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护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901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看护车,包括车架以及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前脚、后脚、靠背、座椅以及连接于所述座椅上的腿靠,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腿靠和所述前脚之间的腿靠调节装置,所述腿靠调节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档位,所述腿靠调节装置调整所述档位时,所述腿靠绕所述座椅旋转并定位至预定位。该看护车的腿靠借助腿靠调节装置可依需求调整至所需的倾斜位置,从而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看护车
本技术涉及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看护车。
技术介绍
对于医院病人或行动不便者,往往需要看护者提供协助。此时,就需要相关的辅助工具协助受照顾者与看护者。上述辅助工具中,较常见的有助行器、拐杖、轮椅等,其中,又以轮椅的功能性较强,适用于不同年龄及体力的受照顾者。常见的轮椅多是提供坐姿的使用模式,且设有腿靠及脚踏,供受照顾者搁靠。然而,由于腿靠的倾斜角度无法调节,只可依受照顾者以正常坐姿乘坐时腿部自然搁放,因此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受照顾者的需求,例如小腿需要平躺,即小腿与大腿呈竖直搁放的情况,或小腿与大腿呈其他合适角度搁放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看护车,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以满足更广的当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看护车,其腿靠可依照实际使用需求而调整倾斜角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看护车,包括车架以及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前脚、后脚、靠背、座椅以及连接于所述座椅上的腿靠,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腿靠和所述前脚之间的腿靠调节装置,所述腿靠调节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档位,所述腿靠调节装置调整所述档位时,所述腿靠绕所述座椅旋转并定位至预定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看护车的腿靠借助腿靠调节装置可依需求调整至所需的倾斜位置,从而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较佳地,所述车架还包括与前脚及后脚相连的底架,所述底架具有前杆,所述腿靠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前杆且与所述腿靠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腿靠调节装置包括操作件、锁定件以及连杆,所述操作件与所述锁定件相连,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腿靠连接,所述连杆上设有至少两卡合孔以与所述锁定件相啮合。较佳地,所述操作件和所述连杆之间还设有弹性件以使所述锁定件维持啮合状态。较佳地,所述操作件与所述锁定件为一体成形。较佳地,所述腿靠调节装置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置于所述前杆和所述连杆之间,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安装壳体枢接。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座椅包括座椅内管、座椅外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座椅内管中的座椅调节装置,借助所述座椅调节装置,所述座椅内管可相对所述座椅外管拉伸。较佳地,所述座椅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座椅内管相连的推纽、驱动块、锁定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推纽和所述驱动块之间的拉杆,所述驱动块上设有与所述锁定组件相配合的驱动斜槽。较佳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座椅内管内的配合件、设置于所述驱动块和所述配合件之间的锁定块,以及穿过所述驱动块的驱动斜槽、所述锁定块以及所述配合件的锁定销;所述座椅外管上设有与所述锁定块相啮合的锁孔,所述驱动块移动时驱使所述锁定销在所述驱动斜槽内滑动,从而使所述锁定块脱离所述锁孔。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所述靠背上设有顶篷以及顶篷调节装置,借助所述顶篷调节装置,所述顶篷的高度可调节。较佳地,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杆,所述顶篷调节装置包括可滑动设置于所述靠背杆的安装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按钮,所述靠背杆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段位孔以与所述按钮的端部相啮合。较佳地,所述顶篷调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和所述靠背杆之间的弹性复位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看护车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看护车在一个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看护车在另一个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看护车的局部示意图,其展示腿靠调节装置。图5a为本技术看护车的局部分解图,其展示腿靠调节装置。图5b为图5a的局部放大图。