6、吸盘7、加液管8、出液管9、抽水泵10、输液软管11、流量控制阀12、挂钩13、伸缩支撑杆14、固定铰支座15、弧形托管槽16、提手17、环形卡台18、分隔板19、蓄电池20、手持棒21、挂环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和3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一种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包括本体筒1和冲洗头2,所述本体筒1为空心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收纳腔3和第二收纳腔4,且本体筒1内壁及第一收纳腔3和第二收纳腔4的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5,本体筒1利用外壁螺纹设有筒盖6,底部设有吸盘7,所述储液腔5上部设有带密封塞的加液管8,底部设有出液管9,其出液管9另一端连接抽水泵10,且抽水泵10位于第一收纳腔3内底部,抽水泵10另一端连接输液软管11,其输液软管11另一端设有流量控制阀12和扇形结构的冲洗头2,所述第二收纳腔4内设有伸缩支撑杆14,伸缩支撑杆14顶端利用固定铰支座15设有弧形托管槽16,所述筒盖6外顶部设有提手17。所述第一收纳腔3利用内壁的环形卡台18设有分隔板19,且输液软管11利用通孔穿出分隔板19,第一收纳腔3内底部设有蓄电池20,蓄电池20与抽水泵10电性连接。所述弧形托管槽16的槽口宽度小于输液软管11的半径。所述输液软管11设有手持棒21,且手持棒21位于流量控制阀12和冲洗头2之间,其手持棒21另一端设有挂环22,且弧形托管槽16的底壁设有挂钩13。本技术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利用加液管8在储液腔5中注入冲洗液,将本体筒1放置于桌面或者地面,接着把输液软管11从第一收纳腔3中取出,把伸缩支撑杆14从第二收纳腔4中拉出,并将输液软管11另一端卡入弧形托管槽16中,再接着启动抽水泵10并在流量控制阀12的配合下,手握手持棒21将冲洗头2伸到需要冲洗的伤口的上方,进行冲洗即可。在上述过程中,采用伸缩支撑杆14作为输液软管11的支撑架,利用伸缩支撑杆14的伸缩性以及固定铰支座15连接的弧形托管槽16的可活动性,使得输液软管11具有较强的使用灵活性,而且在抽水泵10和流量控制阀12及手持棒21的配合下,大大提高冲洗效率。而且,为了避免输液软管11从弧形托管槽16的槽口纵向滑落,设计弧形托管槽16的槽口宽度小于输液软管11的半径。具体的是指:在还未给输液软管11通冲洗液时,将输液软管11压成扁平状,就可从弧形托管槽16槽口卡入弧形托管槽16,通液之后输液软管11被撑满,即变成圆柱状,此时不可能会从弧形托管槽16的槽口纵向滑落。此外,手持棒21另一端设置挂环22,且弧形托管槽16的底壁设置挂钩13,起到暂时放置且固定输液软管11的目的,避免输液软管11从弧形托管槽16左右两端横向滑落。此外,本体筒1底部设置吸盘7以起到良好放置本体筒1的目的。由于采用空心结构的本体筒1,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设置储液腔5,利用其内部第一收纳腔3在其分隔板19的辅助下良好的实现蓄电池20与抽水泵10的安置,以及输液软管11的收纳,利用第二收纳腔4实现伸缩支撑杆14的收纳,如此就使得结构简单且紧凑,而且配以利用外壁螺纹设置的筒盖6,在不使用时,非常便于携带。此外,因为分隔板19是利用环形卡台18活动式设置的,即就是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包括本体筒(1)和冲洗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筒(1)为空心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收纳腔(3)和第二收纳腔(4),且本体筒(1)内壁及第一收纳腔(3)和第二收纳腔(4)的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5),本体筒(1)利用外壁螺纹设有筒盖(6),底部设有吸盘(7),所述储液腔(5)上部设有带密封塞的加液管(8),底部设有出液管(9),其出液管(9)另一端连接抽水泵(10),且抽水泵(10)位于第一收纳腔(3)内底部,抽水泵(10)另一端连接输液软管(11),其输液软管(11)另一端设有流量控制阀(12)和扇形结构的冲洗头(2),所述第二收纳腔(4)内设有伸缩支撑杆(14),伸缩支撑杆(14)顶端利用固定铰支座(15)设有弧形托管槽(16),所述筒盖(6)外顶部设有提手(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普外科用清创冲洗器,包括本体筒(1)和冲洗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筒(1)为空心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收纳腔(3)和第二收纳腔(4),且本体筒(1)内壁及第一收纳腔(3)和第二收纳腔(4)的外壁之间形成储液腔(5),本体筒(1)利用外壁螺纹设有筒盖(6),底部设有吸盘(7),所述储液腔(5)上部设有带密封塞的加液管(8),底部设有出液管(9),其出液管(9)另一端连接抽水泵(10),且抽水泵(10)位于第一收纳腔(3)内底部,抽水泵(10)另一端连接输液软管(11),其输液软管(11)另一端设有流量控制阀(12)和扇形结构的冲洗头(2),所述第二收纳腔(4)内设有伸缩支撑杆(14),伸缩支撑杆(14)顶端利用固定铰支座(15)设有弧形托管槽(16),所述筒盖(6)外顶部设有提手(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进龙年文博马嫦娥
申请(专利权)人:杜进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