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92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涉及肢体固定架领域,包括床体,床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机构且通过两个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个第一限位块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伸缩杆,两个第一伸缩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腿部固定机构,床体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限位块,两个第二限位块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二伸缩杆,两个第二伸缩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绳,连接绳的底部设置有手部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可以调整腿部固定机构的横向位置,从而可以同时固定病人的手部与腿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肢体固定架,具体涉及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
技术介绍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388906U公开的一种重症监护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盘,固定盘上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一固定带,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一侧板与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侧板之间通过连杆和转筒固定,第二支撑杆上设有横杆,横杆上设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上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通过弹簧相连,第一固定杆上设有第二固定带,第二固定架上设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架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重症监护用肢体固定装置存在的固定装置高度不易调节,肢体固定时容易出现松脱现象等缺陷。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固定盘若是固定在病床两侧,则其肢体固定机构位于病床外侧不方便对病人肢体进行固定,若是固定在病床上,则影响病人的躺下,且病人的身高都有所差异,当病人为儿童时仅仅调节固定机构的高度无法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无法同时固定病人的手部与腿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解决了病人的身高都有所差异,当病人为儿童时仅仅调节固定机构的高度无法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无法同时固定病人的手部与腿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机构且通过两个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腿部固定机构,所述床体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二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部设置有手部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腿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在固定杆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件,且所述弹性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且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手部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所述第一卡环固定连接在连接绳的底部,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圈。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固定槽的底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穿过第一固定块并转动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上,且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侧壁与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传动连接有皮带且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且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空腔的内壁上,所述传动轴的顶部穿过第二固定块的外壁并向外界延伸且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手部固定机构和腿部固定机构从而可以同时对病人的手部与腿部进行固定,且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可以对手部固定机构和腿部固定机构的高度进行调整,更加便于对病人肢体进行固定。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当病人的身高较矮,仅仅调节腿部固定机构的高度无法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横向移动腿部固定机构的位置,从而可以同时固定病人的手部与腿部。3、本技术通过将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设置在床体的两侧,一方面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不会影响到病人的上下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腿部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手部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体、2第一限位块、201第一伸缩杆、202第一连接杆、203固定杆、204固定板、205弹性件、206固定带、207限位槽、3第二限位块、301第二伸缩杆、302第二连接杆、303连接绳、304第一卡环、305第二卡环、306橡胶圈、4第一固定块、401固定槽、402螺纹杆、403活动块、5第二固定块、501空腔、502第一皮带轮、503皮带、504第二皮带轮、505传动轴、506转动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解决了病人的身高都有所差异,当病人为儿童时仅仅调节固定机构的高度无法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无法同时固定病人的手部与腿部的问题,实现了对不同身高的病人均可以同时固定腿部与手部的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为了方便固定病人的肢体,我们通过设置的第一伸缩杆201和第二伸缩杆301从而可以调整腿部固定机构和手部固定机构的高度,为了可以对不同身高病人的肢体均可以进行固定,我们通过设置的传动机构可以调整腿部固定机构的横向位置,从而可以同时固定病人的手部与腿部。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如图1-3所示,包括床体1,床体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机构且通过两个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2,两个第一限位块2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伸缩杆201,两个第一伸缩杆2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2,第一连接杆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3,固定杆203的底部设置有腿部固定机构,床体1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限位块3,两个第二限位块3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二伸缩杆301,两个第二伸缩杆3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02,第二连接杆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绳303,连接绳303的底部设置有手部固定机构,通过设置的手部固定机构和腿部固定机构从而可以同时对病人的手部与腿部进行固定,且通过第一伸缩杆201和第二伸缩杆301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机构且通过两个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2),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伸缩杆(201),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2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2),所述第一连接杆(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3),所述固定杆(203)的底部设置有腿部固定机构,所述床体(1)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限位块(3),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3)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二伸缩杆(301),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3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02),所述第二连接杆(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绳(303),所述连接绳(303)的底部设置有手部固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机构且通过两个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块(2),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块(2)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一伸缩杆(201),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2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2),所述第一连接杆(2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3),所述固定杆(203)的底部设置有腿部固定机构,所述床体(1)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限位块(3),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块(3)的顶部均焊接有第二伸缩杆(301),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301)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02),所述第二连接杆(3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绳(303),所述连接绳(303)的底部设置有手部固定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204),所述固定板(204)焊接在固定杆(203)的底部,所述固定板(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件(205),且所述弹性件(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带(20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04)的顶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207),且所述限位槽(207)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监护肢体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固定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亚东鲁美静唐宁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