图6a为技术看护车的座椅调节装置在一个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图6b为技术看护车的座椅调节装置在另一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图6c为技术看护车的座椅调节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看护车的局部示意图,其展示顶篷调节装置。图8为本技术看护车的局部分解图,其展示顶篷调节装置。图中各元件的标号说明:看护车1顶篷16驱动块122车架10底架17驱动斜槽122a轮组19前杆171锁定组件123前脚11后杆172配合件1231后脚12侧杆173竖直槽1231a靠背13腿靠调节装置110锁定块1232靠背杆13a操作件111开孔1232a座椅14锁定件112拉杆124座椅内管141连杆113顶篷调节装置130座椅外管142弹性件114安装座131腿靠15安装壳体115按钮132腿靠杆151连动件116弹性复位件133横杆152座椅调节装置120脚踏153推纽121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腿靠调整装置的看护车,该看护车可为手推式或自动轮椅式。在以下的描述中,结合附图介绍手推式看护车,但依照本技术的内容可知,在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内的其他实施例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看护车1,包括车架10以及轮组19,车架10包括前脚11、后脚12、靠背13、座椅14、枢接于座椅14上的腿靠15以及设置于腿靠15和前脚11之间的腿靠调节装置110。该腿靠调节装置110具有至少两个档位,当腿靠调节装置110调整档位时,腿靠15绕座椅14旋转并定位至预定位置。由此,借助该腿靠调节装置110,可依需求将腿靠调整至所需的倾斜位置,如图2-3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看护车1还包括座椅调节装置120,借由该座椅调节装置120,座椅14可前后伸缩,从而调整座椅的前后位置。在靠背13上还设有顶篷16以及顶篷装置130,借助该顶篷调节装置130,顶篷16的高度可调节。具体地,请参考图1,该腿靠15包括一对腿靠杆151以及连接于腿靠杆151之间的两横杆152,腿靠杆151的末端设置有脚踏153。腿靠杆151的一端枢接在座椅14的前下方。如图1所示,车架10还包括与前脚及后脚相连的底架17,该底架17大致呈矩形,具有前杆171、后杆172及一对侧杆173。该腿靠调节装置110设置在前杆171和腿靠15的横杆152之间。如图4、5所示,该腿靠调节装置110包括操作件111、锁定件112、连杆113、弹性件114以及用于安装上述元件的安装壳体115。具体地,安装壳体115通过套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架前杆171的中部,操作件111与锁定件112相连并收容于安装壳体115中,其中,操作件111与安装壳体115枢接,弹性件114设置在操作件111和连杆113之间。较佳地,操作件111与锁定件112为一体成形,锁定件112形成在操作件111的末端。连杆113上设有至少两卡合孔(图未标示)以与锁定件112相啮合,连杆113的一端与腿靠15的横杆152枢接,具体是连杆113的一端枢接在一连动件116上,连动件116固定在腿靠15的横杆152上。具体地,操作件111被按压后,锁定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看护车,包括车架以及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前脚、后脚、靠背、座椅以及连接于所述座椅上的腿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腿靠和所述前脚之间的腿靠调节装置,所述腿靠调节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档位,所述腿靠调节装置调整所述档位时,所述腿靠绕所述座椅旋转并定位至预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看护车,包括车架以及轮组,所述车架包括前脚、后脚、靠背、座椅以及连接于所述座椅上的腿靠,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腿靠和所述前脚之间的腿靠调节装置,所述腿靠调节装置具有至少两个档位,所述腿靠调节装置调整所述档位时,所述腿靠绕所述座椅旋转并定位至预定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看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与前脚及后脚相连的底架,所述底架具有前杆,所述腿靠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前杆且与所述腿靠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看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靠调节装置包括操作件、锁定件以及连杆,所述操作件与所述锁定件相连,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腿靠连接,所述连杆上设有至少两卡合孔以与所述锁定件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看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和所述连杆之间还设有弹性件以使所述锁定件维持啮合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看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与所述锁定件为一体成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看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靠调节装置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设置于所述前杆和所述连杆之间,所述操作件与所述安装壳体枢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看护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座椅内管、座椅外管以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健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中国幼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