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缓控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47024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茶缓控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油茶缓控肥包括营养组分A和包裹在营养组分A外的包膜组分B,所述营养组分A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尿素20.4%~21.6%,磷酸二氢钾9.5%~10%,过磷酸钙51.4%~52.3%,硫酸钾14.5%~15.2%,硼砂1.1%~1.3%,硫酸锌1.2%~1.5%。该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油茶缓控肥料各成分的含量,并以水溶性树脂类为包膜材料,通过控制其包膜厚度而控制养分扩散速率,使其营养组分释放量和释放时间与油茶吸收养分的规律一致,从而达到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用量及有效保护土壤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茶缓控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缓释肥料
,具体涉及一种油茶缓控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较高的商品和创汇价值。油茶栽培区域以山地、坡地和丘陵岗地为主,这些地区往往土壤肥力低,立地条件差,土壤养分管理水平成为制约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由于油茶营养生长旺盛,果实产量高,每年林木生长和果实采摘需要带走大量的土壤养分,仅靠其本身的生物循环远远不能满足土壤自肥的需求,因此,合理培优地力,科学平衡施肥,是确保油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油茶施肥十分盲目,既不考虑造林地土壤养分现状,也不依据油茶需肥规律,更不结合树体生长对各种养分的具体需求,而是普遍随意施用复合肥或尿素,从而导致肥料利用率低下,施肥成本高,施肥效果差,还容易引起肥料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油茶应用盲目,施肥成本高、效果差,还易引起肥料污染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茶缓控肥,包括营养组分A和包裹在营养组分A外的包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组分A和包裹在营养组分A外的包膜组分B,所述营养组分A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尿素20.4%~21.6%,磷酸二氢钾9.5%~10%,过磷酸钙51.4%~52.3%,硫酸钾14.5%~15.2%,硼砂1.1%~1.3%,硫酸锌1.2%~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组分A和包裹在营养组分A外的包膜组分B,所述营养组分A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尿素20.4%~21.6%,磷酸二氢钾9.5%~10%,过磷酸钙51.4%~52.3%,硫酸钾14.5%~15.2%,硼砂1.1%~1.3%,硫酸锌1.2%~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膜组分B为水溶性树脂,且包膜组分B的包膜厚度为0.25~0.27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树脂为水基聚合树脂或水基交联聚合树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每1000kg油茶缓控肥包含N94~100kg、P2O5108~115kg、K2O110~115kg、硼砂11~13kg、硫酸锌12~15k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其特征在于,油茶缓控肥为颗粒状,且其直径为2.5~2.7m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油茶缓控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柱程军勇向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