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91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涉及液压千斤顶技术领域,具体为底座和手动泵组件,所述底座表面一侧固定有油液箱,所述油液内腔内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焊接有撑物板,所述油液箱底部设置有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末端安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顶部均设置有进液管,所述手动泵组件设置于进液管上方。该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撑物板、支撑杆在需要上升且未接触到物体时,由微型泵将油液箱内部的液体抽送至油液内腔中,同时人们按压杠杆外管、杠杆内杆即可使油液内腔内部快速充满液体从而达到让撑物板、支撑杆快速上升的效果,该设置有利于缩短撑物板与物体支架接触所需时间,从而提高作业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千斤顶
,具体为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
技术介绍
超高压千斤顶有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等几种,从原理上来说,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帕斯卡原理,就是说,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液压千斤顶是指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平稳,顶撑力大,可自锁等特点,液压千斤顶液压传动所基于的最基本的原理是帕斯卡原理,具体来说,就是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加的压力也比较大,这样能够保持液体的静止,所以通过液体的传递,可以得到不同端上的不同的压力,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变换的目的,我们所常见到的液压千斤顶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来达到力的传递。现有的液压千斤顶体积较大的同时重量亦是较大的,不便于人们进行搬运携带,且空载时支物活塞杆上升速度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方能将物体撑起,并且手动泵处的杠杆按压杆长度无法调节,无法降低手动按压时的阻力,同时因杠杆按压杆长度问题导致液压千斤顶体积增大不方便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液压千斤顶体积较大的同时重量亦是较大的,不便于人们进行搬运携带,且空载时支物活塞杆上升速度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方能将物体撑起,并且手动泵处的杠杆按压杆长度无法调节,无法降低手动按压时的阻力,同时因杠杆按压杆长度问题导致液压千斤顶体积增大不方便收纳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包括底座和手动泵组件,所述底座表面一侧固定有油液箱,且油液箱内部设置有油液内腔,所述油液内腔内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底部连接有第一橡胶活塞,所述支撑杆顶部焊接有撑物板,且撑物板底部固定有重力传感器,所述油液箱底部设置有第一油管,且第一油管表面连接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外侧连接有第二油管,所述底座内部安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一油管末端安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油管末端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顶部均设置有进液管,所述手动泵组件设置于进液管上方。可选的,所述第一橡胶活塞外壁与油液内腔内壁相贴合,且油液内腔的竖直中心线与支撑杆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而且第一橡胶活塞、支撑杆与油液内腔之间组成升降结构。可选的,所述油液箱、第一油管通过微型泵与第二油管、油液内腔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微型泵与底座之间构成嵌入式结构。可选的,所述进液管贯穿于底座顶部,且进液管与底座之间呈垂直状分布,而且进液管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与第一油管、第二油管之间构成连通结构。可选的,所述手动泵组件包括泵体底座、插槽、输液管、执行油腔、第二橡胶活塞、液压柱、杠杆外管、杠杆内杆、转轴和支杆,且泵体底座底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部设置有输液管,所述泵体底座顶部固定有执行油腔,且执行油腔内部安置有第二橡胶活塞,所述第二橡胶活塞顶部固定有液压柱,且液压柱顶端连接有杠杆外管,所述杠杆外管内部设置有杠杆内杆,且杠杆内杆末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杆。可选的,所述泵体底座通过插槽、进液管与底座之间构成卡合连接,且进液管的内表面与输液管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泵体底座与执行油腔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二橡胶活塞的外口结构尺寸与执行油腔的内口结构尺寸相吻合,且执行油腔的竖直中心线与液压柱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可选的,所述液压柱与杠杆外管之间呈固定连接,且杠杆外管与杠杆内杆之间组成伸缩结构,而且杠杆外管前端内口结构尺寸小于杠杆内杆底端外口结构尺寸。可选的,所述杠杆外管、杠杆内杆通过转轴与支杆之间构成活动结构,且液压柱、第二橡胶活塞通过杠杆外管、杠杆内杆与执行油腔之间构成升降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手动泵组件与底座之间呈分体式结构,有利于方便人们将该装置的底座、油液箱与手动泵组件分开携带,有利于降低人们搬运时的负担,且油液箱与底座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有利于提高该千斤顶的载荷量。2.该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在将手动泵组件与底座进行组装时,只需将手动泵组件放置于底座表面,使进液管插入泵体底座底部的插槽,同时输液管插入进液管内部,至此即可完成手动泵组件与底座之间的组装,该组装方式简单易懂,方便人们操作,且后期只需向上拔动泵体底座即可手动泵组件整体取下,方便人们拆分携带,而且输液管插入进液管内部的同时进液管的内表面与输液管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有利于提高第一油管、第二油管与执行油腔之间连通的密封性,防止液体渗出。3.该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撑物板、支撑杆在需要上升且未接触到物体时,由微型泵将油液箱内部的液体抽送至油液内腔中,同时人们按压杠杆外管、杠杆内杆即可使油液内腔内部快速充满液体从而达到让撑物板、支撑杆快速上升的效果,该设置有利于缩短撑物板与物体支架接触所需时间,从而提高作业速度,而当撑物板接触到物体的第一时间会被重力传感器感应,从而关闭微型泵使第一油管、第二油管不再连通,使撑物板、支撑杆携带物体缓慢上升,有利于避免撑物板、支撑杆受重力影响发生回落。4.该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蓄电池、微型泵均嵌入于底座内部,通过底座包裹住蓄电池、微型泵从而起到了保护效果,避免蓄电池、微型泵发生磕碰,且后期可将蓄电池从底座侧面取出、蓄电池可从底座下方取出,方便后期维护检修,有利于提高该千斤顶的使用寿命。5.该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杠杆外管与杠杆内杆之间组成伸缩结构,将杠杆内杆从杠杆外管内部抽出可延长杠杆的长度,有利于降低人们按压时的阻力,提高流畅度,而将杠杆内杆推入杠杆外管内部可缩短杠杆的长度,从而减小该千斤顶的整体体积,方便人们收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执行油腔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泵体底座底部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油液箱;3、油液内腔;4、支撑杆;5、第一橡胶活塞;6、撑物板;7、重力传感器;8、第一油管;9、微型泵;10、第二油管;11、蓄电池;12、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阀;14、进液管;15、手动泵组件;1501、泵体底座;1502、插槽;1503、输液管;1504、执行油腔;1505、第二橡胶活塞;1506、液压柱;1507、杠杆外管;1508、杠杆内杆;1509、转轴;1510、支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包括底座(1)和手动泵组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一侧固定有油液箱(2),且油液箱(2)内部设置有油液内腔(3),所述油液内腔(3)内部设置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底部连接有第一橡胶活塞(5),所述支撑杆(4)顶部焊接有撑物板(6),且撑物板(6)底部固定有重力传感器(7),所述油液箱(2)底部设置有第一油管(8),且第一油管(8)表面连接有微型泵(9),所述微型泵(9)外侧连接有第二油管(10),所述底座(1)内部安置有蓄电池(11),所述第一油管(8)末端安置有第一单向阀(12),所述第二油管(10)末端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3),所述第一单向阀(12)与第二单向阀(13)顶部均设置有进液管(14),所述手动泵组件(15)设置于进液管(14)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包括底座(1)和手动泵组件(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表面一侧固定有油液箱(2),且油液箱(2)内部设置有油液内腔(3),所述油液内腔(3)内部设置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底部连接有第一橡胶活塞(5),所述支撑杆(4)顶部焊接有撑物板(6),且撑物板(6)底部固定有重力传感器(7),所述油液箱(2)底部设置有第一油管(8),且第一油管(8)表面连接有微型泵(9),所述微型泵(9)外侧连接有第二油管(10),所述底座(1)内部安置有蓄电池(11),所述第一油管(8)末端安置有第一单向阀(12),所述第二油管(10)末端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3),所述第一单向阀(12)与第二单向阀(13)顶部均设置有进液管(14),所述手动泵组件(15)设置于进液管(14)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活塞(5)外壁与油液内腔(3)内壁相贴合,且油液内腔(3)的竖直中心线与支撑杆(4)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而且第一橡胶活塞(5)、支撑杆(4)与油液内腔(3)之间组成升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箱(2)、第一油管(8)通过微型泵(9)与第二油管(10)、油液内腔(3)之间构成连通结构,且微型泵(9)与底座(1)之间构成嵌入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4)贯穿于底座(1)顶部,且进液管(14)与底座(1)之间呈垂直状分布,而且进液管(14)通过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与第一油管(8)、第二油管(10)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超高压大载荷千斤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泵组件(15)包括泵体底座(1501)、插槽(1502)、输液管(1503)、执行油腔(1504)、第二橡胶活塞(1505)、液压柱(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志玉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金鹏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